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好好理解你投資的東西與審視效益和方式嗎?
人到中年開始存錢以後,會面臨投資選擇問題。
- 定存銀行
- 利率只有1-2%。
- 有百萬上限,超過可能不計息。
- 臨時要錢定存解約就沒有那1-2%的利率。
- 投資股市
- 投資個股的話風險大。(看看你有沒有內線消息)
- 投資大盤型態的ETF。(買大盤漲跌)(分散風險)
- 臨時要錢,管他目前帳面虧損或營利,T3就能拿到錢。重點是要錢的那個時候確保不要已經變壁紙。
- 投資房地產
- 找個你想住的地方,看好下手。
- 以能自住為主,不要被房仲話術投資地段好標的。
- 目標在資金放房產,不是要一開始就當作祖產來買,壓力不要那麼大。選好能負擔的房貸(1/3薪水左右),每個月定期納費。
- 生活若真的過不下去納不了貸款,轉租或轉賣皆可。(好好撐下去)
基金的話我就不熟,昨天跟友人閒聊時問到他從事的基金工作,獲利來源為何,他貼給我一支影片來看。(https://youtu.be/ll0D_KDuZ_o?si=S-JCspCLoa8bQH6X)
我快速的滑重點,大約理解那檔基金是投資他們公司覺得會獲利的公司,有營利則分錢。
結果被他說了"20分鐘影片幾分鐘就給我下結論..."
然後有說明如下
- 三分之一股票
- 三分之一非投資等級債券
- 三分之一可轉換公司債
- 債券才是主要配息來源
老實說我看不懂,他身為一個前工程師轉任基金投資專員,我請他把SWAT分析做出來看看。
他就不理我了。(我只是開玩笑的。別生氣啊老友!!)
總之這是我理解的3種存錢方式,外加一種不理解的存錢方式。
(投資要選擇自己懂得那一塊,盈虧是自己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