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韓國漫畫成為日本動畫的素材之外,也是醞釀韓國電影戲劇的大本營,不知不覺中,以全彩漫畫取勝的韓國漫畫,成為某種主流,而改編成為戲劇這個部分,可是有目共睹的,只是《我獨自升級》《高校之神》《神之塔》《大貴族》…這些爆紅韓漫的動畫,通通不是韓國自己做的,而是交給日本動畫公司操刀!
為什麼韓國漫畫超強、但動畫卻「外包」?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將分成兩個部分進行,一個是討論為何韓國動畫工業還無法撐起這些IP?另外就是藉由一首歌的時間,帶出許多由韓國漫畫改編得韓劇,喜歡《我獨自升級》《與神同行》的朋友們,這篇文章你一定不能錯過!
韓漫很強悍,日本動畫化的緣由
韓國漫畫紅遍全球,動畫卻由日本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現在這麼多爆紅的韓國網路漫畫動畫化的時候,不是韓國自己做?反而是交給日本動畫公司來改編?而且這些作品一動畫化,直接殺進全球串流排行榜,不只韓國人、日本人看,連歐美觀眾都在瘋!像之前的《外科醫生愛麗絲》、《重生者的魔法一定要特別》、《高校之神》、《神之塔》、《大貴族》,甚至到最近剛開播的《我獨自升級》第二季……到底是怎麼回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拆解這背後的產業邏輯與創作秘密!
第一:為什麼韓國漫畫不由自己國家的動畫公司改編?
很多人聽到「韓漫」,腦中第一反應是:哇、畫風又帥又精緻、劇情超有張力!但一說到「韓國動畫」……腦中可能就只會浮現《淘氣小企鵝Pororo》、《泰路可愛小巴士》這些幼幼向卡通。

事實上,這就是重點!韓國的漫畫創作,真的已經是世界一流水準。從人物設計、對話節奏、分鏡邏輯,到IP商業化(比如周邊商品、OST、電視劇改編)都發展得非常成熟。尤其是韓腐,幾乎已經成為一股非常強大的清流。有機會可以來談這些作品
但是動畫化這一塊,特別是長篇劇情型動畫,韓國的工業基礎目前還沒有日本來得完整。
日本從上世紀就發展出了一整套「製作委員會制」的商業模型。簡單來說,一部動畫背後可能有出版社、電視台、玩具公司、唱片公司、電影公司、乃至遊戲廠商共同投資、共同分潤。再加上日本有大量專業分工的動畫工作室,從背景美術、人物動態、配音演員、音效剪輯,到每一集的播出排程,幾乎形成一個完善的「動畫產業鏈」。
而韓國目前的大型動畫作品,還是以兒童向動畫為主3D動畫為技術突破點,所以與其韓國漫畫公司花大錢、自建動畫團隊從零開始,不如直接找日本動畫公司合作,等於一秒搭上全球發行的列車!
等於說這些作品一進日本深夜動畫的製作體系,就能自動打入全球平台推薦池,像 Netflix、迪士尼直接包裝行銷、全球上架!簡單來說,韓國用的是「內容」做敲門磚(強劇本、強設定),但靠日本的技術與工業體系,把這些 IP 真正「動起來」!
第二:共同點與文化比較分析
觀察這些動畫之後,這些被動畫化的韓國漫畫共通點有那些?
🧩 共同點一:遊戲系 × 魔法世界觀爆棚
觀察的結論是幾乎每一部動畫化的韓漫,都有一種「像在玩遊戲」的感覺?這些作品大多有「等級」、「技能」、「副本」、「任務」等遊戲設定。
- 《我獨自升級》主角有一整個升級系統,像在打副本,主角擁有系統面板,像在玩大型線上角色扮演遊戲

- - 《高校之神》是格鬥大賽,但背後是超自然神話的力量系統
- - 《重生者的魔法一定要特別》則是時間回溯 + 魔法學院設定
這些設定非常容易視覺化,也很適合動畫呈現出「打擊感」、「技能特效」、「等級成長」這些爽感。
🧩 共同點二:主角是「龍傲天」型,但情感不平面
這些主角基本上都從底層逆襲,類似我們講的“爽文男主”:打怪、升等、秒殺、全場最強。但他們的個性通常不是冷血機器人,而是有感情、有弱點、有親情糾結的角色。例如《我獨自升級》的成振宇,他是為了家人而戰,不是為了征服世界。

