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診間,來了一位「老」病人。
他是一位退休的遠洋船長,病歷上寫著他80歲,但整個人看起來神采奕奕,氣色飽滿,要是說他60 歲,我也會相信。
其實在臨床上,常會遇到這樣的人——年紀不小,卻讓人感覺很「年輕」。
我說的的不是靠醫美維持的外貌,而是一種從內而外的朝氣與樂觀,彷彿時間在他們身上走得特別慢
他上次看診是三個月前,我為什麼記得特別清楚呢?因為他去阿根廷旅遊三個月,讓我這個離不開崗位的醫師羨慕不已。
他一進來就笑咪咪的坐下。
我問:「旅遊回來啦!最近還好嗎?」
他笑說:「我的膝蓋內側有時隱隱作痛,走路爬樓梯倒不影響,骨科說不是關節的問題。另外,大拇指這個地方會痛,不知道能不能針灸一下?」
我沒有馬上回應,照慣例仔細把脈、望聞問切。
我問他:「你的手痛多久啦?是不是最近有做什麼比較費力的事?」
「沒有啊,大概兩個月,之前在加拿大會整理院子。」
我笑問:「你該不會還砍樹了吧?」
他笑得更開:「欸你怎麼知道,我真的有砍樹!」
這位船長,每次來都聊沒幾句就大笑三聲,爽朗得很。
他的笑聲會感染人,讓診間都亮了起來。
我心想,他的症狀,大概是活力過剩造成的吧。
後來我一邊治療,一邊聽他講故事。他年輕時在船上跑國際線,看遍各地風景,也見過無數次大風大浪。他說那些年,在海上不只要會導航修船,更要處變不驚。
「船一出港,就是靠自己,哪能慌張?」
那種經過風浪後的沈著,那種從容與幽默,如今成為他身體的一部分。
他的身體不是沒有退化,還是有病痛、體力也沒年輕時好,但他看起來就是比很多同齡人「年輕」,因為他的心還年輕。
我常覺得,人的「老」與「年紀」不見得劃上等號。
真正讓人顯老的,不是皺紋和白髮,而是那顆放棄探索與快樂的心。
而他,還會種菜、整理院子、旅行、砍樹(XD),還笑說:「不能閒著,會生鏽啦!」
離開前他說:「醫生,半年後見啦!我要去北美避暑,有空來搭郵輪,真的不錯!」
這天的午後風很大,而他走得穩健又從容。
我想,所謂的年輕,大概就是這樣吧——不是寫在身份證上,而是活在一個人的步伐裡。
* 本文涉及病人資訊部分均已改寫
* 非特定個案,請勿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