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聲明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
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本篇收錄於「極光」,續不夠被愛得理直氣壯,建議合併閱讀。
📌 文章導讀|給總是「自己來」的你
這篇,不是教你怎麼堅強,而是讓你看見——「過度獨立」其實是一種防衛,不是成熟。
如果你曾經在感情裡,習慣先說「沒關係」、習慣不提出需求、習慣退讓,如果你總是被朋友稱讚懂事,卻在夜裡感到孤單,那麼,這篇文章將帶你辨識:你的「懂事」究竟是力量,還是避免被拒絕的方式。
在付費段內容中,你會跟著珞珞的故事一起走過:
✅ 辨識「過度獨立」的潛意識反應
✅ 三步驟學會重新表達需求,而不再內疚
✅ 從「我可以自己來」到「我值得被愛」的心理轉變過程
✅ 真實情境示範:當一個人開始練習依賴,他的人際關係會如何變化?
如果你也想知道,懂事的你,該如何學會安心依賴——那麼,這篇會是你的答案。而且,這不只是故事,這是一份屬於你的親密覺察練習。
故事開始👇👇👇
【朋友投稿|我不是不想依賴,只是學會了不該依賴】
我是珞珞,今年28歲。
朋友都說我獨立,連分手都很「乾脆」。
前男友家人反對我們,他跟著退縮。
那晚我只說:「好,分。」
沒有哭,沒有挽留,甚至沒有問一句為什麼。
朋友以為我很堅強。
只有我知道,那不是堅強,那是習慣。
——
高中時,爸媽離婚,我跟著媽媽住。她工作忙,下班回家倒頭就睡。我13歲開始自己煮飯、自己處理學費、自己決定大學志願。
那時候我告訴自己:「別麻煩別人。」「靠自己最快。」
這個聲音,一路跟到現在。
——
和阿澔在一起時,他總說:「妳什麼都自己來,連要喝什麼飲料都不問我。」
「那是因為你都說『隨便』。」我笑。
有一次,阿澔問我:「可以不要這麼獨立嗎?」
我開玩笑:「太遲了。」
他以為我只是逞強。但我心裡知道,依賴是一種賭博。我不想再經歷賭輸的那種痛。
——
分手後,朋友拉我去唱歌、去吃火鍋、去夜唱。她們說:「妳要轉移注意力。」
我笑笑,「我沒事。」
其實我不是沒事,我只是早就練會了,不表達有事。
——
分手滿兩個月,有一天深夜,朋友傳來一句話:「珞,妳是不是有『親密恐懼』?」
我打開訊息,螢幕亮著,我卻沒回。
不是不懂。是,我懂得太清楚。
因為,當一個人學會不依賴,久了,真的會以為那是成熟。
但那晚,我第一次開始想:也許,我不是成熟。我只是,習慣了防衛。
—
我開始記錄自己「過度獨立」的行為,才發現,我失去了的,不只是依賴……
(下方為付費段)
【付費段|過度獨立,不是成熟,是我對失望的預防針】
那晚過後,我開始做一件很奇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