這樣的設計讓觀眾更容易帶入角色。也就是超強主角設定。但不同於一般爽文,他們通常有深層動機與情感鋪陳。
🧩 共同點三:畫面敘事高度
韓國漫畫的一大優勢就是本來就像動畫分鏡!由於漫畫是縱向閱讀,強調節奏感與畫面衝擊力,很多場景根本不需要再重新設計,只要稍微動起來,加上特效和配音,就已經超有戲了!「半成品動畫腳本」,這讓動畫化的轉換成本相對較低。
第三:韓漫動畫和日本動畫的差異在哪?
大方向來看,日本動畫偏好偏向細膩內心描寫與群像劇、「內心糾葛」、「角色關係精雕細琢」。一集可能很慢,但很討論的內容比較深刻。代表作比如《進擊的巨人》、《鬼滅之刃》《鋼之鍊金術師》等早期都屬於這種調性,節奏緩但情感豐富。

韓國漫畫風格則是:節奏快!情報量大!情緒拉滿!。韓國漫畫很擅長一種叫「報復式成長」的敘事:主角曾經被傷害、被背叛、被社會碾壓,然後一夕之間逆襲成功,用自己的方式給過去一切回擊。
幾乎每集都要有高潮爆點,有時候會有點像韓劇的感覺:要哭就哭到底,要復仇就一刀斃命!這類作品不但內容刺激,也抓住了大量女性觀眾的心,這也是日本動畫市場目前相對少見的敘事切入角度。
像《外科醫生愛麗絲》就是這種典型路線,也因此非常受女性觀眾喜愛。這在日本動畫裡比較少見,因為日本動畫對於「情感報復」主題通常比較保守,會讓角色慢慢轉念、和解或犧牲。
所以這些韓漫動畫日本動畫化後,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文化混血實驗。
小結
而這些作品,早已不是單純的韓國漫畫或日本動畫,而是:以韓國為內容核心、日本為製作引擎、全球為觀眾市場的「混血新敘事宇宙」!
- 韓國漫畫的創作能量超強,但動畫產業鏈還沒成熟,尤其是長篇週更制動畫。
- 最後乾脆跟日本動畫公司合作,用他們的製作制度與全球發行渠道,讓作品最大化曝光。
- 而動畫化的韓漫,大多有明確的「遊戲感世界觀」、「主角成長逆襲」、「節奏快衝擊強」等特性,非常適合動畫化。
- 這些動畫其實已經不只是韓國 or 日本作品,而是一種「亞洲敘事風格的混血試驗場」
你可以說這些動畫就是跨國時代的新IP產物:以韓國為核心、日本為引擎、全球觀眾為市場。說到底這就是全球 IP 跨國製作的時代。
韓國漫畫大宇宙,韓劇攻占全世界
上面我們聊到了韓劇中的重生與奇幻線,接下來我們要進入另一個同樣重要的宇宙:就是愛情與職場及融合了現實與幻想的世界,就是韓劇、電影與韓漫的共融宇宙!
而這次我們不僅僅是講故事、講角色,還會通過一首歌,來幫大家重新理解這些作品之間的關聯,來一場穿越韓劇和韓漫的音樂之旅。
每一部韓劇、電影或者漫畫,它們背後都有一個情感主題,無論是愛情、復仇,還是對現實的反思,它們都讓觀眾在一種奇妙的共鳴中,成為他們我們的精神食糧。
我們今天的「歌」,並不僅僅是旋律和歌詞的搭配,這首歌其實是將韓劇電影與韓漫的世界全部凝結成為音符。。
歌詞中提到的許多韓劇、電影和漫畫,都是當代中最具代表性、最具話題性的作品,每一部劇和每一段情感的流動,都在歌詞中找到了屬於它的位置。
我們將用歌詞串起了那些你可能早已熟悉,卻又從未細想過的共鳴。無論是《我的ID是江南美人》裡的外貌焦慮,還是《他人即地獄》所描繪的都市冷漠;又或是《Tomorrow》與《與神同行》裡,那些死後與重生之間,難以言喻的試煉與告白,這些作品不只是故事,更像一面面照見心情的鏡子。
從創作者心境中走入韓劇的世界
「小說與劇中人,比我們還懂我們」從一首歌穿越韓劇×韓漫的療癒宇宙
你有沒有想過,那些你愛看的韓劇、漫畫、電影角色,其實早就偷偷寫出了你沒說出口的疲憊與勇敢?所以我從一首歌出發,聊聊那些讓人一邊爆哭一邊怒吼的韓劇角色
首先,歌詞的開頭,我們就看到一個有趣的畫面——“想要一處寧靜的床單,想要翻開滿牆的書瀚,腦袋演練無數白日夜晚的痴念,鍵盤敲響我所有浪漫。”

