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不停,人生不歇,他們說這就是人生》
第六章:每一段停駐,都為了更好地繼續向前行
中秋節這天,社區活動中心辦了盛大的慶祝活動,廣場上擺滿了摺疊桌椅與大鐵桶,烤肉香味四處飄散。小朋友們穿梭其中,手上拎著燈籠,嘻笑聲此起彼落。這是一年一次,社區最熱鬧的時刻。
林強和靜如帶著小薇一起來報到。小薇已經換上輕便的服裝,早早拉著同學去排爆米花車;靜如則挽著林強的手,笑著向鄰居們打招呼,臉上的微笑掩蓋不了幾天前的情緒餘波。
「強哥,這邊這邊!」是隔壁的阿康,現在大家都改叫他「小康」了。
小康是社區有名的健身教練,半年前剛離婚。他剪了短髮,曬得健康又精神,不再像過去那樣愁眉苦臉。他邊烤肉邊笑著說:「我那天終於跟前妻把贍養費談妥了,現在只想專心過好自己的日子。誰說離婚是失敗?我覺得我才剛開始活。」
林強笑著舉杯,「有一種自由叫做走出錯的婚姻,恭喜你啦!」
靜如在旁邊聽了,每一字每一句都扎心裡,很難不在意。
小康提到孩子探望安排時語氣刻意輕鬆,但眼神藏著一絲空洞。她忽然明白,每個人都在這熱鬧裡扮演著「沒事」的樣子,而真正的事,都藏在心底。
另一邊,玉蓮站在果汁攤後,一邊招呼孩子們免費試喝,一邊悄悄看著手機。
她前陣子新創立的天然果醬品牌最近銷售量下滑,連續三個月虧損,房租與原料成本壓得她喘不過氣。她本想參加一個創業輔導課程,但報名費實在太高。
「玉蓮姐,妳這果汁我女兒超愛,我可不可以多買幾瓶回家?」是鄰居王太太的聲音。
玉蓮微笑著包裝,「然可以,妳的話買五送一喔!」
說著說著,靜如的眼角掃到不遠處的若琪,正在跟幾位社區年輕人聊天,笑容明亮,手機一邊響著。
若琪其實不是社區住戶,而是受邀幫社區設計活動海報才短暫來參加的。她穿著輕便的白色洋裝,手機螢幕上,傳來未婚夫發來的訊息——
【你又加班到幾點?我真的搞不懂你這樣的人還想結婚幹嘛!】
她看了一眼,關掉訊息。從訂婚後,他們的爭吵越來越多。他希望她放棄職場、搬回南部共同經營家庭事業,而她卻想留在台北,靠自己的努力在設計圈站穩。
「妳還好嗎?」一道熟悉的聲音從旁邊傳來,是靜如。
若琪收起手機,笑了笑,「我還可以啦,謝謝妳邀我來社區。這裡好溫暖,好像每個人都跟彼此有連結。」
靜如點頭,「人跟人的連結,其實不是靠關係,而是靠願意。」
若琪低頭沉思片刻,像被這句話輕輕打動。
那晚的月亮格外圓。活動進行到高潮時,有人放起煙火,五彩繽紛的光在夜空中炸開,小孩們歡呼,大人們拍照紀錄。小薇跑過來拉住林強的手,「爸,媽,我們一起放煙火好不好?」
林強與靜如對視了一眼,點頭。他們點燃一支仙女棒,兩人手牽著手,小薇站在中間,笑聲像銀鈴一樣在空中跳躍。
玉蓮坐在果汁攤旁,靜靜看著那家三口,心裡忽然湧上一股力量——也許她可以試著參加市政府的創業補助方案,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小康則被幾個小朋友纏著教他舞步,他一邊跳一邊笑,汗水從額頭流下,卻覺得自己從沒這麼輕鬆過。
若琪站在人群邊緣,看著自己手機上的對話框,最後選擇按下「封鎖聯絡人」。她抬起頭,看著煙火一朵朵在夜空綻放,眼角濕潤,卻帶著笑。
那一夜,沒有人完全快樂,也沒有人完全悲傷。他們就像一節節車廂,在月光下交會、停靠,彼此給予一點溫暖、一點勇氣。
以上故事為虛擬情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