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局勢回顧

K.S.的量化投資-avatar-img
發佈於練功室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1. 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 2025年5月10日,歐盟領袖在基輔峰會警告:若俄羅斯不接受30天無條件停火提議,將永久封鎖「北溪-2」天然氣管道,並列入更多油輪黑名單;普丁則在同日發動逾百架無人機襲擊烏克蘭多座城鎮,立即打破停火希望,並導致西方再度醞釀更嚴厲制裁。歐盟計畫到2027年大幅減少對俄能源依賴,德國新總理梅爾茲(Friedrich Merz)更公開反對復啟「北溪-2」 。
     

2. 印巴邊境衝突最新動態

  • 2025年5月11日,印巴新停火協議生效後,印度軍方透過熱線再次警告巴基斯坦若違反協議,將進行回擊;巴方否認指控並聲稱全力遵守停火。目前雙方仍保持高度戒備,但全面衝突風險暫時緩和 。

 3. 台美關稅談判新進度

  • 2025年5月6日,美國暫緩對台商品(最高32%)的關稅威脅期90天,並啟動正式談判;台灣外交部長林佳龍隨即率團赴德州出席AI高峰會,承諾增購美國商品、擴大美投資,並計劃投資8500萬美元於德州製造設施。同時,台灣央行於5月5日緊急召開會議,否認美方有要求新台幣升值,並強調匯率「非談判籌碼」,新台幣當日單日升值5.8%,創1988年以來最大漲幅 。