這段歌詞就像是一個典型的“書蟲”的心情,對吧?你可以想像這是一個徹底沉浸在自己小說世界中的人,像是一位在白日夢與現實之間徘徊的創作者。
裡提到的床單與書瀚,象徵著我們生活中的安全感與逃避感。而那“鍵盤”下的一字字敲打,則是創作的力量,也是我們對抗現實壓力的方式。
其實也是反應著小羊在面對自己文字創作表達出來的真實心情
這段情緒在韓劇《我的ID是江南美人》中,我也有極大共鳴。女主角的外貌焦慮與身份認同,正是當下社會一個重要的討論點。就像歌詞裡的創作者,在敲打著自己的浪漫時,是否也在尋找一種外界的認可?這種對自我認同的掙扎,正是韓劇中的常見題材。

接下來,歌詞中的一個關鍵段落是:“他們就活了,笑了,個性了,不合了。不管你的大綱文案,不管筆下如何劇情安排,隨他們的個性幹,隨他們任性說愛。”
這一段,實際上反映的是創作者與角色之間的張力,我們創造的角色,有些時候會反叛我們的初衷,有時候,角色的行為會比我們預設的劇情更加生動,他們會自己走出故事的框架,開始按照他們的個性行事。
這種情感,讓我聯想到韓劇《未生》。劇中的男主角姜尚武,雖然是一個厲害的職業棋手,但卻是職場新鮮人,總與其他角色發生強烈的碰撞,這些碰撞讓他的職場人生充滿了反抗與自我尋找。

而正如歌詞所說,無論你如何精心設計劇情,角色們總是有辦法自己去「走出」你設定的框架。未生男主就是跳脫框架,最終影響旁邊的人,也讓自己走出一條路
而當歌詞轉到現實中時,我們看到這句話:“現實當中我遇到的悲哀,災害,沒有人覺得你特別,平日中沒有特別對你留念。”這一段,真的觸動到我很多的心情。
它反映的是一種普遍的現實感受: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並不會特別關注你,即便你在為自己奮鬥、努力,周圍的世界依舊平靜無波。
如同《精神病是否也有春天》,都市中人際關係的冷漠與隱匿的惡意,精神病甚至可以說隨處可見,當你在現實中孤獨地走著,身邊的人或許不會主動伸出援手。

不過韓劇總是有辦法讓你跳脫現實,因為說到韓劇宇宙的另一大主題,那就絕對不能少了「奇幻」與「重生」這條線。
很多時候,我們在現實裡感到筋疲力竭,無論是職場、家庭還是感情關係,我們都會幻想:如果能重來一次,是不是會不一樣?如果我們求助的時候有正義的使者出現時,會不會獲得到救贖?
而這些韓劇、電影、甚至是韓漫,正是我們對「懲奸除惡」這個主題的最大寄託。讓我們回到歌詞中那段印象非常深刻的句子:“驅魔的拉麵館,在梨泰院裡開業斬怪念,吃完拉麵發現還有明天,那是Tomorrow的組員。”這裡提到了三部超人氣的作品:《驅魔麵館》、《梨泰院Class》和《還有明天》,它們代表了韓劇世界中的不同型態的「正義戰鬥者」。

《驅魔麵館》裡的主角們,是以日常之姿潛藏異能的驅魔者,在看似平凡的拉麵店裡對抗陰間惡靈。他們不是英雄,而是背負著創傷與過去的人,選擇繼續戰鬥。
就像歌詞中所寫的,那碗熱騰騰的拉麵背後,其實是一份不為人知的堅持與犧牲。
而《還有明天》則進一步觸碰到生死與絕望的邊界,它以「自殺預防組」為故事核心,主角們的任務是阻止那些想結束生命的人。在這樣沉重的題材中,劇本依舊注入了希望的訊息:只要你還願意等一等,也許明天就會不一樣。

這段歌詞所說的“吃完拉麵發現還有明天”,正是一種溫柔的暗示人生總有第二口呼吸的空間。
另外,歌詞中也提到了《模範計程車》《Island》,前者接受受冤屈與犯罪者傷害,法律無法還以公道這五個人開會確定要出動,模範計程車就會出動報復;

