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由意志源於混沌:淺談「混沌理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天氣預報總是無法準確預測一個月後的天氣?又或者,為什麼我們在做決定時,總覺得自己有「自由意志」,而不是被命運完全掌控?這些問題背後,其實藏著一個深奧的科學理論「混沌理論」。今天,讓我用簡單易懂的方式來跟你分享我的人間觀察,探討混沌理論如何影響我們對因果關係和自由意志的理解。

raw-image

蝴蝶效應

你或許聽過有人問:如果在巴西有一隻蝴蝶輕輕扇動翅膀,遠在美國德州會不會因此掀起一場龍捲風?這聽起來像天方夜譚,卻是科學上著名的「蝴蝶效應」寓言,背後揭示的是小事件如何引起巨大影響的可能性。

想像某個午後,天空原本晴朗,但隨著一片烏雲飄來,不一會兒聚攏翻騰,突然傾盆大雨從天而降,把你淋成落湯雞。俗話說得好:「天有不測風雲」,天氣的變化常常出人意料。1960年代,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 (Edward Lorenz) 對此深感好奇。他在1963年提出了「混沌理論」(Chaos Theory) 來嘗試解釋這類現象。沒想到這個理論迅速引起數學、物理、工程、生態、經濟等領域的廣泛關注,成為二十世紀繼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後的一場科學革命。

raw-image

什麼是混沌理論

混沌理論研究的是非線性動態系統中出現的特殊現象。所謂非線性,簡單說就是輸入與輸出不成比例,小小的改變可能帶來巨大反應,反之巨大的刺激有時卻只產生微小影響。

現實世界中充滿了非線性的影響,我們平常習以為常的線性關係 (例如加倍努力通常帶來加倍收穫) 其實只是在特定條件下對複雜現象的一種近似,仔細想背後的因果關係可能非常錯綜複雜。混沌現象正是源自這些非線性效應,它有幾個典型特徵:

  • 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這常被稱為蝴蝶效應,指的是系統對起始狀態的微小差異極為敏感,哪怕毫無察覺的細微變動,經過不斷累積放大後也可能引起截然不同的結果。羅倫茲在1961年的一項氣象模型試驗中偶然發現了這點:他將電腦運算的一組初始數據從小數點後六位略為四捨五入 (差異不到千分之一),再次運算時卻得到了與先前天氣走向截然不同的結果!這篇發表於1963年的經典論文〈確定性的非週期流〉指出,關鍵參數哪怕極細微的變動,都會使原本規律循環的系統進入雜亂無章的狀態,導致精確的長期預測變得不可能。因此,這種極端敏感性意味著系統雖有確定的演化規律,但長期行為仍難以預測。也就是說,在這類系統中「微不足道絕不真的不足道,前一刻的風吹草動,都能決定之後截然不同的命運走向。
raw-image
  • 奇異吸引子:混沌系統往往存在某種穩定的結構形態,稱為吸引子,使得系統的狀態雖千變萬化卻被限制在一個有限範圍內運行。混沌系統的吸引子被稱作奇異吸引子,其軌跡非週期且不規則,但始終圍繞特定形態,例如羅倫茲發現的雙渦卷圖案。這種結構就是混沌狀態下的「亂中有序」之證,象徵混沌系統雖不可預測但仍有內在的規律。
上面這個影片展示奇異吸引子:藍色球與黃色球一開始有著些微差異的初始值,起初兩顆球軌跡非常相似,但隨著時間慢慢發展出了兩種完全不同的結果,混沌就此誕生了。這就是數學上體現蝴蝶效應的經典案例。

日常中的混沌現象

以上概念看似抽象,其實混沌現象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下面列舉幾個常見例子,說明混沌如何影響我們身邊的世界:

