開車來到天元宮,是因為朋友約在附近吃飯。離約定時間還有一段空檔,於是我決定先到天元宮走走。不是櫻花季,這裡顯得特別寧靜,停車場幾乎沒人,空氣裡多了一分從容與悠閒。

走上階梯,意外發現寺廟前聚集了不少人,似乎正在誦經或做功課。我靜靜經過,不打擾,只是默默感受這股安定的氣場。


正準備動筆時,天氣突然變臉,飄起細雨。我本來有些失望,但就在轉身尋找避雨地點時,回頭望見天壇建築停車場邊那片開闊的山景。

站在高處往下望,視野遼闊,山巒層層堆疊,天元宮的屋頂曲線與遠方的天際線交錯出一種很有韻律感的景象,讓人忍不住想定下心來描繪這一刻。

剛好身上帶著畫具,我便在天壇停車場旁的小角落坐了下來。沒有椅子,只能坐在一顆略尖的石頭上,雖然不太舒服,但為了捕捉當下的感覺,也就將就了。

朋友在附近散步,孩子們在廣場奔跑玩耍,我則沉浸在筆尖與紙面之間,一筆一劃勾勒眼前的景色。

這時發生了一個小插曲。一輛車開到我正前方,準備停車,我原本有點遺憾,心想畫面會被擋住。但我鼓起勇氣走過去,輕聲拜託對方能否停到旁邊一點,因為我正在畫畫。

沒想到對方非常佛心,笑笑地將車移到旁邊,還說了一句「沒問題啊,你慢慢畫」,讓我感到非常溫暖,也多了一份對陌生人的感激。

畫完第一張後,我轉身望向身後的「天壇」,它高聳的穹頂與厚實的結構,與前一刻描繪的天元宮形成了對比。第二張畫選擇了更接近主建築的角度,雖然下著小雨、石頭也更濕冷,但還是忍不住想把這畫面留下。畫這一張時,小朋友在我附近跑來跑去,笑聲不時飄進耳中。那種生活氣息,讓畫畫也變得特別輕鬆。

那天的天元宮與天壇之間,不只是建築間的距離,更像是一場靜與動、內與外的切換。我畫著畫,朋友散著步,孩子奔跑、陌生人讓位,一切自然流動,沒有壓力,沒有匆忙。
這是一場沒有特定目的的漫步,一段發生在淡水山間的小日常,也是一次靜靜地與自己相處的午後時光。等畫收好、雨停了,我走下山,準備赴約。心裡不知不覺,多了一份柔和與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