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三峽北大國小車禍的新聞後,心中沈重無比,對駕駛者感到憤怒,對傷亡者感到不捨,想到若是自己妻子兒女當下在現場行走或甚至正在過馬路…情緒無法平復,難以成眠。相信隨著事件發展,會有更多細節、前因後果與來龍去脈浮出水面,放在公眾眼前評斷。至於此事件與武術圈有何關係?我想要整理過往發文數次論及的練武目的如下:
練武的基本目的除了強身健體之外,更為的是有能力防身與保衛家人子女。透過平日紮實練習,身體平衡、手腳協調與感知周遭環境的能力都會確實提升;即使當下不在身邊保護,自己本身也有些許可能,避開危險場所,防止憾事發生。或許有人會說「你看到那車子衝得那麼快,當下哪有可能閃得過?」我同意,請相信個人絕對沒有責備檢討傷亡者手腳不夠靈敏的丁點意思,他們絕對是無辜受害者,當下情況的控制權握在方向盤後面的駕駛(不論原因)。
我要強調的是感知周遭環境的能力,說得細一點,就是走路時不滑手機,目光放遠一點,注意馬路人行道動態,即使短暫走在騎樓與馬路之間的人行道,也注意上方(難保不會有什麼東西掉落),甚至在紅燈燈口等紅燈時也站在人行道較靠內的位置,不要為了搶快而站在馬路邊上;就算是邊走邊聊天說話,也將所有以上動作養成習慣。有在騎車開車的,做好防禦性駕駛,保持安全距離,每幾秒就看一下後視鏡瞭解情況,逢路旁有街巷出口必放慢車速或輕扣剎車,以防萬一。做好以上所有防範,雖然沒有百分百絕對安全的保證(因為世事難料),但我相信這樣可以避掉絕大多數的風險。感知、注意周遭環境太重要了,卻有太多人在這上頭警覺性不足,需要加強。希望大家都健康、平安,練武愉快,早日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