  • 天氣變化:最經典的混沌例子就是天氣。「蝴蝶效應」一詞便源自氣象學,因為大氣系統是高度非線性的。大氣中一絲一毫的擾動都會被持續放大,讓長期天氣預測變得極其困難。這也是為什麼氣象預報在短期內相當精準,但超過一定時間就開始不準了。氣象學家早已發現,天氣系統存在內在的混沌極限,使得「天有不測風雲」不僅是諺語,更是科學事實
  • 人際關係:我們的人際互動中也充滿混沌式的連鎖反應。一句無心的話、一次細微的誤解,都可能像投入池塘的一顆小石子般激起層層漣漪。比如朋友間的一點點誤會,經由各自的情緒放大和來回反覆的溝通(正負反饋交織),往往可能演變成一場嚴重的衝突甚至決裂。這種高度敏感的人際動態,正是混沌在社會關係中的寫照:起點相差無幾,結局卻可能大不相同。
  • 交通系統:繁忙道路上的車流也呈現混沌特質。高峰時段,一輛車輕微的剎車所造成的鏈式反應,可能引發後方車輛連鎖減速,最終在幾分鐘後於數公里外凝結成嚴重的「幽靈塞車」(phantom traffic jam)。這種現象中,起因與後果的規模完全不成比例:小小的擾動卻造成巨大的壅堵。由於車陣的流動可以視為一種流體力學系統,科學家甚至用方程式模擬車流,發現確實存在類似湍流的非線性波動,使得堵車情況難以用線性模型精確預測和控制。
raw-image
  • 經濟波動:股市和經濟體系是另一個現實中的混沌沙場。金融市場中投資者行為相互影響,形成複雜的回饋迴路 (例如恐慌性拋售引發更多拋售)。這些非線性的交互作用讓市場走勢充滿難以預料的劇烈震盪,即使用上超級電腦和先進模型也無法百分百精確預測未來走向。小道消息、一則新聞甚至一條推文,都可能成為蝴蝶翅膀,引起市場的巨大波動。經濟學家因此借鑑混沌理論來研究股價走勢和景氣循環,希望尋找隱藏其中的模式。但整體而言,經濟系統中的混沌性意味著我們永遠無法完全消除不確定性,只能以機率和趨勢來理解未來。
  • 習慣養成:人類的習慣養成也存在非線性。往往堅持帶來成就感(正向回饋)鼓勵我們繼續,但中斷引發的自責(負向回饋)卻讓人一蹶不振。微小的中斷或鼓勵,可能就此改變習慣的存亡走向,呈現出類似混沌系統的敏感和不穩定性。
  • 疾病傳播:傳染病的流行過程也充滿混沌特質。病毒在群體中的傳播速度和範圍取決於極多變量,例如最初幾例感染者的活動範圍、公共衛生措施的時機等等。初期條件些微的差別 (比如一開始感染者多接觸了幾個人),都可能經過感染人數的倍增效應演變為截然不同的疫情規模。以COVID-19疫情為例,微小的防疫時機差異讓有的國家成功壓平曲線,有的則陷入大規模爆發,這正是初始條件敏感性的真實寫照。

混沌系統中的因果

在混沌系統中,因果關係其實從未消失。因為每一個結果都可以追溯到其先前的原因,但由於系統對初始條件的極度敏感性,微小的差異會被放大,導致長期行為難以預測。這意味著,儘管因果存在,但其表現方式變得異常複雜。例如之前舉的例子,儘管盡可能地蒐集到溫度、濕度等因素來預測短時間天氣的變化,但仍無法精準預測一個月後的具體的天氣狀況。

假設我們想精準預測未來,那麼必須掌握所有相關變量每一時刻的精確值,並擁有完美的模型來模擬系統的運行。然而,這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測量總有誤差,計算資源也有限。因此,我們只能預測一個近似或最高機率的未來,而不是精確的結果。這種局限性就像一個刻在宇宙運行底層的「枷鎖」,讓我們永遠無法完全掌控未來。

這裡似乎隱含著一個值得深思的道理:「無法精準預測,即是自由嗎?」。

raw-image

混沌理論下的大腦神經運作

在談這個議題之前,我想分享一個 2008年,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John-Dylan Haynes 團隊在《Nature Neuroscience》發表了一項引人注目的研究,探討大腦在我們意識到決策之前的活動模式。研究人員邀請受試者在任意時間自由選擇按下左手或右手的按鈕,同時使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掃描他們的大腦活動。受試者需記錄他們意識到做出決定的時間點。研究重點在於分析大腦在意識決策前的活動模式。