二、對台灣股市的影響

全球市場風險偏好

地緣政治緊張時,資金或流向防禦型資產或美股,台股短線易出現震盪。

三、投資操作建議

raw-image


  • 降低傳統大宗、材料類比重
    成本壓力來自能源與原物料,建議減碼水泥、紡織、塑化等高原料依賴族群,並轉向:
    • 金融股(銀行、保險):利率趨穩,且部分資金或回流內資市場。
    • 消費防禦(食品、零售):抵禦通膨與地緣風險。
  • 聚焦科技與半導體鏈
    台美關稅談判目前暫時緩衝,半導體與IC設計、設備廠若獲稅率豁免(如晶片),將受惠最大。建議:
    • 逢低長線布局:台積電(TSMC)、聯電(UMC);
    • 短線彈性操作:矽晶圓、封測等次產業,若談判有利訊息可短線追高。
  • 留意新台幣匯率
    新台幣急升將壓縮出口業者獲利:
    • 匯率避險:可考慮購買新台幣看跌期權或外幣存款;
    • 布局境外:部分資金轉向美股或新興市場ETF,分散匯率風險。
  • 風險管理與資金控管
    • 設置停損、停利點:依據個股波動性,建議設定5–8%停損、10–15%停利。
    • 部位分批進出:避免一次性全買或全賣,分批敲進敲出。
    • 保持現金水位約10–15%:以應對突發地緣或政策風險。
  • 中長期,若台美談判取得「零關稅」或半導體豁免,台股將構築向上動能;
  • 短期,俄烏與印巴的地緣波動,以及新台幣快速升值,仍將帶來震盪,宜採防禦與逢低布局策略,並以科技龍頭與高品質防禦股為核心持倉。
  • 操作上,兼顧資產配置,善用期權、外幣工具進行避險,並適時調整現金比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謝謝k.s大分享。
avatar-img
k.S陳的量化投資
92會員
169內容數
成大財金研究所畢業的投資作家,專注於價值投資及量化投資領域。擅長通過深入的基本面分析挖掘被低估的優質公司,以合理價格購買長期成長潛力的資產。
k.S陳的量化投資的其他內容
2025/05/10
臺灣金管會2025年初宣佈取消ETF單一成分股30%權重上限,改採完全跟隨基準指數市值權重,此舉將衝擊市場與ETF,本文分析其影響,並提出投資策略。
2025/05/10
臺灣金管會2025年初宣佈取消ETF單一成分股30%權重上限,改採完全跟隨基準指數市值權重,此舉將衝擊市場與ETF,本文分析其影響,並提出投資策略。
2025/05/09
BOXX Alpha Architect 1–3 Month Box ETF(以下簡稱 BOXX)自 2024 年底發行以來,淨值一路平穩走揚,幾乎看不到回檔。原因就在它本質上並非典型的股票型 ETF,而是一款「短期美國國債+選擇權盒式套利(Box Spread)」的複合工具。以下,用比較自然的
Thumbnail
2025/05/09
BOXX Alpha Architect 1–3 Month Box ETF(以下簡稱 BOXX)自 2024 年底發行以來,淨值一路平穩走揚,幾乎看不到回檔。原因就在它本質上並非典型的股票型 ETF,而是一款「短期美國國債+選擇權盒式套利(Box Spread)」的複合工具。以下,用比較自然的
Thumbnail
2025/05/08
2025年5月8日,川普政府公布了新的美國對外貿易與關稅政策,核心內容包括:自4月2日起對全球所有進口徵收基本10%關稅(並對中國、香港、澳門提高至125%),並擬定與英國達成經濟合作協議 。同日,川普與英國首相達成「經濟繁榮協定」(EPD),規範雙方市場開放及關稅安排,首10萬輛英國進口車享受10
2025/05/08
2025年5月8日,川普政府公布了新的美國對外貿易與關稅政策,核心內容包括:自4月2日起對全球所有進口徵收基本10%關稅(並對中國、香港、澳門提高至125%),並擬定與英國達成經濟合作協議 。同日,川普與英國首相達成「經濟繁榮協定」(EPD),規範雙方市場開放及關稅安排,首10萬輛英國進口車享受10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實施特別軍事行動,全面入侵烏克蘭國境。烏克蘭頑強抵抗,面對大國入侵積極捍衛自己的主權。 兩岸關係與中烏關係極為相似。大國皆欲透過各種方式統一小國。中國雖然目前沒有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但也透過文攻武
Thumbnail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實施特別軍事行動,全面入侵烏克蘭國境。烏克蘭頑強抵抗,面對大國入侵積極捍衛自己的主權。 兩岸關係與中烏關係極為相似。大國皆欲透過各種方式統一小國。中國雖然目前沒有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但也透過文攻武
Thumbnail
以色列炸拉法難民營釀45死,坦克開進市中心。美稱未跨越紅線。 德法同意烏克蘭用西方武器攻擊俄羅斯。 北韓空飄糞便氣球攻南韓。 BJ:紅線這種事只要每當有人要跨越時,就往後退一點,就不會跨紅線了。這我瞭。 天佑人類。 --- 印度德里高溫52.3度。越南用電創新高,蘋果、三星面臨斷電危機。
Thumbnail
以色列炸拉法難民營釀45死,坦克開進市中心。美稱未跨越紅線。 德法同意烏克蘭用西方武器攻擊俄羅斯。 北韓空飄糞便氣球攻南韓。 BJ:紅線這種事只要每當有人要跨越時,就往後退一點,就不會跨紅線了。這我瞭。 天佑人類。 --- 印度德里高溫52.3度。越南用電創新高,蘋果、三星面臨斷電危機。
Thumbnail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同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與俄羅斯斷交。烏克蘭多座城市遇襲,釀嚴重死傷。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態。
Thumbnail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同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與俄羅斯斷交。烏克蘭多座城市遇襲,釀嚴重死傷。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態。
Thumbnail
亂讀新聞(十九) 2024年2月26日 1. 開始之前,都係例牌頭盔架喇,英國新聞我係自己譯,所有正確既報導以原文為準啊吓。(今次都係懶到直接copy and paste之前果句,哈哈。) 2. 首先係有關俄烏戰爭,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星期日響基輔一個記者會上面提到,俄烏
Thumbnail
亂讀新聞(十九) 2024年2月26日 1. 開始之前,都係例牌頭盔架喇,英國新聞我係自己譯,所有正確既報導以原文為準啊吓。(今次都係懶到直接copy and paste之前果句,哈哈。) 2. 首先係有關俄烏戰爭,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星期日響基輔一個記者會上面提到,俄烏
Thumbnail
過了今年2月24日,俄烏戰爭便正式進入第三年。從烏克蘭的視角來看,目前的戰況相當不樂觀。
Thumbnail
過了今年2月24日,俄烏戰爭便正式進入第三年。從烏克蘭的視角來看,目前的戰況相當不樂觀。
Thumbnail
自從去年三季度開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線便開始僵持不動,雙方互有摩擦,但俄羅斯始終無法再下戰果;烏克蘭雖然奪回了一半失去的領土,但同樣再難進一步。
Thumbnail
自從去年三季度開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線便開始僵持不動,雙方互有摩擦,但俄羅斯始終無法再下戰果;烏克蘭雖然奪回了一半失去的領土,但同樣再難進一步。
Thumbnail
烏克蘭目前面臨著與俄羅斯的消耗戰,西方國家對其提供援助,但烏克蘭很難戰勝這場戰爭。雖然俄羅斯受到西方制裁,但對其能源出口仍有保障。俄羅斯有望在與西方的鬥爭中獲勝。
Thumbnail
烏克蘭目前面臨著與俄羅斯的消耗戰,西方國家對其提供援助,但烏克蘭很難戰勝這場戰爭。雖然俄羅斯受到西方制裁,但對其能源出口仍有保障。俄羅斯有望在與西方的鬥爭中獲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