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N 5G 專網:一次華麗的技術冒險,還是被市場烘托出來的草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當工廠的傳感器如耳語般交換秘密,礦場的巨機於山谷中低吟對話,你是否曾想過,這些連結背後的無形脈動,究竟靠什麼技術撐起?

5G專網,可能只是一場幻覺?

從 2012 年 AT&T 因為 iPhone 流量爆炸而啟動的 OpenRAN 計畫,到日本 Rakuten Mobile 在 2019 年勇敢邁出第一步,開放無線接取網路(OpenRAN)成為電信界的一股旋風。然而,如今截至 2024 年,全球居然只有約 152 個私有 5G 專用網路 成功落地。

是的,你沒看錯,這個號稱要取代 Wi-Fi、顛覆工業4.0的明星科技,竟然這麼「袖珍」。

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大多數企業現在用的都是 Wi-Fi 7、Wi-Fi 8,因為它們成熟、便宜,而且頻譜效率還很不錯。5G 在多數場景下,並沒有你我想像的那麼大優勢,甚至有人直接批評它只是「4G的加強版」。

  • 市場上超過 75% 的私有無線網路仍在使用 LTE
  • Wi-Fi 7、Wi-Fi 8 的強大與低廉成本,讓企業更難以放手一搏。

但是,難道 5G 專網真的就沒戲唱了嗎?

在軍事基地與礦場,找回屬於5G的尊嚴

別急著唱衰,事情沒這麼簡單。

5G專網儘管規模小,但在特定領域卻找到了自己的舞台,比如美國軍方基地、礦區、或特殊工業場域。一個典型的礦場部署,初期只需要一台無線電單元,場域拓展後再逐步增設,讓業者可以用極低的成本試水溫。

LTE時期的市場大佬 Nokia 懂得這個道理。他們早就不再強推 5G,目前超過 852 個私有無線網路中,大部分還是 LTE 和 5G 混搭方案,理由很簡單:「用戶要什麼,就給什麼」。

或許這就是市場的現實面,不是每個產業都需要全新的技術。重要的是,你的方案真的能解決客戶的痛點嗎?

raw-image


OpenRAN:一場搶救市場的「技術民主運動」

聊到 Private 5G,不得不提 OpenRAN。

早在 2012 年,AT&T為了解決 iPhone 流量壓垮基地台的問題,首次提出 RAN 分離化的想法。2019 年 Rakuten 在日本實際部署,更讓 Vodafone 和 Telefonica 等業者跟進, Vodafone 甚至推出了 17 萬個站點的大型採購案。

最近,OCP(Open Compute Project)更推出了一款名為 Evanstar 的 OpenRAN 無線電設備(8x8 MIMO),不但實體樣品已經亮相,歐洲售價更只落在 €6,000–€9,000之間,開始從理論走向現實。

你可能會問:「這會顛覆現有的電信生態嗎?」

我認為,OpenRAN 的價值不在於取代,而是讓市場更加多元化、更有競爭力、更透明。這點,尤其適合想進場但不願意被封閉式供應鏈綁架的中小型業者。

5G專用網路的未來:星星之火,能否燎原?

根據市場預測,2024年的 152台 5G 專網設備,在 2025 年可能擴張至 超過450台。儘管這個數字看起來依舊微小,但卻是真真切切的成長。

我們不該過度樂觀,但也不必急於悲觀。

Private 5G 和 OpenRAN 需要的是耐心耕耘,畢竟:

  • 頻譜碎片化還是個難題,全球主流頻段集中在 3.5–3.8 GHz,但很多國家還留著老舊的 450MHz 頻段。
  • 製造端也曾受挫,像 Airspan 曾因市場太小一度破產,後來靠收購 Corning 資產與重組才站穩腳步。
  • 地區差異大,亞太區潛力明顯優於北美,特別是中國政府推動了超過 250 萬座 5G 基站,接下來計畫部署 10,000 個 5G 專網。
市場沒那麼簡單,但機會總在困難之中。

秀吉觀點:我們該怎麼看待 OpenRAN 和 5G 專網?

作為一名長期投入電信與雲端網路自動化研究的人,我認為這場 OpenRAN 與5G 專網 的革命,其實更像是一次「必要的失敗與嘗試」。

它們讓我們看到:

  • 新技術不是萬靈丹,必須精準掌握需求場域與頻段政策,否則再怎麼創新也無法落地。
  • 開放架構的好處在於降低進入門檻,但壞處則是現階段製造與維護成本高昂,若非高度垂直應用,實難普及。

因此,產業界、政策制定者與技術供應商必須理性務實,仔細思考:「這個領域,是不是真的需要用到 5G?」

給產業的三個建議:

  • 給電信業者:清楚分析客戶真正需求,避免技術為導向,而忽略了使用者的真實痛點。
  • 給設備供應商:盡量增加多頻段支援能力,避免單點市場失敗帶來的連鎖效應。
  • 給政策制定者:透過頻譜政策協調一致化,大幅降低產業進入門檻。

結語:一場值得的冒險

或許 OpenRAN 與 5G 專網並沒有想像中的快速起飛,但這一切的嘗試、失敗與學習,都讓未來的電信網路變得更加扎實與可行。

最後我想問你:

