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語言的熱情與決心是怎樣的?
去年我跟內人進行了將近半年的學習活動,我學英文她學日文。
我是用自習的方式,看看多益單字,然後每天用Speak App 練習英說。
練習Speak 的時候每天照著課程口說倒也非常愜意。
感覺英說能力有進步,但要我跟AI說話還是卡卡的。
單字量也是,基本的普通單字量不高,再加上不怎麼常練習,所以單字量一直起不來。
內人也是相同情況,還有去咖啡滔課找了一位線上家教,平常也用TOKI APP去補足,為的是想要考上N2。
結果就是她N3、N2沒考到,我也因為家裡親人發生事故暫停了學習活動。
當時我記得還有做每周檢討,每日檢討。
看看內人對於學習上的變化是怎樣,結果其實她也說不上來。
尤其是單字量,她不太跟得上每天要背約15-30個單字與例句。
口說也比較害羞不敢說話。
而學英文的我也差不多,就算照著APP的練習都做了,但單字量起不來臨時想不到如何應用。
其實我後來就覺得徹底的錯了。
我們兩個的目的為了考試要達到成就,可是長期沒達到成果,結果就是考試失敗,然後換來了又一次的失望。
現在回想起來,我們應該是缺乏熱情和意願這個導引。
前陣子我開始利用泡腦子的方式,練習英聽。
這是一個外國人龍飛虎提倡的六個月可以學好一個外文,裡面的第一步就是不斷大量的英聽。
你挑你喜歡的來聽,挑簡單的來聽,然後聽出它的節奏,感覺。
也就是說沒再管文字的,你只是先聽一個感覺,順就好。
很奇怪,如果都是不認識的單字你應該都是聽不懂的才對,他卻要你先用這樣的方式去聽。
然後重點是要大量的聽,怎樣叫大量?
大約是1天可以聽到6-8小時左右。
一開始我沒那個時間,頂多就是上下班開始聽PODCAST 。
有個節目是2個女生用我喜歡的美式語調在講如何節約節儉生活。
我聽得片片斷斷,有時聽得懂有時聽不懂。
但大概聽到1-2個月後,我漸漸能習慣他們在講什麼甚至能稍微模仿他們的語調去說一些自然對話。
就像龍飛虎在書中說的,嬰兒時期也沒人教你怎麼學中文,你是一直聽然後慢慢會講的。
就只是這樣。
現在的我想慢慢的在塞多一點時間進去,看看這個日常變化。
也想照他說的去找一位外國友人,或是去REDDIT上註冊一個帳號來一場留言板大戰。
我想重拾學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