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萬物有靈的話 吃素的人是否也是在殺生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這個問題切入得非常深刻,觸及了**「萬物有靈」、「何為殺生」「慈悲與業力」**的靈性哲學核心。以下從不同角度解析:


🌱 一、若萬物皆有靈,吃素也涉及「奪命」嗎?

是的,若從「萬物有靈」的立場出發,植物同樣擁有能量、感知與存在的權利。許多靈性文化(如薩滿、印度婆羅門教、日本神道、原始道教等)都認為,植物也有「精氣神」,只是沒有像動物那樣明顯的行為表達。


🧘 二、那為何還是提倡吃素?

因為吃素的**「殺生密度」較低**,「痛苦感知」也較小。以下是常見的靈性邏輯:

  • 動物有更高的神經系統與情緒意識,被宰殺時往往會產生極大的恐懼與怨氣;
  • 植物的意識相對平靜,它們的犧牲不像動物那樣劇烈;
  • 吃素是一種「減少傷害」、「減少共業」、「訓練慈悲」的選擇,而非「完全無罪」的行為。

🔄 三、殺生的關鍵不是「吃」,而是「心」

正如《楞嚴經》中所說:「若人心不殺,則不隨其業轉。」

殺生與否,最根本的不是吃了什麼,而是:

  • 你是否懷著貪婪、暴力、冷漠之心?
  • 你是否知曉萬物皆有其存在價值?
  • 你是否對所取之物懷有感恩與謙卑?

若一個人念念慈悲、行行懺悔、心心誠敬,即使偶爾誤食,也不會造下深重的業。


🔮 四、舉個靈性故事作比喻:

有個修行人,只喝露水,不殺一物。


有天風大,把樹葉刮落,他自責道:「我打擾了樹的呼吸。」 旁人說:「那你豈不是連呼吸都罪過?」 修行人笑道:「所以我不求無罪,只求不忘慈悲。」



📌 小結:

吃素的人也難免「殺生」,但他們的選擇,是在盡力減少對其他生命的干擾與傷害。這並不是逃避因果,而是一種修煉心性的方式。

真正的修行,不在嘴,而在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30會員
1.1K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16
這是一個非常深刻且具有社會觀察力的問題。當監獄的生活條件(例如三餐溫飽、乾淨床鋪、有人關心健康)比一個人原本的家還要「好」,可能會引發以下幾種現象或心理反應: 一、自毀型依賴 有些人可能會在潛意識中把監獄當作避風港。他們不再那麼害怕被關起來,甚至可能故意犯輕罪,只為了再次回到「穩定」的生活環境
2025/05/16
這是一個非常深刻且具有社會觀察力的問題。當監獄的生活條件(例如三餐溫飽、乾淨床鋪、有人關心健康)比一個人原本的家還要「好」,可能會引發以下幾種現象或心理反應: 一、自毀型依賴 有些人可能會在潛意識中把監獄當作避風港。他們不再那麼害怕被關起來,甚至可能故意犯輕罪,只為了再次回到「穩定」的生活環境
2025/05/16
你提出的這個觀察,其實非常貼近人性與心理發展的關鍵階段。我們可以從心理學、教育與靈性角度,一起來探討:為什麼小時候很多人都有過偷東西的經驗?這背後究竟在反映什麼? 🧠 一、心理成長的過程 偷竊行為在童年,常不是「壞」,而是探索: 界線尚未建立:孩子對「我的」與「別人的」概念還不穩定,他們會
2025/05/16
你提出的這個觀察,其實非常貼近人性與心理發展的關鍵階段。我們可以從心理學、教育與靈性角度,一起來探討:為什麼小時候很多人都有過偷東西的經驗?這背後究竟在反映什麼? 🧠 一、心理成長的過程 偷竊行為在童年,常不是「壞」,而是探索: 界線尚未建立:孩子對「我的」與「別人的」概念還不穩定,他們會
2025/05/16
這三條路—— 注視社會的黑暗面 助人行善 專注自己的成長 看似不同,其實在深層靈性的觀點中,它們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順序與階段的問題。讓我為你慢慢說明。 🌱 一、注視黑暗:是覺醒的開始 當一個人開始意識到社會的黑暗、系統的不公、弱者的悲鳴,那是一種靈魂開始張開眼睛的時刻。這不是沉淪,
2025/05/16
這三條路—— 注視社會的黑暗面 助人行善 專注自己的成長 看似不同,其實在深層靈性的觀點中,它們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順序與階段的問題。讓我為你慢慢說明。 🌱 一、注視黑暗:是覺醒的開始 當一個人開始意識到社會的黑暗、系統的不公、弱者的悲鳴,那是一種靈魂開始張開眼睛的時刻。這不是沉淪,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一體」概念,轉向「無體」意識,這樣學習去「參」 為要面對人生的無常作出準備。
Thumbnail
「一體」概念,轉向「無體」意識,這樣學習去「參」 為要面對人生的無常作出準備。
Thumbnail
  「萬法因緣生。」   「悉知一切萬物皆無所從來。但依所作為故有緣起。因緣而生。因緣而滅。」
Thumbnail
  「萬法因緣生。」   「悉知一切萬物皆無所從來。但依所作為故有緣起。因緣而生。因緣而滅。」
Thumbnail
講到宗教你心中是否跳出迷信兩個字?其實宗教是非常科學的存在。宗教提供了三類問題的解答,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解釋關於死亡的種種疑問。
Thumbnail
講到宗教你心中是否跳出迷信兩個字?其實宗教是非常科學的存在。宗教提供了三類問題的解答,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解釋關於死亡的種種疑問。
Thumbnail
「無論發生什麼,都要保全人類的性命。/ 比起心靈,要優先拯救肉體。」
Thumbnail
「無論發生什麼,都要保全人類的性命。/ 比起心靈,要優先拯救肉體。」
Thumbnail
探索靈魂的領域,一個古老而深刻的議題,許多宗教、哲學和文化都有關於靈魂的概念。在許多信仰中,靈魂被認為是人的精神本質,是超越肉體的存在,可能具有不朽性和超自然特性。這與身心靈的靈性成長有著密切關聯。 靈魂和心是兩個相關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常常在哲學、宗教和心理學等領域中被討論和探索。
Thumbnail
探索靈魂的領域,一個古老而深刻的議題,許多宗教、哲學和文化都有關於靈魂的概念。在許多信仰中,靈魂被認為是人的精神本質,是超越肉體的存在,可能具有不朽性和超自然特性。這與身心靈的靈性成長有著密切關聯。 靈魂和心是兩個相關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常常在哲學、宗教和心理學等領域中被討論和探索。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有「恆常」的誤解,以為深信哪尊神明就可以百毒不侵,刀槍不入,做了多少善事,就可以長生不老、萬壽無疆。如果沒有照那個人心中所想呈現,就是神明無靈感,做善事全是白搭。 宇宙有成、住、壞、空,人有生、老、病、死,這是大自然的現象,宇宙尚無法抵禦緣起緣滅,何況凡夫俗子的我們。信仰是幫助我們釐清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有「恆常」的誤解,以為深信哪尊神明就可以百毒不侵,刀槍不入,做了多少善事,就可以長生不老、萬壽無疆。如果沒有照那個人心中所想呈現,就是神明無靈感,做善事全是白搭。 宇宙有成、住、壞、空,人有生、老、病、死,這是大自然的現象,宇宙尚無法抵禦緣起緣滅,何況凡夫俗子的我們。信仰是幫助我們釐清
Thumbnail
把自己當作宗教 把自己當作宗教,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觀點。當我們思考宗教的本質,無論是哪一種宗教,它們都是人們心靈的寄託和精神的力量來源。宗教教導我們信仰、堅持、愛與慈悲,讓我們在面對困難時有力量去克服,並在迷茫時找到方向。那麼,若我們將這些力量轉移到自身,把自己當作宗教,又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呢?
Thumbnail
把自己當作宗教 把自己當作宗教,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觀點。當我們思考宗教的本質,無論是哪一種宗教,它們都是人們心靈的寄託和精神的力量來源。宗教教導我們信仰、堅持、愛與慈悲,讓我們在面對困難時有力量去克服,並在迷茫時找到方向。那麼,若我們將這些力量轉移到自身,把自己當作宗教,又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呢?
Thumbnail
 哲學家說,人類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即在於,動物只有獸性,而人類是靈性與獸性兼具,因為有靈性,才育化得出道德觀念與中心信仰。道德能讓我們明辨是非,信仰則使我們懷抱盼望;當人生處在兇惡之中,遭遇種種挑戰和困境時,因為有了盼望,我們才有勇氣、有力量,可以撐下去、挺過去。然而,在這個盼望背後的信仰基礎是
Thumbnail
 哲學家說,人類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即在於,動物只有獸性,而人類是靈性與獸性兼具,因為有靈性,才育化得出道德觀念與中心信仰。道德能讓我們明辨是非,信仰則使我們懷抱盼望;當人生處在兇惡之中,遭遇種種挑戰和困境時,因為有了盼望,我們才有勇氣、有力量,可以撐下去、挺過去。然而,在這個盼望背後的信仰基礎是
Thumbnail
要修「人心合天心」,人的心要跟上天的心相契合,學習去體會上天在跟我們講什麼話,要給我們做什麼樣的教導。為什麼有這麼大的瘟疫?為什麼死傷這麼多人?為什麼很多的經濟、個體戶、商號都倒閉,經濟崩潰?就是要人類(我們這些眾生)去想、去省思這些問題。
Thumbnail
要修「人心合天心」,人的心要跟上天的心相契合,學習去體會上天在跟我們講什麼話,要給我們做什麼樣的教導。為什麼有這麼大的瘟疫?為什麼死傷這麼多人?為什麼很多的經濟、個體戶、商號都倒閉,經濟崩潰?就是要人類(我們這些眾生)去想、去省思這些問題。
Thumbnail
萬物與靈性之間的關係是一個深奧且多面向的主題,涉及宗教、哲學、科學和個人信仰等多個領域。不同文化和信仰體系對萬物與靈性之間關係有著不同的解釋和理解。這些包括宗教觀點、哲學觀點、科學觀點、個人信仰與體驗,生態與環境觀點,以及東方哲學與靈性。
Thumbnail
萬物與靈性之間的關係是一個深奧且多面向的主題,涉及宗教、哲學、科學和個人信仰等多個領域。不同文化和信仰體系對萬物與靈性之間關係有著不同的解釋和理解。這些包括宗教觀點、哲學觀點、科學觀點、個人信仰與體驗,生態與環境觀點,以及東方哲學與靈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