後者是一部結合韓國民間傳說與現代奇幻設定的驅魔作品。裡頭的主角們與惡靈對抗,也同時與自身的命運糾纏搏鬥。

這些超自然劇情背後,其實是對於人性陰影的描寫。我們每個人心中,也許都住著那麼一點黑暗,那麼一點「必須靠自己去斬殺的惡」,不然你會變成前者金先生的目標,或者變成鬼被後者砍
接著是那句超有力的對白:“與神同行,天父說:你值得這旅程。”——來自於電影《與神同行》中最令人動容的核心理念。

這部作品透過陰間的審判過程,檢視了一個人一生中的選擇與後悔,但最終帶出的訊息並不是審判與懲罰,而是「理解與原諒」。
你或許不是完美的人,但你依然值得被拯救。就像我們每個曾經失敗過、迷惘過的靈魂一樣。
這些奇幻、重生、救贖題材的作品,共同串聯了我們這首歌中最重要的副歌情緒:
渣男重生扔給 Remarriage & Desires,
小三下場比誰都還殘,
壞人快去 Business Proposal,
壞壞就壞得活該沒得救援,
有沒有感覺到?這裡的節奏不只是快,而是帶著一種報復性的爽感。它來自於那種「我曾經受傷、但現在我拿回主導權」的吶喊。
從《再婚上流》到《請妳嫁給我老公》,這些劇裡的角色不再只是等待命運安排的溫吞角色,而是走向了「我要重啟、我要逆襲」的自我覺醒路線。

從創作者敲打鍵盤的內心世界,到角色脫離劇情的反叛;從都市孤島裡的現實壓力,到驅魔拉麵館裡的另一種救贖。
這就是我們上半場想與你分享的,「小說與劇中人,也許比我們還懂我們」。
從幻想中走入現實世界後是怎麼樣?愛情與現實交織的爆笑療癒線
韓劇宇宙的上半場,從創作的孤獨寫到重生的希望,從鍵盤敲出的角色,走入那條屬於觀眾自己的療癒副本。下半場這個部份,我們將帶你進入愛情與職場的療癒副本等議題,聊聊那些讓你在崩潰邊緣笑出來的戀愛喜劇,還有那些溫柔又堅定地站在生活前線的角色們。
這不只是八卦與痛快,而是我們在現實裡扛不住時,用故事給自己的一種「情緒補血」方式。
當然有些戲劇,我也沒有全部都討論,如《獵犬們》、《他人即是地獄》、《Again My Life》或《再婚皇后》等等,因為雖然它們也是韓漫改編的,但有些我還沒看完,有些甚至還沒正式開播。所以就算歌曲中有提到,也不一定會在文章裡解釋,這點也想先跟聽眾說聲喵~

其實我看劇,不單只是追劇情、追演員,更是想從中找到一點慰藉,在一天的辛勞之後,窩在床上打開一部劇,那種感覺,就像是被生活狠狠踹了一腳之後,突然有人給你一杯熱牛奶、一句「你辛苦了」。
我其實不喜歡太甜美的戲劇,除非非常非常的有趣。不過即便這樣,我依然看了《金秘書為何那樣》、《女神降臨》、《便利商店新星》、《社內相親》、《語意錯誤》等作品。因為它們的甜裡藏刀,藏著一些我想逃、又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歌詞中這段:“女神降臨便利商店,內卷外捲,心好冷好累,好想睡睡睡睡睡;你忙你做,我不想追追追追追。”這不只是押韻可愛,它其實也藏著滿滿的情緒疲憊——就是那種被社會搞到快沒電,只想躲進戀愛劇裡的心情。
女神降臨

我們從《女神降臨》講起。這部劇看似校園戀愛劇,但其實觸及了非常多與「自我形象」、「社群壓力」相關的議題。女主角朱靜靠化妝改變外貌,掩飾自卑,但真正療癒她的不是妝容,而是有人看見她素顏的樣子仍然喜歡她。這和現實中我們渴望被理解、被接納的需求,是一樣的。
便利商店新星

再來是《便利商店新星》,這部劇融合了愛情與職場的衝突,女主角是一位打工女孩,看似傻氣,實則勇敢獨立。她與男主角之間的曖昧關係,不只是男女之間的情愫,更是關於「社會階層」與「努力活著」的兩種方式相遇後產生的火花。
社內相親

而《社內相親》則把職場與戀愛的混搭發揮到極致。女主角假扮相親對象,沒想到遇上自己老闆,這種設定既狗血又療癒。你會發現,這些角色其實跟我們沒什麼不同:在工作壓力下喘不過氣,在戀愛裡卻想當一個被好好疼愛的小孩。
金秘書為何那樣