研究發現,在受試者意識到做出決定前的7至10秒,前額極區 (frontopolar cortex) 和頂葉皮質 (parietal cortex) 已出現可預測其最終選擇的神經活動模式。這些模式的預測準確率約為60%,顯著高於隨機猜測。

raw-image

這項研究表明,某些決策可能在我們意識到之前就已由大腦無意識地準備好但同時研究人員也發現,儘管預測了大腦活動,但最終的決策仍可能被意識改變

上面的實驗結果告訴我們,大腦的運作遠比想像中複雜,大腦的神經網絡展現出高度的非線性和動態特性,這與混沌理論中的核心概念相呼應。思考一下,這個實驗僅只是預測受試者按下左邊或右邊的按鈕,我們生活中所做的決策與狀況可比這個複雜的多更多。

混沌系統對初始條件極為敏感,即使是微小的變化也可能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就像是實驗中受試者在完全相同的外部條件下,也無法 100% 精準預測最後的選擇的結果,受試者仍可能受到非常多微小且看似無關的影響,進而做出了完全不同於預測的選擇。

再一次,我想問的是,假設無法將經歷(原因)與決策(結果)之間建立科學或數學上的聯繫,自由意志會不會是唯一可能的解釋?

混沌理論下的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的定義是我們能自主選擇,而非被命運決定。

我的看法是,我們的大腦在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之間運作,混沌理論提供了一個有趣的視角:即使世界的運行是確定性的 (即由固定規律驅動),但我們的大腦在如此複雜的交互作用下也變得不可預測,這種不可預測性被我們感知為「自由」。

下一次,當你決定是否喝一杯水時可以好好感受一下,雖然接下來的行為可能受多種因素影響,但其實具體結果根本無法被精準預測,這是否就是我們感覺到的「自由意志」呢?


