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本篇收錄於「極光」現內含超150+感情專文,有吸引力養成、分手療傷、性覺察、感情詐騙、迴避型人格、女權探討、高端反殺術、我想和你談的十場戀愛,文章連結點我)
前陣子有位女讀者私訊我,她本來是來投稿故事的,之後我們有了一些互動。
某天晚上,她突然問我:「我覺得我好像喜歡上一個人……但他有女朋友。我每天睡覺都會夢到跟他有親密的行為。現實中他是我很好的同事,也把我當妹妹一樣看待,我該怎麼辦?」
我看完那則訊息後,回了他一句:「我覺得你這不是『好像』喜歡,而是真正動了情。」但真正的關鍵不是喜不喜歡,而是——你打算怎麼面對這段感情?
這也是我今天想寫下這篇的原因。
因為與其不斷猜測、壓抑,與其被夢裡的親密拖著走,我更傾向——你應該把心意說出來。這不只是情感直覺,更是一種面對人生的姿態。我們常常以為沉默是理性,其實更多時候,它是懦弱的藉口。
如同我在前幾篇文章提到的,男性與女性在婚戀市場裡的「價值週期」確實不同。尤其對女性而言,這是一個現實但殘酷的事實——愛情資產是有巔峰期的,過了那個時機點,就會不可逆地遞減。
即便再努力修補自己、增值自己,現實是,市場會用年齡、條件與比較,給我們不同的回應。所以我對那位讀者說,你可以猶豫,但不能永遠不說。因為不說出口的感情,不會自動變好,只會變成內耗。
關於該不該「說出愛」這件事,我想從一個比較少人談的視角說起。
前陣子我寫過一篇文章(《她沒說完的那一夜》EP06-偷情?),談自然界裡繁衍策略。大部分的哺乳類與靈長類動物,雄性傾向「多播種」、雌性則偏向「慎選基因」,這樣的演化邏輯,背後其實牽涉到一個很本質的問題:誰能把後代撫養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