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台股開高走低,在開盤的時候,最高漲到21,746但是終場僅僅上漲了2 點,台積電在開盤時,也是上到994 元,但是收盤的時候,跌到了最低點,還好是,昨天的外資在經過前天的賣超之後,昨天又轉為買超台積電。

聯發科的部分,昨天是小漲了 5 元,放在1315元。鴻海則是平盤。三者都是開高走低,昨天的台股成交量又縮到2,723 億,今天是期貨結算日,台股在近一個月的漲幅約 14.54%。

期貨結算日
日前在川普關稅戰之後,金管會日前有「禁空令」,在今天是期貨結算日,可能空單補進的機會比較少,更多可能會有獲利了結的賣壓,這個對於今天的台股可能還是會相對比較受壓迫一點。在五月已來,外資已經買超台股超過 2088 億。
美股指數相對疲軟
昨天的美股指數都在平盤降近的小跌,導瓊跌了 0.27%,收在42677,NASDAQ 則是下跌了 0.38%,收在 19142,S&P500 則是跌了 0.39%,收在5940,結束了連六個交易日的漲幅。費城半導體則是下跌了 0.14%。

美股的部分,Netflix 還是持續上攻小漲了 0.03%,收在 1192。Tesla上漲了 0.49%。除了美超微跌4.51%比較重之外,其它的美股大致上維持著小跌,台積電ADR則是下跌了 0.03%。

美國聯準會稍稍地買入436億美國國債
美國聯準會最近沒有公開說明的情況下,於上週悄稍地買進了436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光是5月8日一天,就買進了88億美元的30年長期國債。根據《Market Watch》的報導,這種不動聲色地重啟大規模購債行動,包括單日購買88億美元的30年期長期國債,讓分析師質疑:是否一場披著沉默外衣的新一輪貨幣寬鬆(QE)已經悄然展開。
儘管聯準會並未正式宣布,但這次積極的國債購買行動,顯然與其公開宣稱的貨幣緊縮政策背道而馳。
市場觀察人士將此稱為“隱形QE”一種軟性回歸量化寬鬆的策略,這種策略曾被廣泛用於向經濟注入流動性。這些舉動並非例行的資產負債表管理,而是反映出央行政策表面之下日益迫切的壓力。
一位分析師在《Market Watch》的報導中指出:
「這不是真正的緊縮,而是一種名義之外的寬鬆政策。」
金融分析師 Lyn Alden 提出審慎的解讀:
聯準會沒有正式說這是量化寬鬆(QE),他們只是把到期國債的本金「再投資」,以避免資產負債表過快縮水。這在技術上確實是如此,但別自欺欺人:『買債就是買債,不論你怎麼包裝名稱。』

隱形QE(Quantitative Easing)
這裡 Market Watch 提到的 "隱形QE",即聯準會在沒有明確宣布寬鬆政策的情況下,仍透過購買國債或再投資到期債券來維持或擴張資產負債表。聯準會買債,等同於向金融體系注入資金(換句話說,就是把債券換成現金流入市場)。這會讓整體資金成本下降、信用更寬鬆。
雖然名義上利率不變,但大量買債行為會推高資產價格、刺激資產通膨,間接降低實質利率,鼓勵消費和企業投資。企業與消費者會因短期的資金充裕和資產價格上升而更樂觀,有助於短期內刺激需求。
這個與之前美國聯準會說的要貨幣緊縮政策是背道而馳,因為大量買債,等於是在短期內增加貨幣供給,若實體經濟無法同步吸收這些資金,就會造成物價壓力上升,這個會在現在的關稅戰之際,增加通膨的風險。

隱形QE不是正常的操作
今天聯準會,若是說明了他們要開始要進行貨幣寬鬆政策的話,這樣看起來還比較沒有這麼可怕。這個比較有可能的是銀行體系或是政府部門突然對資金流動性有強烈需求,聯準會被迫「補水」,表示背後可能出現 信用壓力、債券流動性緊縮 等徵兆,這不是絕「平常操作」,而是危機管理前奏。
同樣的動作,在 2019 年,美國聯準會也有「大量買債」的行為。在之後幾個月即爆發全球 COVID-19的大流行。
另外,目前美國利率仍處於高檔(5%以上),且因為川普關稅戰,目前各項數據經濟數據開娮惡化,如之前提到的製造業收縮、消費減弱,聯準會可能預判會「硬著陸」(的機率上升,進而悄悄鬆綁金融條件,減緩衝擊。
由此可知,當我們看到隱形QE 的時候,大概都不是什麼「正面的消息」,也因此,市場也靈敏地嗅到這個氣氛,你可以看到:
- 黃金、比特幣大漲
- 美元指數轉弱
- 長天期利率異常波動
- 高收益債券利差擴大
隱形QE不是單純的技術操作,而是為下一波經濟疲弱或金融動盪做準備。

美債ETF
最近的聯準會的行動,我們可以看一下最近的台股的美債ETF,昨天的元大美債 20 年上漲了 1.06%、國泰20 年美債上漲了 1.13%、富邦美債 20 年也上漲了 1.06%。今天我們討論這個隱形QE的原因,也說明了,美國有很多方法來處理他們的債務問題。而且若真的時間到了 ,他們也會不得不去處置。

市場風險的上升
美國聯準會的言行不一的未雨綢繆的類QE舉動,說實在是將未來的經濟情勢的走向蒙上了一層陰影。在過去這幾年,我們可以觀察到鮑爾是一個相對「保守」的聯準會主席。我個人認為,以鮑爾的個性,若不是真的看到了什麼,他應該不會進行這樣的操作。在短期之內,做出預防的刺激市場的舉動,應該在最近會有什麼不利經濟的消息出現。
朋友們在投資的時候,也要做好心理準備。
若喜歡我以上的內容,也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 頻道
SZ的存股筆記 - 美國聯準會進行隱形QE, 市場下行風險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