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弟旅居馬來西亞當道士,又兼在地道家新聞編輯,農專畢業的他,簡直是家族的奇葩,從小熱愛武術,竟從道家的修練走向道士的奇幻旅程(現在是名符其實的道長)。
每年年初總會接到大堂弟的提醒,要挑個家族掃墓的時間,順道聚聚話家常;為了避開連假塞車潮,我會挑清明節1~2週前的日子,供道長篩選適宜的好日。
一趟橫越半個台灣的歸鄉之旅,開始默默在心裏企劃。
掃墓是凝聚家族團聚的起心動念,但也想藉機再來段偽蜜月之旅。疫情結束後,花東到處都新增了許多特色民宿,規劃起來像是秘境探幽般,充滿期待!
「海癒小村咖啡店」,是一路由西向東,繞出南迴公路後,必停的休憩站點。因為,小店的對面,即是一片美麗的海岸,停車方便,也可以下車走近海岸邊拍照,吹吹海風自拍到過癮,再過馬路去店裡休憩,補充一下能量,長途駕駛的疲憊感,很快就能消除殆盡。(停車場附近的簡易廁所旁有水可以洗掉沙子)
老婆一時興起,趁機練起瑜珈,舒展筋骨之餘,佐著砂礫與藍天,在海岸邊留下招生海報的倩影。
原來,停佇才能靜下心來,端詳自己,也看看一直圍繞著自己的世界,其實,生命始終都沉浸在這美好的氛圍,而自己卻總是選擇忽略。
想起最近看過一部日本電影的橋段:禪師要年輕的國王,用劍斬斷映在水裏的明月,國王連砍數刀,陣陣波瀾下根本看不出映著明月,待水面平靜時,又能照見那皓月倒影。用以開示國王,為何端坐汪洋卻仍不見海?乃因心煩即意亂,明月一直都在,心若無法平靜,就無法映出那一輪皓月。
突然覺得,是不是該扔掉手機?那個一直往我心湖丟小石子的投擲機器......!
傍晚時分,幫老婆找了一家一直想來,卻總不好訂到位的蔬食餐廳,跟著導航,怎有點遠離市區?這地方會生意好到難以訂位?......
夜色悄然降臨,昏黃的燈光卻在這靜謐的小路上,格外溫馨顯眼,隨意找個路邊即可停車,微風中仍透著涼意,但味蕾卻早已控制不住貪婪的飢渴,朝門內鑽了進去!
原以為,熱情送餐問候的大叔就是老闆本人,一聊之下,才知是老闆的父親。幽默風趣的大叔說,我們原住民祖先本以狩獵維生,卻在兒子的說服感召下,一家開始吃素,實在是不容易!而且,老婆、媳婦都來自不同族,還有客家人,整個家就是個原住民大融爐!
聽得我都難以置信!但,重點是......,所有的菜色都是原型食材製作,融入原住民的傳統手法製作,吃飽都覺得腸胃完全沒有負擔,非常的清爽舒服。
踏著昏黃的燈光,吸著飽足的氛圍,才依依不捨地離開這靜謐的夜晚。
掃墓後,嬸嬸的箭筍湯絕對是必吃的一道菜,配著黃皮的閹雞,醮著米酒蒜頭,大夥一年一度的聚會也近尾聲。
我優閒地開上玉長公路,往長濱而去,預約的民宿正等著我去開箱。
從安通溫泉一路蜿蜒而上,穿過隧道即是山線與海線的背脊,出隧道後柳暗花明又一村!一眼望去無垠的海天一色,心曠神怡,索性將車窗全打開,讓東海岸的風吹散遊子的情怯。穿越山洞後的雲彩與光影似乎將我帶進平行時空,一種異國風情的婀娜搖曳在眼前,像一位穿著紅色短裙,露著小麥色肌膚、微醺的眼神,似有似無的眼眸挑逗著我。
聽著海浪撫著岸,一陣陣的情愫呢喃,我躺在美女的懷裡,任由紗幔輕拂臉龐,陶醉在夢鄉。
中式古典的大門,清水模的簡潔裝潢,又不失一種靜謐的禪境,卸下行曩、沖洗午後的渾沌,陣陣的檜香淡淡地瀰漫在空氣中,我在「一二居」開箱了長濱的民宿。
長濱的黃昏,唯一熱鬧的市街,仍然悠閒浪漫,小野麗莎的Bossa Nova就是這裡空氣的味道,依著街道的昏黃,開啟了晚宴的秘境巡禮。
一條詭異的路徑,懷著忐忑的心情,慢慢地闖進已期待一年的口袋名單:「海邊小巫」。
這種遠離塵囂的邊境秘境,總有一種魔力,像盞昏黃的小燈,躲在黑森林裡的糖果屋,不自覺地興奮前往。
老闆自製的義大利麵很有口感,食材新鮮,雖然,醬料無法激起我味蕾的悸動,但有種菜根香的樸實平淡,很能讓我將情緒回歸鄉野的寧靜。
夜裡,三三兩兩的顧客,陸續佔滿座位,我才知道這裡的魅力。店內的布置像一位吉普賽女郎,那神秘的面紗總無法讓人看透,深沉的眼眸卻又能直透所有人的心思。
我邊進食、邊閉上眼感受,突然看見水晶球裡的前世今生,原來,續命養生與精神層次的喜悅,是完全不同的境界,我像從遙遠的未來,再次回到當下的自己。

MENU

MENU
「吃」,串起一路的風景,也串起童年片片段段的回憶,當離鄉背井後,才品嘗出鄉愁的滋味,每年的這時節,成了我的例行,像漫旅,更像一段人生的拼圖,拼湊那些早以為逝去的回憶圖像,而我將繼續製作更多的拼圖,來圓滿此生的大拼圖。
現在,我只能像個外地的遊客,抱著雀躍的鄉愁,喜悅地享受故鄉泥土的芬芳,用渡假的情緒,來感受更多外來創業者翻攪過的新鮮感,我呼吸著熟悉的土地氣息,那段永不泛黃的童年味道。
我以朝聖之名歸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