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與「泥」之間的女性生命物語--讀林文心《滿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母親節想推薦最近閱讀的林文心短篇小說集《滿花》,由五個中短篇故事,刻劃不同年齡、不同性傾向、處境的女性,各自在「生」與「不生」的議題上,譜出什麼樣的生命物語。

作者生於1994年,還相當年輕,簡歷上看來應該是沒有母職經驗? 但我最近也在思考小說家的「經驗」,究竟是侷限想像、還是更能增添敘述的生動度、可信度?王國維《人間詞話》第六十則有言:「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對於許多重大的人生經驗,比如:戀愛、失戀、懷孕生子、至親死亡、受暴……等等,要能入又能出是很不容易的,陷溺在經驗帶來的情緒裡很難思考形式的設計,而只徒然技巧華麗缺少經驗上的同理,也無法說服讀者。

本書作者沒有母職經驗,想像反而活潑奔放,至於可信度,我覺得作者應該做了很多功課,對於很多不同年齡階段的女性生活感受,描寫得滿生動可信,雖然描寫母職的〈扎根向下〉、〈長生萬物〉我覺得有點負面,不太接近我自己的母職感受,但整體說來,還都描寫得蠻生動的,未入而能寫之,又能出乎其外,算是天才型的作者。

尤其是〈滿花〉這一篇,女主角或許與作者年齡更接近,所以對於其的身心描繪最為傳神。

    至於本書的敘述語調,非常自信、微帶幽默感而迷人,對於故事的述說常具隱然的戲劇張力,這是最吸引我的部分,比如〈沃土〉裡想要懷孕的女同志伴侶,一方面既想努力幫對方承擔懷孕之苦、又擔心懷孕會有損空瑜事業,伴侶間既合作又隱然競爭的關係,寫得非常有張力。而本書對女性身體感受的書寫,也相當深刻,比如月經來、打排卵針、性愛與避孕、更年期……等等,較少在文學作品中被述說的經驗,都寫得相當生動而豐富,欣見台灣文學中出現這樣談身體經驗的女性書寫。

    至於〈貴子〉這篇,我個人的解讀是單身年長的美怡姐,對單身年輕男同事虛構自己有個想像中的兒子,可能是基於隱微的愛戀又抗拒姊弟戀的心理,所以說謊虛構,以拉開和對方的距離。因此最後和老醜的中年男伴在跨年場合遇見男同事,才會那麼吃驚又委屈,看到男同事和身邊男伴輕吻時,才那麼地震驚和失落,這本書對女性心理的描繪是相當深刻的。總之,《滿花》中的這群女人們一方面在「生」與「不生」中掙扎,一方面也常在對「愛」的渴求中繽紛綻放、以求得更多愛的澆灌。

    然而一旦生小孩成為母親,肯定要有一段「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歷程,而且這個歷程還可能無限綿延,盤據人生的黃金歲月。「生」與「不生」的考量,就是在「花」與「泥」之間的選擇,首先得凋萎自己,才能化為滋養新生命的養份,生命的延續就是這樣一代人養一代人。而若對於愛情的澆灌,卻依然有渴望,或者依然想在專業上繽紛亮眼,這之中的拉踞,將定然會產生一個個掙扎而充滿張力的故事了!

    這或許也是這本書的最迷人之處,清楚道出女人們在「花」與「泥」、「愛」與「生養」之間的掙扎徘徊,而且沒有給出什麼答案,讓故事自然多姿地展現自己的形貌。對此議題,我個人是覺得「泥塗曳尾」也自有其自在,滋養新一代的生命自有其踏實感,而且不必承受被惡意之人摧花的風險,我們不必總是最鮮艷的「花」,偶爾化為「春泥」也別有一番滋味,小孩長大後也可能再開出思想之花。何況,現在女人們的壽命平均八十多歲,有這麼十幾年滋養照護他人的經驗,也很有意思。當然,如果整個社會托育支持不足、家內性別分工不平均、或者小孩本身有狀況不那麼好帶養……對生命的耗損也是不可承受之重吧!