說到辦公室戀愛,就不能不提《金秘書為何那樣》。這部劇雖然用的是高冷總裁+貼心秘書的經典套路,但它的成功關鍵在於,金秘書不再是「只配合」的角色,而是一位有想法、有堅持的女性。她的愛不是依附,而是對等的選擇。這在歌詞中也有回應
“金秘書說我不想打拼。”一句輕描淡寫,卻蘊含著「我也有資格選擇要不要拼命」的勇氣。而這個故事的開始就是因為金秘書想要離職開始的。
語意錯誤

那還有一部,《語意錯誤》。這部劇雖然是BL題材,但它真正吸引人之處,是在角色性格的碰撞與成長。兩位主角一開始是完全不同的類型:一位是生活規律的邏輯型宅宅,一位是藝術系的感性創作派,從最初的衝突到後來的理解與靠近,劇情不只描寫戀愛,而是在描寫一種「跨越彼此語意差異後的真誠靠近」。
所以你會發現這段歌詞尾巴:「語意錯誤挽回」,其實就是在說:就算一開始彼此不懂,但我們可以學著去修復,去理解對方的語言。
回到前面那句:“壞人快去 Business Proposal,壞壞就壞得活該沒得救援。”看似玩笑,其實也道出了很多愛情劇中「爽感來源」的邏輯:那就是讓壞人得到報應,讓善良的人終於被好好對待。

這類作品往往有一個共同特點它們用戀愛包裝現實,用笑聲包裹傷痕,用日常喚醒疲憊的靈魂。
想這就是這首歌之所以打動人心的地方,它不只是唱給劇裡的角色,也是唱給每一個努力在愛裡、在生活裡扮演自己角色的你我。
科幻部門都是大製作
浪漫愛情類與奇幻類的同時,其實還有另外一大部分就是科幻類,當中經典的就是《異能》與《全知讀者視角》。
這句歌詞寫得特別有意思:“你說你是全知全能讀者,世界藍圖已被你預知解決,但蝴蝶效應一點就毀,重開還得把語意錯誤挽回。”

這段其實就是在講,在《全知讀者視角》一個看似擁有一切系統與劇情預知能力的主角,在面對現實時依然無法完美控制結局。你可以知道全局走向,但你無法預測人心。蝴蝶效應是一種對選擇結果的隱喻:你越想掌控,就越容易被打亂。最後,只能選擇坦然地接受並修正。
這句話其實也講給我們自己聽:人生哪有預知劇本?我們做的每一個選擇,都可能帶來誤會與錯誤,但如果你願意挽回、願意對話,那就不算太晚。
最後還是這句最乾脆:
這時你要聽聽心靈的聲音,
生活沒有異能,也可以簡單絕對
。

歌曲最後刻意去提到的生活中是沒有異能讓你翻盤的。因為即便是《異能》那些異能者都需要面對他們生活當中的現實,而且很殘酷的鬥爭中,有些異能帶來的不是幸福,而是一輩子的災厄。所以普通人依然有普通人喜怒外,這些異能者也是一樣。
其實這時候最好可以看看如同《心靈的聲音》這種爆笑戲劇,讓自己生活簡單一點點。那種荒謬又溫柔的喜劇,就是我們生活裡最需要的療癒口氣。

我想說的是: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在用最平凡的方式,撐過最不平凡的生活。那些沒有異能、沒有金手指的日子,就是你最真實的強大。
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今天被一部韓劇選中,你想扮演誰?是能看穿命運的全知讀者?是能夠逆轉命運重來一次的主角?還是那個雖然不起眼,但總在默默撐起他人的配角?
小羊在這文章中聊了很多,從現實壓力下的逃避,到奇幻重生裡的轉機,從戀愛療癒的笑淚,到職場與人際的堅持。而這些,都是透過一首歌,一首來自創作者內心深處的共鳴之歌,串聯起的。
我們從「我的ID是江南美人」談到「心靈的聲音」,從便利商店走進地獄門口,又從驅魔島漂流到辦公室戀愛,每一部劇名都是我們生活的投影,每一句歌詞都是我們情緒的紀錄。
別忘了,我們不只是在看劇,我們也在經歷屬於自己的故事。而我,也會在這裡,用聲音陪你聊聊那些你以為沒人懂的心情。歡迎你留言或私訊我,說說你的答案,也分享你為什麼喜歡這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