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0年,約克號
約克號重型巡洋艦(HMS York)是英國皇家海軍於1920年代末建造的兩艘同級重型巡洋艦的首艦。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她主要在北美和西印度群島站服役。戰爭初期,該艦在大西洋護送船隊,並參與了1940年的挪威戰役。1940年底,約克號被轉移到地中海戰區,在那裡她護送船隊和地中海艦隊的大型船。1941年3月,她在克里特島蘇達灣遭到義大利第 10 艦隊 MAS 的爆炸性摩托艇的襲擊而沉沒。該船殘骸於1952年被打撈上來並隨後被拆解。
▪︎船艦特徵(建成時)
排水量:8380噸(標準),10790噸(深載) 長:575英尺(175.3公尺) 寬:57英尺(17.4公尺) 吃水:20英尺3英寸(6.2米) 裝置:8台海軍部三鍋筒鍋爐,80000馬力(60000 千瓦) 推進系統:4軸齒輪傳動蒸汽渦輪機 速度:32.25節(59.73公里/小時;37.11英哩/小時) 續航力:10000 海浬(19000公里;12000英里),航速14節(26公里/小時;16英里/小時) 編制:628 武器:3 × 雙聯裝8 吋(203 公釐)火砲、4 × 單裝4 吋(102 公釐) 防空砲、2 × 單裝2 磅(40 毫米)防空砲、2 × 三聯裝21 吋(533 公釐) 魚雷發射管 防護:腰帶3吋(76毫米)、甲板1.5吋(38毫米)、砲座1吋(25公厘)、砲塔1吋(25公厘)、艙壁3.5吋(89毫米)、彈匣3–4.375吋(76.2–111.1毫米)

1934年,「約克號」停泊在百慕達海軍部 1 號浮動船塢
|設計和描述
約克級的設計是基於早期的郡級,但體積更小、成本更低,但裝甲更堅固。她很容易與她的姊妹船埃克塞特號區分開來,因為後者有直桅杆和煙囪,而約克號的桅杆和煙囪則向後傾斜。此外,「約克號」還擁有一座非常高的橋樑,專門用於清理原計劃安裝在前部超射式(B)砲塔上的飛機彈射器。 約克號在標準負載下的排水量為8250長噸(8380噸),在深負載下的排水量為10620長噸(10790噸)。船全長575英尺(175.3公尺),艦寬57英尺(17.4公尺),吃水20英尺3英吋(6.2公尺)。她由帕森斯齒輪傳動蒸汽渦輪機提供動力,驅動四軸,總功率為80000馬力(60000千瓦),最高時速為32.25節(59.73公里/小時;37.11英里/小時),渦輪機的蒸汽由八台海軍部三鍋筒水管鍋爐提供。約克號最多可攜帶1900長噸(1900噸)燃油,以12節(22公里/小時;14英里/小時)的速度航行13300海浬(24600公里;15300英里)。該艦艇編隊共有官兵628人。該艦在三座雙聯裝砲塔中安裝了六門 50口徑 8 英吋(203公釐)火砲。她的輔助武器包括四門單獨安裝的QF-4 吋(102公釐)Mk-V 防空(AA)砲。約克號安裝了兩門單管 2 磅(40公釐)輕型防空砲(pom-poms)。該艦配備兩座三聯裝魚雷發射管,可發射 21 吋(533公釐)魚雷。 約克號缺少完整的水線裝甲帶。鍋爐房和發動機室的側面有 3 英寸(76毫米)的裝甲保護,彈藥庫的側面有 4.375 英寸(111.1毫米)的裝甲保護。其機械室末端的橫向艙壁厚為 3.5 英吋(89毫米)。彈匣的頂部和末端有三英吋厚。機械空間和操舵裝置上方的下層甲板厚度為 1.5 英吋(38毫米)。艦上為一台彈射器及其水上飛機預留了空間和重量,但直到艦體完工後才安裝。原計畫安裝在 B 砲塔上的第二個彈射器在建造過程中被從設計中刪除。

