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林海音《城南舊事》,小英子的童年往事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北京城裡的胡同內的小女娃,隨父母搬家至此。從書中五個故事章節鋪陳,描繪陌生的人事景物,春夏秋冬四季輪迴,透過六歲小英子童稚的雙眸,我彷彿跟著她在胡同裡東鑽西繞著,親近認識了左鄰右舍的娘姨叔伯和她的玩伴,一起度過了初來乍到北京的冬天,城南的那些事兒也就擄獲了我的心。
raw-image


上次閱讀這本兒童繪本版《城南舊事》已是20多年前的事,藉由本書作品認識了臺灣文學作家林海音(原名林含英,乳名英子),幼年隨父親從台灣遷到北京南城的居所,返台後受聘於國語日報編輯與聯合報副刊主編;而書中插畫呈現栩栩如生的人物與細節,出自水彩畫家關維興之手,恰如其分烘托全書的故事情節。

翻閱北京城南圖文的生活記事,引領讀者跨越時空進入民國初年的北京城,從冬陽下經過家門的駱駝隊,緩緩回憶起童年記事的那些景色與人物,懵懵懂懂幼小的心靈,體認生活周遭的無奈,還有成長中的悲歡離合。


「我回答可不是,我媽就是我獨一個女兒,跟你去吃白薯,她怎麼捨得!他說,你是孝女,我也是個孝子,萬一我母親扣住了我,不許我再到北京來了呢?我說,那我就追你去。送他到門口,看他上了洋車,抬頭看看天,一塊白雲彩,像條船,慢慢兒的往天邊兒上挪動,我彷彿上了船,心是飄的,就跟沒了主兒似的。」

小桂子他娘就這麼說著,當年以身相許之後生離的往事,這一段鮮明印象的過往,讓一旁懵懵懂懂的小英子,多認識一層眼前的秀貞。


作者對環境場景、聲音語氣、服裝擺飾的描述既細膩又鮮活,6歲小英子成長到12歲小學畢業,淺顯中含有韻味的文字,饒富想像畫面的片段,我彷彿參與了她的生活歷程。

初來乍到的〈惠安館〉慢慢融入在地生活,結識新朋友後的仗義情節;第二回搬家上了小學,對課文〈我們看海去〉的嚮往,因緣際會下發現忘年之交的秘密;到府上借住的〈蘭姨娘〉,使上小心眼化解母親的醋意,但也默默地同情父親的失落;藉由點心〈驢打滾兒〉喻事,漸有年紀的英子已能懂得宋媽的心事,最終告別自幼照顧她一家人起居的宋媽;小學畢業典禮上台代表致詞,無奈當天得知父親驟然辭世,〈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幻滅是成長的開始。


《城南舊事》充滿懷舊氛圍的二十年代,不經世事摸索成長的懵懂,生離死別帶有的淡淡哀愁,日子一天天地過,身為長女負起責任照顧弟妹的時候,也是英子進入另一個階段的人生,童年也隨之結束。

再次翻閱樸實無華的小說,不禁令我回憶自己的童年,儘管時空背景不同,但每個人都擁有最單純的童稚年代,或許不精采,也許平平淡淡,即便不是《城南舊事》也是巷弄、村莊或小鎮的曾經,但總會有二三事烙印於腦海,深深地埋於心底深處。