「如果有一天,5G 專網 與 OpenRAN 真正普及了,你會希望看到怎麼樣的未來?」

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一起討論這個仍在進行中的技術冒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重症醫學與 ECMO 技術
0會員
12內容數
南部人,現於北榮旁邊讀大學。大一因打工接觸開放電信網路技術,意外掉入 Open Source 社群世界,深受開源魅力吸引,同時卻因非資工背景步履蹣跚;生物醫學無忘持續進修,但在外科 Clerkship 時發現自己共情能力太強,遂立志投入學術研究,目前專注於神經科學與神經工程領域。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
Thumbnail
#瑞祺電通 瑞祺電通(6416)未來營運:1)在網路安全產品方面,受惠新專案陸續於 24Q2、24Q3 進入量產,且大多數屬於高階產品,預估 2024、2025 營收將分別成長 20%、15%;2)在整合式通訊系統方面,由 ARM 平台跨足 x86 並取得美國電信客戶 6 年大單,高階
Thumbnail
#瑞祺電通 瑞祺電通(6416)未來營運:1)在網路安全產品方面,受惠新專案陸續於 24Q2、24Q3 進入量產,且大多數屬於高階產品,預估 2024、2025 營收將分別成長 20%、15%;2)在整合式通訊系統方面,由 ARM 平台跨足 x86 並取得美國電信客戶 6 年大單,高階
Thumbnail
是做什麼的? 啓碁科技創立於1996年,為國內網通大廠,通訊產品的設計、研發與製造,提供RF天線設計、軟硬體設計、機構設計、系統整合、介面開發、產品測試與認證等完整的技術支援。全球總部位於台灣新竹科學園區,在美國、英國、德國、日本、中國、越南與墨西哥等地均設有服務或製造據點。 投資亮點 1.經
Thumbnail
是做什麼的? 啓碁科技創立於1996年,為國內網通大廠,通訊產品的設計、研發與製造,提供RF天線設計、軟硬體設計、機構設計、系統整合、介面開發、產品測試與認證等完整的技術支援。全球總部位於台灣新竹科學園區,在美國、英國、德國、日本、中國、越南與墨西哥等地均設有服務或製造據點。 投資亮點 1.經
Thumbnail
根據 Yole 市場調查資料顯示,全球 2021 年光纖通訊收發模組營收在資料 中心應用為 59 億美元,而電信市場應用為 43 億美元,合計產值約為 102 億美元,預估 2027 年總產值將可達 247 億美元。
Thumbnail
根據 Yole 市場調查資料顯示,全球 2021 年光纖通訊收發模組營收在資料 中心應用為 59 億美元,而電信市場應用為 43 億美元,合計產值約為 102 億美元,預估 2027 年總產值將可達 247 億美元。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中,穩定、安全且高效的無線網路連接已成為基本需求。Roam計畫透過去中心化技術為全球用戶提供企業級的無縫WiFi漫遊服務,並透過智慧合約功能、DApp 提供、區塊鏈安全性等創新點,提高了使用者體驗和安全性。此外,Roam計畫的發展動態也值得關注。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中,穩定、安全且高效的無線網路連接已成為基本需求。Roam計畫透過去中心化技術為全球用戶提供企業級的無縫WiFi漫遊服務,並透過智慧合約功能、DApp 提供、區塊鏈安全性等創新點,提高了使用者體驗和安全性。此外,Roam計畫的發展動態也值得關注。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
Thumbnail
- AI機器人也能懂果實成熟度!5G遠端遙控成農村缺工解方 | 遠見雜誌 - 全球最大半導體展會上海閉幕 擺脫美國控制成焦點|工商時報 - 減少依賴中台技術!美國考慮和墨西哥合作開發半導體供應鏈|科技新報 - 中國政府機構禁用 Intel 和 AMD 台廠受惠、受害有限|經濟日報
Thumbnail
- AI機器人也能懂果實成熟度!5G遠端遙控成農村缺工解方 | 遠見雜誌 - 全球最大半導體展會上海閉幕 擺脫美國控制成焦點|工商時報 - 減少依賴中台技術!美國考慮和墨西哥合作開發半導體供應鏈|科技新報 - 中國政府機構禁用 Intel 和 AMD 台廠受惠、受害有限|經濟日報
Thumbnail
儘管 5G 技術還在發展和部署階段,但科技公司和無線通訊產業已著手開始發展更先進的 6G 數據技術,取代 5G,來滿足未來更快速、更可靠、更智能的無線通訊需求。下一代 6G 技術可能比 5G 快 100 倍,在速度方面顯著提升。同時 6G 允許設備、消費者和周圍環境之間進行更深層次的整合與即時通訊。
Thumbnail
儘管 5G 技術還在發展和部署階段,但科技公司和無線通訊產業已著手開始發展更先進的 6G 數據技術,取代 5G,來滿足未來更快速、更可靠、更智能的無線通訊需求。下一代 6G 技術可能比 5G 快 100 倍,在速度方面顯著提升。同時 6G 允許設備、消費者和周圍環境之間進行更深層次的整合與即時通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