1936年至1939年駐紮在百慕達的「約克號」在美洲和西印度群島站的巡航地圖
|艦歷
約克號於1927年5月18日在賈羅的帕爾默斯造船和鐵器公司安置龍骨,1928年7月17日下水,1930年5月1日竣工。服役後,她成為海軍中將雷金納德·德拉克斯爵士及其繼任者海軍中將馬修·R·貝斯特的旗艦,隸屬於本土艦隊第二巡洋艦中隊。她曾擔任駐紮在百慕達愛爾蘭島皇家海軍船塢的美洲和西印度群島基地第 8 巡洋艦中隊的旗艦。她於1934年4月29日離開哥倫比亞卡塔赫納,並於5月4日首次抵達百慕達(與來自牙買加的姊妹船埃克塞特號一起)開始改裝。1935年和1936年,約克號被派往地中海艦隊參加第二次義大利-阿比西尼亞戰爭,之後返回美國的基地,直到1939年由貝里克號航空母艦取代成為基地旗艦,3月31日離開百慕大,前往查塔姆進行改裝和重新服役。1939年8月2日,約克號離開查塔姆,前往斯皮特黑德參加國王的檢閱,然後返回大西洋,前往美洲和西印度群島站繼續服役。1939年8月13日,約克號返回百慕達基地。1939年9月3日,英國向德國宣戰。 同月,該船被轉移到新斯科細亞省的哈利法克斯,執行護航任務,因為一個大型護航隊的周長相對於兩個較小的護航隊來說較小,需要的護航船較少,從百慕達和哈利法克斯出發的護航隊分別代號為 BHX 和 HX,在穿越大西洋之前合併為 HX 護航隊,在早期只有一艘護航隊,在戰爭初期的護航隊和護航隊。1939年10月,約克號被分配到駐紮在哈利法克斯的 F 艦隊,該艦隊的主要任務是追捕商船襲擊者並保護運輸船隊。10月31日至11月22日期間,她在百慕達進行了短暫的改裝,然後在12月返回英國進行更徹底的改裝。約克號於2月9日完工後被分配到本土艦隊第一巡洋艦中隊。1940年3月3日,該船在冰島附近的丹麥海峽攔截了德國封鎖突破船阿魯卡斯號,但在被捕獲之前就被自己的船員鑿沉了。 1940年4月初,約克號及其艦隊的其他艦隻被指派護送根據英國入侵挪威的計畫R4運送部隊。4月8日,當英國得知德國即將入侵挪威的消息時,部隊便下船,由海軍中將約翰·坎寧安指揮的艦隊加入了已經在海上巡航的本土艦隊主力。4月10日,驅逐艦日蝕號在空襲中嚴重受損,約克號被派去將其拖至勒威克進行維修。4月24日至25日,該船與輕巡洋艦曼徹斯特號和伯明翰號一起,將綠色霍華德團第一營和其他部隊從羅塞斯運送到翁達爾斯內斯和莫爾德。約克號於4月26日回國。5月1日晚間,約克號是負責從納姆索斯撤離英國和法國軍隊的船隻之一,同行的還有三艘法國運輸船和一些英國驅逐艦。

碧藍航線 約克 時裝
▪︎在地中海
1940年8月,約克號被分配到地中海艦隊,在護送一支船隊繞過好望角後,於9月下旬加入亞歷山大的第三巡洋艦中隊。兩天後,她參加了 MB.5 行動,地中海艦隊護送輕巡洋艦利物浦號和格洛斯特號運送部隊前往馬爾他。在帕塞羅角戰役中,約克號於10月13日擊沉了已失去行動能力並被遺棄的義大利驅逐艦阿蒂利埃爾號。此前,該驅逐艦於前一天晚上與輕型巡洋艦阿賈克斯號交戰。一個月後,約克號和地中海艦隊執行了 MB8 行動,這是一系列複雜的任務,其中包括「審判行動」。在該行動中,約克號護送航空母艦「光輝號」的飛機於11月11日至12日晚上襲擊了塔蘭託的義大利艦隊。幾天後,約克號將英國軍隊從埃及亞歷山大運送到希臘比雷埃夫斯。11月26日,約克號和第三巡洋艦艦隊的其他艦隻掩護了一支前往馬爾他的小型護航隊。

廢棄的義大利驅逐艦「阿蒂利埃爾號」的右舷視圖
包括約克號在內的地中海艦隊於12月16日出擊,對義大利船隻、羅德島的空軍基地進行空襲,並砲擊瓦洛納。1941年1月初,該艦護送一艘油輪和四艘花級輕型護衛艦前往克里特島的蘇達灣,並在「過度行動」期間掩護了東地中海的作戰行動。她於1月16日返回亞歷山大。約克號於2月初返回蘇達灣,對義大利航運實施打擊。在3月的「光輝行動」期間,她保護了從埃及到希臘的部隊運輸船。

1941年5月,蘇達灣受損的「約克號」
|被擊沉
1941年3月26日,昆蒂諾·塞拉號和弗朗切斯科·克里斯皮號和另外六艘義大利攻擊艇,在蘇達灣島克里特附近海域攻擊了英國皇家海軍的運輸護航部隊,她們攻擊英軍三個目標;第一艘是約克號,第二艘是油輪佩里克利斯號,最後是一艘停泊的船。由於極端溫度條件,其中三艘攻擊艇出現了各種機械或人為故障,但另外三艘成功攻擊了目標。兩艘攻擊艇在船頭裝載了 330 公斤(728磅)炸藥,撞擊了約克號的船中部,導致兩個鍋爐房和一個機艙進水。兩名英國海員陣亡。但所有義大利水手在這次襲擊中倖存下來並落入英國人手中,為了防止船沉沒,軍艦被擱淺。潛水艇「漫遊者號」被用來為該巡洋艦的防空火砲提供電力,直到「漫遊者號」在空襲中嚴重受損,不得不被拖走進行維修。5月18日,德國轟炸機對該船造成了進一步的破壞,損毀至無法修復。1941年5月22日,當盟軍開始撤離克里特島時,她的主砲被爆破炸藥摧毀。1952年2月,一家義大利拆船廠打撈出了約克號的殘骸,並於3月3日拖至巴里拆解。

碧藍航線 約克 同人創作
(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