延伸閱讀:【讀書心得】歡迎搭乘《轉運計程車》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NOWA 50+ 的風景的粉專與我互動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OWA 沙龍
35.3K會員
456內容數
任職的公司遭逢變故,忽如其來的變化不只是生活作息,年過五十的人生階段碰到這個意外,除了幫自己加油打氣外,同時告訴自己向「茶葉蛋」學習,蛋殼表面越多紋路的越好,經由裂縫才能越入味,口感也會更好吃。如同職場人生一樣,當見識越廣歷練越多,每個燙手山芋的修練,都是路上無限美好的風光。
NOWA 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20
除了影視和音樂作品,印象中未曾藉由文字內容與影像創作接觸劉若英,直到最近朋友展開斷捨離的書櫃清空行動,接收了一批藏書。《我想跟你走》是她的第四本著作,淺白樸實的風格,文章雖然輕薄短小,隨著她筆下的緩緩鋪陳,情感流瀉下的內心世界卻令人著迷,走入回憶過往的那些人那些事,我跟著被觸動感概了。
Thumbnail
2024/10/20
除了影視和音樂作品,印象中未曾藉由文字內容與影像創作接觸劉若英,直到最近朋友展開斷捨離的書櫃清空行動,接收了一批藏書。《我想跟你走》是她的第四本著作,淺白樸實的風格,文章雖然輕薄短小,隨著她筆下的緩緩鋪陳,情感流瀉下的內心世界卻令人著迷,走入回憶過往的那些人那些事,我跟著被觸動感概了。
Thumbnail
2024/10/10
「到了一個年紀,某些人的生命似乎只剩下回憶」,但「交織成這些文字的幾乎全是往事的點點滴滴。」序文的第一段就開門見山的點出關於這本書誕生的心情,如同麥克阿瑟所言:「回憶是奇美的,因為有微笑的撫慰,也有淚水的滋潤。」於是,我第二次重新翻閱這本書籍,細讀作者的人生來時路 …
Thumbnail
2024/10/10
「到了一個年紀,某些人的生命似乎只剩下回憶」,但「交織成這些文字的幾乎全是往事的點點滴滴。」序文的第一段就開門見山的點出關於這本書誕生的心情,如同麥克阿瑟所言:「回憶是奇美的,因為有微笑的撫慰,也有淚水的滋潤。」於是,我第二次重新翻閱這本書籍,細讀作者的人生來時路 …
Thumbnail
2023/09/08
由日本退休法醫《上野正彥》分享30多年的經驗,為充滿疑點的亡者代言,抽絲剝解、推理查驗,維護死者生前的人權,找出事發的真正原由。本書2001年在日本付梓後獲得印刷量超過70萬冊的長銷紀錄;2020年柿子文化引進出版,提供讀者另一層視野。活著的人話中有謊言,沉默的屍體不會騙人!真相往往就在細節裡。
Thumbnail
2023/09/08
由日本退休法醫《上野正彥》分享30多年的經驗,為充滿疑點的亡者代言,抽絲剝解、推理查驗,維護死者生前的人權,找出事發的真正原由。本書2001年在日本付梓後獲得印刷量超過70萬冊的長銷紀錄;2020年柿子文化引進出版,提供讀者另一層視野。活著的人話中有謊言,沉默的屍體不會騙人!真相往往就在細節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北京城裡的胡同內的小女娃,隨父母搬家至此。從書中五個故事章節鋪陳,描繪陌生的人事景物,春夏秋冬四季輪迴,透過六歲小英子童稚的雙眸,我彷彿跟著她在胡同裡東鑽西繞著,親近認識了左鄰右舍的娘姨叔伯和她的玩伴,一起度過了初來乍到北京的冬天,城南的那些事兒也就擄獲了我的心。 上次閱讀這本兒童繪本版《城南
Thumbnail
北京城裡的胡同內的小女娃,隨父母搬家至此。從書中五個故事章節鋪陳,描繪陌生的人事景物,春夏秋冬四季輪迴,透過六歲小英子童稚的雙眸,我彷彿跟著她在胡同裡東鑽西繞著,親近認識了左鄰右舍的娘姨叔伯和她的玩伴,一起度過了初來乍到北京的冬天,城南的那些事兒也就擄獲了我的心。 上次閱讀這本兒童繪本版《城南
Thumbnail
《鹿苑長春》是一九三九年獲普利茲獎的名作,張愛玲形容它是一本橫跨不同年紀都能品嚐箇中滋味的讀物。故事講述一名孩子從「小孩」轉為成熟「大人」的過程,原作者以近乎日常的詩意筆觸,鑽進角色的內核,疊加著張愛玲纖細的情緒展延,自此,一名男孩和他的幼鹿便在讀者心中奔馳了起來。
Thumbnail
《鹿苑長春》是一九三九年獲普利茲獎的名作,張愛玲形容它是一本橫跨不同年紀都能品嚐箇中滋味的讀物。故事講述一名孩子從「小孩」轉為成熟「大人」的過程,原作者以近乎日常的詩意筆觸,鑽進角色的內核,疊加著張愛玲纖細的情緒展延,自此,一名男孩和他的幼鹿便在讀者心中奔馳了起來。
Thumbnail
兩個成長環境與個性都天差地遠的女孩,在7歲那一年偶然相遇,一起玩的時光是秘密,也是最大的快樂。
Thumbnail
兩個成長環境與個性都天差地遠的女孩,在7歲那一年偶然相遇,一起玩的時光是秘密,也是最大的快樂。
Thumbnail
「偶爾覺得前無路後無人,明明是盛夏的節日,卻過得無色無味,悵惘發涼。亦要當作成人後不時經歷的挫傷,要輕輕放過,面不改色的,將之捱到隔天。」
Thumbnail
「偶爾覺得前無路後無人,明明是盛夏的節日,卻過得無色無味,悵惘發涼。亦要當作成人後不時經歷的挫傷,要輕輕放過,面不改色的,將之捱到隔天。」
Thumbnail
第一次讀到林佳樺的散文是在聯合報繽紛版, 寫她童年和外婆在菜園摘九層塔種蔥,在院子曬藥草, 文字散發出猶如懷舊戲劇六零年代的氛圍。 拿到《當時小明月》這本書,讀到文案介紹, 作者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 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
Thumbnail
第一次讀到林佳樺的散文是在聯合報繽紛版, 寫她童年和外婆在菜園摘九層塔種蔥,在院子曬藥草, 文字散發出猶如懷舊戲劇六零年代的氛圍。 拿到《當時小明月》這本書,讀到文案介紹, 作者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 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
Thumbnail
《心裳》 心裳輕舞意悠揚,月華如練照軒窗。 紅塵如夢隨風去,情思繾綣訴衷腸。   《閨中少女》 簾外青梅枝上俏,閨中少女倚軒窗。寶奩塵滿懶梳妝。 閑看彩蝶花間舞,靜聽黃鶯葉底吭。幾縷相思心底藏。   城中有一閏中少女,名曰嫣兒,正值二八妙齡,貌若嬌花映水,風姿綽約,楚楚動人。
Thumbnail
《心裳》 心裳輕舞意悠揚,月華如練照軒窗。 紅塵如夢隨風去,情思繾綣訴衷腸。   《閨中少女》 簾外青梅枝上俏,閨中少女倚軒窗。寶奩塵滿懶梳妝。 閑看彩蝶花間舞,靜聽黃鶯葉底吭。幾縷相思心底藏。   城中有一閏中少女,名曰嫣兒,正值二八妙齡,貌若嬌花映水,風姿綽約,楚楚動人。
Thumbnail
那場隆冬後,她失去親愛的母親,也開始要分擔城裡主人的責任
Thumbnail
那場隆冬後,她失去親愛的母親,也開始要分擔城裡主人的責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