參考資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間觀察誌
2會員
6內容數
「人間觀察誌」是一個記錄生活點滴與人性洞察的部落格。透過細膩的文字與獨到的視角,分享日常中的感動、反思與故事,帶領讀者一同探索生命的溫度與意義。
人間觀察誌的其他內容
2025/05/07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偶爾會遇到一些「話中有話」的有趣現象:有些句子、一幅畫、甚至一段音樂,竟然是在描述它們自己!這種現象在哲學和邏輯上被稱為「自指」(Self-reference)。換句話說,自指就是某樣東西指涉到自身或描述自身的情況。聽起來有點繞?下面我們會用輕鬆的語調,跟各位分享我的人間觀察
Thumbnail
2025/05/07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偶爾會遇到一些「話中有話」的有趣現象:有些句子、一幅畫、甚至一段音樂,竟然是在描述它們自己!這種現象在哲學和邏輯上被稱為「自指」(Self-reference)。換句話說,自指就是某樣東西指涉到自身或描述自身的情況。聽起來有點繞?下面我們會用輕鬆的語調,跟各位分享我的人間觀察
Thumbnail
2025/05/06
熵 (Entropy,音同「商」) 是物理學中一個深奧卻重要的概念,它和我們日常經驗中的許多現象都有關聯。為什麼冰塊只會融化而不會自發結冰?為什麼熱咖啡放久了會變冷卻不會自己變熱?這些現象背後都有一支「時間之箭」在牽引,而熵正是該箭頭指向的方向。 熵的定義與發現歷史 在19世紀,科學家們
Thumbnail
2025/05/06
熵 (Entropy,音同「商」) 是物理學中一個深奧卻重要的概念,它和我們日常經驗中的許多現象都有關聯。為什麼冰塊只會融化而不會自發結冰?為什麼熱咖啡放久了會變冷卻不會自己變熱?這些現象背後都有一支「時間之箭」在牽引,而熵正是該箭頭指向的方向。 熵的定義與發現歷史 在19世紀,科學家們
Thumbnail
2025/05/05
「湧現」(emergence)是一種科學概念,指的是由許多簡單組成部分互相作用所產生的整體,展現出各個部分單獨都不具備的特性。換句話說,整體的表現 大於 各部分單純加總之和。早在古希臘時代,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就提出過「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觀點,來強調這種整體涌現出新性質的現象。
Thumbnail
2025/05/05
「湧現」(emergence)是一種科學概念,指的是由許多簡單組成部分互相作用所產生的整體,展現出各個部分單獨都不具備的特性。換句話說,整體的表現 大於 各部分單純加總之和。早在古希臘時代,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就提出過「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觀點,來強調這種整體涌現出新性質的現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也許所謂的「自由意志」,我們以為是照自己的意願選擇而造成的結果,可能只是讓我們「以為」是。 你是否相信命定論?認為的一切選擇都是由上天安排好的,而我們只是在走一條早已設定的路?還是覺得個人有自由意志,可以隨心所欲地決定自己的人生?或認為自由意志是一種幻覺? 命定論和自由意志是兩個看似對立
Thumbnail
也許所謂的「自由意志」,我們以為是照自己的意願選擇而造成的結果,可能只是讓我們「以為」是。 你是否相信命定論?認為的一切選擇都是由上天安排好的,而我們只是在走一條早已設定的路?還是覺得個人有自由意志,可以隨心所欲地決定自己的人生?或認為自由意志是一種幻覺? 命定論和自由意志是兩個看似對立
Thumbnail
命運是生命的運轉軌跡,人生的決定受外部刺激及內部思想影響。文章探討命運是否可以改變,或只是幻想逃避失敗。命運控制一切,讀者的命運早已註定——給我錢。文章引人深思,值得一讀。
Thumbnail
命運是生命的運轉軌跡,人生的決定受外部刺激及內部思想影響。文章探討命運是否可以改變,或只是幻想逃避失敗。命運控制一切,讀者的命運早已註定——給我錢。文章引人深思,值得一讀。
Thumbnail
很多人認為研究命理就是承認宿命論,但其實完全相反,研究命理是在找到掌握命運的法門。
Thumbnail
很多人認為研究命理就是承認宿命論,但其實完全相反,研究命理是在找到掌握命運的法門。
Thumbnail
從占星學的角度來看,命運是否註定,無法改變?本文談及人的自由意志面對命運,與占星學中的星盤或醫學的健康報告相似之處,說明自由意志對命運的影響。
Thumbnail
從占星學的角度來看,命運是否註定,無法改變?本文談及人的自由意志面對命運,與占星學中的星盤或醫學的健康報告相似之處,說明自由意志對命運的影響。
Thumbnail
所謂的「自由/自主意志」,重點並不在於自不自由,而是我們與生命當下的狀態是否衝突。自由意志是否存在並不重要,重點在於我們對生命的可能性、寬廣度有多少。除了生存焦慮之外,容許自主意志多少存在與發揮的空間,這才是更加切身的議題。
Thumbnail
所謂的「自由/自主意志」,重點並不在於自不自由,而是我們與生命當下的狀態是否衝突。自由意志是否存在並不重要,重點在於我們對生命的可能性、寬廣度有多少。除了生存焦慮之外,容許自主意志多少存在與發揮的空間,這才是更加切身的議題。
Thumbnail
討論占星是否意味人生是命定的,以及自由意志與宿命論的悖論。我們必須為自己的人生及成敗負起全責,我們有自由意志,但自由意志的選擇仍受限於地圖,這就像我們的宿命。
Thumbnail
討論占星是否意味人生是命定的,以及自由意志與宿命論的悖論。我們必須為自己的人生及成敗負起全責,我們有自由意志,但自由意志的選擇仍受限於地圖,這就像我們的宿命。
Thumbnail
命理學用現代科學一點的講法來看,我們可以稱之為預測學。 就像是你預測天氣的走向,何時會下雨,何時會放晴一樣,只是在概抓一個事件發生的機率大小,但不表示會100%準確。 那麼,所謂的預測學,是基於我們此時此刻當下的時間點來談論的,物質的時間、肉體的時間...等等。 但萬一其實我們所即將經歷的未來
Thumbnail
命理學用現代科學一點的講法來看,我們可以稱之為預測學。 就像是你預測天氣的走向,何時會下雨,何時會放晴一樣,只是在概抓一個事件發生的機率大小,但不表示會100%準確。 那麼,所謂的預測學,是基於我們此時此刻當下的時間點來談論的,物質的時間、肉體的時間...等等。 但萬一其實我們所即將經歷的未來
Thumbnail
2024 0321 今日塔羅:邏輯 Logic   https://www.popdaily.com.tw/draft/65fb043f128c8673e9a3ed7b   不管情緒是如何翻攪,終究需回歸冷靜。 颳風、下雪、大太陽的灼熱,那只是一個人的世界,無法也不能讓他人感同身受。  
Thumbnail
2024 0321 今日塔羅:邏輯 Logic   https://www.popdaily.com.tw/draft/65fb043f128c8673e9a3ed7b   不管情緒是如何翻攪,終究需回歸冷靜。 颳風、下雪、大太陽的灼熱,那只是一個人的世界,無法也不能讓他人感同身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