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結尾:專案完成了,然後呢?
蔬果盒專案正式進入成熟與穩定階段。 銷售穩定、品牌擴張、用戶回饋熱烈,營運節奏也已形成SOP。
就在團隊準備收尾、慶功、發獎金時,一位穿著亞麻衣、拿著手工陶杯、眼神柔和如水的角色走進會議室。
他是雙魚座的「阿夢」,農場的願景顧問(Vision Counselor),也是這場12星座旅程的靈魂引導者。他輕聲說道:
「這個產品,不只是讓人吃得健康,而是提醒人們每天與自己與土地連結。你們感受到那股共鳴了嗎?」
雙魚的角色:產品的靈魂喚醒師
阿夢平常不太管執行細節,但他總能在團隊分心、疲乏時,說出一段話讓大家重新找回初心。
他召集了一場願景沉澱儀式:
- 每個人寫下:這個產品真正改變的是什麼?
- 分享:這段過程中我被療癒、被觸動的瞬間
- 想像:如果5年後這個產品成為日常,它會像什麼?
會議室陷入深度靜默,然後是溫柔又堅定的共識。 這不只是「賣得好」,而是「做對了一件重要的事」。
願景塑造的實務意義:讓團隊與市場都有方向感
願景,不是口號,而是信念的具象化:
- 願景讓團隊在混亂中不迷失
- 願景是產品開發過程中的「北極星」
- 願景可以感染顧客與夥伴,建立長期連結
願景顧問常見在這些角色中出現:
- 品牌策略長(Chief Brand Officer):定義品牌信仰與敘事風格
- 創辦人/產品創始人:灌注核心初衷與使命感
- 體驗設計總監:設計不只是好用,而是有感
- 顧問型PM/創意總監:不僅執行,還給出方向與靈魂
願景設計的具體方法:
1. 願景句構建(Vision Statement)
以「我們相信___,因此我們創造___」為框架,建構品牌靈魂語言
2. 未來情境畫法(Future Scenario Mapping)
描繪3年、5年、10年後的使用者與產品生活樣貌,讓創意更有可見未來
3. 峰值體驗視角(Peak Experience Framing)
從使用者可能感動、被理解、被轉化的瞬間回推產品設計意圖
4. 感官願景板(Sensory Vision Board)
用圖像、顏色、聲音描繪出「這個產品的靈魂」,打造情感品牌資產
5. 願景驗證迴圈(Vision Validation Loop)
定期回顧:我們離當初的理想近了嗎?用戶與夥伴是否感受到這個願景?
結語|結束,從來不是結束,而是轉化的開始
阿夢站在農場的夕陽下,看著裝載蔬果的卡車一台台駛出。 他說:
「十二星座的旅程,走完一圈,不是結束。而是完成了一次蛻變。」
每個角色都發揮了自己的能量,每個點子都留下了軌跡。 而你,是否準備好迎接下一輪的靈感、下一次的願景?
因為真正的產品,不只是一項任務,更是一段生命的共振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