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本篇收錄於「極光」現內含超150+感情專文,有吸引力養成、分手療傷、性覺察、感情詐騙、迴避型人格、女權探討、高端反殺術、我想和你談的十場戀愛,文章連結點我,文末有投票,記得投!)
投稿者 X/42 歲/台中/婚後 11 年/有一子一女(俗稱:地方媽媽/媽媽/一般媽媽/家庭或職業主婦,這邊特別澄清絕無貶義
)
🕯 本篇獻給:那些從來不想成為壞人的女人,卻不得不在欲望與空虛之間,學會怎麼活下來的地方媽媽。她們不是敗壞,她們只是有一天,太久沒被看見、太久沒被碰觸、太久沒被當作「一個完整的人」對待。她們選擇了「偷」,不是因為不愛家庭,而是因為愛自己這件事,實在太久沒人記得了。
📖 導讀:
你以為偷情是墮落嗎?你以為忠誠只靠道德就能撐得起來?本篇不是情慾八卦,也不是偷吃辯護,而是一次帶你看清偷情背後的生物結構、心理動機與現代制度的矛盾。我們從「投稿者X」的真實故事出發,她沒有狗血劇情,只有被忽略太久的現實。
然後,我們慢慢拆解——從基因演化、生理結構、進化心理學,到你家沙發上那個邊打電動邊說「幫我拿個可樂」的男人,為什麼成為了她人生最無聲的出口。這是一篇寫給清醒的你的文章,寫給那些曾想過:「我是不是也走到這條路上了?」的你。
也寫給那些還不理解,但願意放下審判的讀者們。看完之後,如果你有話想說,可以留言告訴我,或者匿名投票告訴我:你,站在哪一邊?
—
我沒有什麼悲慘婚姻好講,真的。
老公也沒有打我、沒外遇,收入穩定,小孩也健康。但這幾年,我有時會覺得自己像個背景音——在家裡忙一整天,連一聲「謝謝」都沒有,有的只是:「牙刷換了沒?」、「妳怎麼又忘了幫他簽聯絡簿?」
我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之間的親密變成「例行公事」。有做沒錯,但做得像交差,甚至不用眼神對到。他不碰我,我也懶得提。反正提了也只是多一次尷尬。我曾以為這就是婚姻:有責任、有分工,但沒溫度。
—
那個人出現得很剛好。
跑團裡面一個比我小四歲的男生,平常沒什麼特別。就是有一天跑完,他遞水給我,說:「你今天好像很累。」那句話讓我覺得,有人注意到了我這個人,而不是「那個誰的媽媽」。
後來我們約了幾次,聊的也都是瑣事,沒什麼曖昧。有一次,他很自然地摸了我一下頭髮,問我是不是換了新髮型。我愣了一下——那其實是三週前剪的,我老公到現在還沒發現。
那一晚,我沒有拒絕他。
—
你說這樣算出軌嗎?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那是我這幾年來,第一次主動脫掉衣服。不是為了配合,不是為了讓一件事「快點結束」,而是我自己也想。
過程中,我身體是有感覺的,但我不太敢完全放鬆。他碰到我某個部位時,我會下意識地躲一下。不是怕他,而是我自己突然很害怕——我一放開,就會變成「那個誰都不敢拒絕的我」。
那種感覺,很熟,像以前婚後某次老公不想聽我說「不要」,還說什麼「你不是說想要的嗎?」我那時候沒有反抗,但那次之後,我就再也沒主動過。
這不是報復,真的不是。我也沒有覺得自己高尚或委屈,我只是受夠了那種「有反應也要裝沒事」的狀態。我想要找回一個能夠正常享受自己身體的人。如果在婚姻裡不行,我就自己去找。你可以說我錯,但至少我現在不再把自己蓋起來。
那晚之後,我只說了一句話:「我不是在報復誰,我只是不想再假裝沒感覺了。」
接下來我來拆解,偷情是墮落?還是本能? 「寫給那些還相信忠誠可以靠自覺的人」
你以為偷情是道德問題,其實那是生物設計的BUG。
一、偷情,是生物本能,不是人類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