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龍德上師:轉心向正法,讓生命昇華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常常求菩薩撥轉我的心,上師撥轉我的心。

《大圓滿前行》:「願轉心念向法蓮師知,不行卑劣謬道尊遍知。」

「卑劣謬道」又卑劣又荒謬,耽著此生此世。除了吃飯穿衣、穿衣吃飯,你什麼都沒有,這就是卑劣謬道。

《虔心悲切遙呼上師祈請文》也有講到:「無暇故減營謀祈加持。」

「無暇」就是我已經沒有空閒的時間,沒有閒暇了。「故減營謀」是,所以我減少我對世間的盈利謀劃,這種狂心、野心、貪心,我減少。但是為什麼要「祈加持」?我做不到,我是一個貪欲很重的人,上師請加持我。常常祈請加持,常常對治自己的貪執。

《遠離四種執著》常常有這個教法,叫做「捨棄今生」。

有的人斷章取義:「佛教叫人捨棄今生,是暫時停止呼吸,不要活下去嗎?」不是。開始捨棄對此生的耽著,而拿你的餘生,投注在最有意義的自利利他的方面去,讓你生命昇華,變成永恆的方面去。

很多的重要教法裡面,都有「轉心」的法門,轉我們的心向正法、向涅槃解脫道。如果沒轉回來,來世怎麼辦呢?今生沒有放棄對世俗五欲六塵的耽著,沒有放下,而拿來精勤於修行或行善,這一生一結束,立刻展開的就是惡道、就是輪迴。

現在就要為死亡這件事情,好好地準備。

https://youtube.com/shorts/kxV3Czeu_BY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42會員
4.1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2025/05/27
修觀死無常:「我不會死」,然後常常觀修:「我好像會死」,再修修修......:「我應該是會死」......「我是會死亡的,早晚的問題而已。」慢慢接受了。修「觀死無常」有什麼意思?弄得自己惶惶不安,整天想:「我死定了,死亡快來了」?不是。是因為你正視這件事情,接受了這個事實,以佛法的智慧來觀照
Thumbnail
2025/05/27
修觀死無常:「我不會死」,然後常常觀修:「我好像會死」,再修修修......:「我應該是會死」......「我是會死亡的,早晚的問題而已。」慢慢接受了。修「觀死無常」有什麼意思?弄得自己惶惶不安,整天想:「我死定了,死亡快來了」?不是。是因為你正視這件事情,接受了這個事實,以佛法的智慧來觀照
Thumbnail
2025/05/26
《龍德上師大圓滿 普賢上師言教集》行者必須聽聞教法後,透過思惟,從心續中才會流露出對無邊眾生的真實菩提心,此時自內心真誠流露出希望三界眾生都能從輪迴中出離,得到究竟安樂。甚至是比自己先前往淨土,證悟成佛。大乘行者最殊勝的特質,就是具備悲智雙運的菩提心。
Thumbnail
2025/05/26
《龍德上師大圓滿 普賢上師言教集》行者必須聽聞教法後,透過思惟,從心續中才會流露出對無邊眾生的真實菩提心,此時自內心真誠流露出希望三界眾生都能從輪迴中出離,得到究竟安樂。甚至是比自己先前往淨土,證悟成佛。大乘行者最殊勝的特質,就是具備悲智雙運的菩提心。
Thumbnail
2025/05/25
你就用我的方法,一天最少一百零八次的好話。 不同的人,你就用:「我先送你十句。」心裡再想十句好話。不一定要講出來,講出來人家覺得你怪怪的:「是不是你最近又怎麼了?怪怪的,頭腦有問題?」 你就是存好心,去祝福任何人。你的親人、你喜歡的人,你的仇人、你討厭的人......,就用這樣去做。
Thumbnail
2025/05/25
你就用我的方法,一天最少一百零八次的好話。 不同的人,你就用:「我先送你十句。」心裡再想十句好話。不一定要講出來,講出來人家覺得你怪怪的:「是不是你最近又怎麼了?怪怪的,頭腦有問題?」 你就是存好心,去祝福任何人。你的親人、你喜歡的人,你的仇人、你討厭的人......,就用這樣去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人生太短,你做得不夠多。真的在行善的,他會想、會開會規劃:「我要怎麼安排產生更大善性的效益,讓更多人獲益。」這種用心、用腦去規劃思惟,就是行菩薩道。真的會修的人善用此生,如果都不會去想,不想利他,不去用心、用腦,也不想付出、不想規劃,當然善行就極為有限。一次的病苦、一次的小車關,善業都去擋這個劫
Thumbnail
人生太短,你做得不夠多。真的在行善的,他會想、會開會規劃:「我要怎麼安排產生更大善性的效益,讓更多人獲益。」這種用心、用腦去規劃思惟,就是行菩薩道。真的會修的人善用此生,如果都不會去想,不想利他,不去用心、用腦,也不想付出、不想規劃,當然善行就極為有限。一次的病苦、一次的小車關,善業都去擋這個劫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菩薩「愛語相」,愛語善巧地來宣說,柔言慈語。「柔言慈語」是什麼呢?末法眾生,尤其是末法剛強難調、鬥爭堅固,沒有辦法每個人都義正嚴詞地去指責他、去呵斥他、去規範他,有的時候就用慈悲溫柔的話。這不要學錯,柔言慈語不是上師講要柔言慈語,菩薩五相也講菩薩要柔言慈語,我講話就溫柔一點、慈悲一點
Thumbnail
菩薩「愛語相」,愛語善巧地來宣說,柔言慈語。「柔言慈語」是什麼呢?末法眾生,尤其是末法剛強難調、鬥爭堅固,沒有辦法每個人都義正嚴詞地去指責他、去呵斥他、去規範他,有的時候就用慈悲溫柔的話。這不要學錯,柔言慈語不是上師講要柔言慈語,菩薩五相也講菩薩要柔言慈語,我講話就溫柔一點、慈悲一點
Thumbnail
這就是「顛倒」!再大的恨意,受過再大的傷害、屈辱,應該用佛法來善加思惟它的業因果報,應該去讀《地藏菩薩本願經》、《佛說五道輪轉罪福報應經》、《三世因果經》、《玉曆寶鈔》.....這些書。《玉曆寶鈔》可以看五十遍、一百遍,看了有一個定見,再看自己人生的際遇。不單指這一件事,會明白很多事情。
Thumbnail
這就是「顛倒」!再大的恨意,受過再大的傷害、屈辱,應該用佛法來善加思惟它的業因果報,應該去讀《地藏菩薩本願經》、《佛說五道輪轉罪福報應經》、《三世因果經》、《玉曆寶鈔》.....這些書。《玉曆寶鈔》可以看五十遍、一百遍,看了有一個定見,再看自己人生的際遇。不單指這一件事,會明白很多事情。
Thumbnail
大家應該截長補短,你會說法那你去說,你會誦經那你去誦經,那你會什麼?會去做菜、煮素食、勸人家吃素,那你去做大廚、幫廚等;或你愛做放生慈善功德、愛印佛經等,大家分工合作,讓法輪運轉起來,攝度有緣。
Thumbnail
大家應該截長補短,你會說法那你去說,你會誦經那你去誦經,那你會什麼?會去做菜、煮素食、勸人家吃素,那你去做大廚、幫廚等;或你愛做放生慈善功德、愛印佛經等,大家分工合作,讓法輪運轉起來,攝度有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