     總之,《滿花》敘述輕盈、想像飛躍、探討深刻,如果想觀看女性在這其中的一個個小故事,非常推薦大家去找來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楊子霈的沙龍
15會員
26內容數
楊子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捧讀雄女學姐林剪雲老師的最新散文集《我的恆春 我的半島》,我在恆春的童年回憶又在腦海裡鮮明湧現。     三到九歲時,我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移居恆春鎮,在那裡直到讀完恆春國小三年級才搬到鳳山。三、四十年前的恆春半島,尚未觀光化,人煙稀少,天空和大海都無比湛藍遼闊,沙灘金燦純淨
2025/04/26
捧讀雄女學姐林剪雲老師的最新散文集《我的恆春 我的半島》,我在恆春的童年回憶又在腦海裡鮮明湧現。     三到九歲時,我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移居恆春鎮,在那裡直到讀完恆春國小三年級才搬到鳳山。三、四十年前的恆春半島,尚未觀光化,人煙稀少,天空和大海都無比湛藍遼闊,沙灘金燦純淨
2025/01/07
在帶領學生閱讀〈桃花源記〉之後,對「烏托邦」的討論,我想可以先讓他們閱讀西方反烏托邦小說之後再延伸出問題來討論,藉此剌激他們對社會體制和世界的關心,相信經過這些討論,將能更深化他們對此議題的了解,也將使他們更能體會陶淵明虛構此一美麗桃花源背後的深深感慨。
2025/01/07
在帶領學生閱讀〈桃花源記〉之後,對「烏托邦」的討論,我想可以先讓他們閱讀西方反烏托邦小說之後再延伸出問題來討論,藉此剌激他們對社會體制和世界的關心,相信經過這些討論,將能更深化他們對此議題的了解,也將使他們更能體會陶淵明虛構此一美麗桃花源背後的深深感慨。
2024/11/11
雄女百年校慶轟轟烈烈地過去了,我個人還很想紀錄一下雄女自行出版的《燦爛青春:雄女人的故事》這文集。
Thumbnail
2024/11/11
雄女百年校慶轟轟烈烈地過去了,我個人還很想紀錄一下雄女自行出版的《燦爛青春:雄女人的故事》這文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北京城裡的胡同內的小女娃,隨父母搬家至此。從書中五個故事章節鋪陳,描繪陌生的人事景物,春夏秋冬四季輪迴,透過六歲小英子童稚的雙眸,我彷彿跟著她在胡同裡東鑽西繞著,親近認識了左鄰右舍的娘姨叔伯和她的玩伴,一起度過了初來乍到北京的冬天,城南的那些事兒也就擄獲了我的心。 上次閱讀這本兒童繪本版《城南
Thumbnail
北京城裡的胡同內的小女娃,隨父母搬家至此。從書中五個故事章節鋪陳,描繪陌生的人事景物,春夏秋冬四季輪迴,透過六歲小英子童稚的雙眸,我彷彿跟著她在胡同裡東鑽西繞著,親近認識了左鄰右舍的娘姨叔伯和她的玩伴,一起度過了初來乍到北京的冬天,城南的那些事兒也就擄獲了我的心。 上次閱讀這本兒童繪本版《城南
Thumbnail
「許多花都在想要開什麼顏色的花,只有一朵花一直在想要如何開最漂亮的花,結果隔天只有那朵花沒開。」     這是鹿橋的「人子」這本書裏的故事,幾十年前看過後,一直忘不了。每當面對新的挑戰時,總會想起這個故事,勉勵自己不要以還沒有準備好來讓自己當作逃避的藉口
Thumbnail
「許多花都在想要開什麼顏色的花,只有一朵花一直在想要如何開最漂亮的花,結果隔天只有那朵花沒開。」     這是鹿橋的「人子」這本書裏的故事,幾十年前看過後,一直忘不了。每當面對新的挑戰時,總會想起這個故事,勉勵自己不要以還沒有準備好來讓自己當作逃避的藉口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小說創作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從充滿幻想的少女到實現夢想成為小說作者,再到遇到創作倦怠期的挑戰,最後重新振作的故事。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創作的熱情和堅持,也表達了對未來的祝福和期許。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小說創作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從充滿幻想的少女到實現夢想成為小說作者,再到遇到創作倦怠期的挑戰,最後重新振作的故事。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創作的熱情和堅持,也表達了對未來的祝福和期許。
Thumbnail
這是一部直擊心靈的成長小說,17歲的女主角雨櫻在櫻花飄零的季節裏,經歷了令他世界崩塌的背叛,通過女主角的日記我們見證他如何在黑暗中掙扎,尋找生命的意義,故事細膩描繪了內心深處的孤獨與痛苦,以及重獲希望的艱難歷程。這是一個關於自我療癒,重生與愛的故事,為每個曾感到迷失的靈魂帶來共鳴與走下去的力量。
Thumbnail
這是一部直擊心靈的成長小說,17歲的女主角雨櫻在櫻花飄零的季節裏,經歷了令他世界崩塌的背叛,通過女主角的日記我們見證他如何在黑暗中掙扎,尋找生命的意義,故事細膩描繪了內心深處的孤獨與痛苦,以及重獲希望的艱難歷程。這是一個關於自我療癒,重生與愛的故事,為每個曾感到迷失的靈魂帶來共鳴與走下去的力量。
Thumbnail
第一次讀到林佳樺的散文是在聯合報繽紛版, 寫她童年和外婆在菜園摘九層塔種蔥,在院子曬藥草, 文字散發出猶如懷舊戲劇六零年代的氛圍。 拿到《當時小明月》這本書,讀到文案介紹, 作者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 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
Thumbnail
第一次讀到林佳樺的散文是在聯合報繽紛版, 寫她童年和外婆在菜園摘九層塔種蔥,在院子曬藥草, 文字散發出猶如懷舊戲劇六零年代的氛圍。 拿到《當時小明月》這本書,讀到文案介紹, 作者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 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
Thumbnail
兒時的夢都太大了,大的過不了成長一次次在生命裡產生的裂縫,若要擠身經過,有許多東西就必須留在原地;那曾經可能無比重要,但就是,過不來。
Thumbnail
兒時的夢都太大了,大的過不了成長一次次在生命裡產生的裂縫,若要擠身經過,有許多東西就必須留在原地;那曾經可能無比重要,但就是,過不來。
Thumbnail
《是花季的關係》是華文作家張西今年最新的短篇小說集,裡面寫出了三個年齡相仿女生徐安、陸真、盧品涵,在不同的人生際遇與選擇中各自摸索著自己成長道路與轉變的過程。她們在一次次不同的機遇、人生歷程與感情的探尋中,紛紛綻放成型態各異而同樣繽紛的模樣。
Thumbnail
《是花季的關係》是華文作家張西今年最新的短篇小說集,裡面寫出了三個年齡相仿女生徐安、陸真、盧品涵,在不同的人生際遇與選擇中各自摸索著自己成長道路與轉變的過程。她們在一次次不同的機遇、人生歷程與感情的探尋中,紛紛綻放成型態各異而同樣繽紛的模樣。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女主角情感起伏的文章,充滿了愛與恨的動容。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瞭解到她的感情紛亂,以及對愛情的追問。文章內容豐富,情感豐富,是一篇非常具有感染力的文章。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女主角情感起伏的文章,充滿了愛與恨的動容。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瞭解到她的感情紛亂,以及對愛情的追問。文章內容豐富,情感豐富,是一篇非常具有感染力的文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