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玩轉“追妻火葬場”:短篇中的後悔與救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9 分鐘

引言:為什麼“火葬場”如此迷人?

如果你經常閱讀網絡短篇故事,或者自己也嘗試創作,那麼你一定對“火葬場”這個詞不陌生。無論是“追妻火葬場”、“追夫火葬場”,還是由此延伸出的“親情火葬場”,甚至是帶著點悲劇色彩的“死人文學”、“清醒文學”,這類故事似乎總能源源不斷地抓住讀者的眼球,成為經久不衰的熱門題材。

到底是什麼讓“火葬場”擁有如此大的魅力呢?簡單來說,這類故事往往講述了一個角色(我們暫且稱之為“後悔方”)曾經對主角(通常是付出感情的一方)不夠珍惜,甚至造成了傷害,直到失去後才幡然醒悟,追悔莫及,想方設法挽回,卻往往為時已晚。這種先“虐”後“爽”(這裡的“爽”主要體現在看到後悔方痛苦不堪)的情感過山車,極大地滿足了讀者內心對於“善惡有報”、“珍惜眼前人”的樸素期待,以及看到曾經被辜負的主角最終揚眉吐氣的情感宣洩需求。

更妙的是,“火葬場”這個核心設定像一個萬能的容器,可以輕鬆地與其他流行的“梗”或元素(比如重生、白月光、替身、誤會等等)融合,創造出層出不窮的新鮮故事。正因為它的經典、高人氣和強融合性,對於想要嘗試短篇創作的朋友來說,“火葬場”文無疑是一個值得考慮的、相對容易獲得關注和市場認可的切入點。

一、抓住核心——“後悔”是火葬場的靈魂

要想寫好“火葬場”文,首先要牢牢抓住它的靈魂——那就是後悔。

可以說,“火葬場”文的本質就是一種“後悔文學”。它的核心戲劇衝突,並非簡單的好人打敗壞人,而是聚焦於一個角色從“不珍惜”到“追悔莫及”的心理轉變過程,以及這個過程給主角和他們之間關係帶來的影響。

這和我們常見的很多故事類型有所不同。比如,在典型的復仇文或者打臉文中,矛盾通常非常清晰地建立在主角和某個明確的反派之間。反派作惡多端,主角的目標就是戰勝他、懲罰他,讀者期待的是正義戰勝邪惡的快感。

但在“火葬場”文中,那個最終需要“進火葬場”(也就是後悔莫及)的角色,他不一定是傳統意義上的純粹反派。很多時候,他恰恰是故事的男主角或女主角,或者是在主角生命中佔據重要位置的人(比如父母、曾經的摯友等)。他們的問題往往不在於“壞”得徹底,而在於存在某些“道德瑕疵”:

可能很“渣”,在感情裡自私自利。

可能喜新厭舊,得到了就不再珍惜。

可能偏心,對主角的付出視而不見,卻對別人關懷備至。

可能因為誤會、高傲或遲鈍,一次次地傷害了主角。

他們也許不是十惡不赦的壞人,甚至可能在某些方面對主角有過短暫的好,但正是這些不夠珍惜、不夠用心、不夠公平的行為,最終導致了無可挽回的失去。而故事的最大看點,就在於展現他們失去後的那份痛徹心扉的“後悔”。因此,在構思和寫作時,我們所有的情節設計、人物塑造,都應該緊緊圍繞著如何醞釀、爆發和展現這份“後悔”來進行。

二、界限分明:什麼時候是“火葬場”,什麼時候是“復仇場”?

既然“火葬場”的核心是“後悔”,那麼是不是所有讓主角痛苦的角色最終都適合安排一個“後悔”的結局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們需要清楚地認識到“火葬場”和“復仇場”(或者說純粹的打臉爽文)之間的界限。

關鍵在於那個讓主角痛苦的角色的“惡”的程度。

如果一個角色的行為已經超越了“道德瑕疵”的範疇,達到了令人髮指、無法原諒的程度,那麼讀者期待的情感宣洩點就不再是看到他“後悔”,而是看到他受到應有的懲罰,看到主角如何擺脫他、報復他,實現徹底的“復仇”或“打臉”。

讓我們來看幾個例子:

惡婆婆: 在很多家庭倫理故事中,婆婆常常被設定為刁難媳婦的反派角色。她可能不僅是言語刻薄、挑撥離間,甚至可能覬覦媳婦家產、虐待媳婦。這種角色通常已經臉譜化為純粹的“惡”。在這種情況下,讀者更想看到的是主角如何反擊、離婚、讓惡婆婆自食惡果。如果強行安排惡婆婆在最後聲淚俱下地“後悔”,反而會顯得虛假,甚至讓讀者感到不適,因為她的“惡”已經不值得同情和原諒了。目前來看,婆婆這個角色,更適合作為推動主角成長或反抗的“反派”存在,而非“火葬場”的對象。

父母: 父母這個角色相對複雜,他們既可能成為“火葬場”的對象,也可能成為“復仇場”的反派。

火葬場設定: 比如,父母有多個子女,因為重男輕女或者偏愛某個孩子而長期忽略、委屈主角。他們對主角並非沒有感情,只是愛得偏心、愛得不夠。當主角因為積年的委屈徹底離開,甚至發生意外(比如“死人文學”的設定)後,他們才幡然醒悟,意識到自己對主角的虧欠,開始日夜承受良心譴責和無盡的後悔。這種設定,因為保留了基礎的親情連接和後悔的可能性,就屬於“親情火葬場”的範疇。

復仇場設定: 但如果父母的“惡”突破了底線,比如,為了給兒子湊錢,不惜犧牲女兒的幸福甚至生命;為了榨乾女兒的價值,把她賣到偏遠山區;甚至做出更極端、更沒有人性的行為。這種父母就已經徹底淪為反派。在這種情況下,主角的核心目標就變成了自救、復仇、擺脫原生家庭的控制。讀者期待看到的是主角如何絕地反擊,讓這些惡毒的父母付出代價,而不是看他們假惺惺地“後悔”。

因此,我們在設定人物和情節時,必須掂量清楚:你想要引發讀者的核心情緒是什麼? 如果是想突出失去後的珍惜和悔恨帶來的複雜感受,那就需要讓“後悔方”保留一絲人性的可能,他的“惡”要控制在能引發“後悔”情緒的範圍內。而如果角色的行為已經罪無可恕,那麼就應該順應讀者的期待,將故事的重心放在主角的復仇、打臉和自我救贖上,讓壞人得到應有的報應,這才是“復仇場”該有的爽感。

錯誤地將一個極端反派設定為“後悔”對象,或者將一個本該“後悔”的普通過錯方寫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都會導致讀者情感預期的錯位,讓故事顯得彆扭、失真。

三、“火葬場”創作公式拆解

“火葬場”文雖然讀起來百轉千回,令人時而揪心時而暢快,但其背後往往遵循著一個相對經典的敘事結構。掌握了這個基礎的創作“公式”,能幫助我們更有條理地構思情節、安排節奏,寫出引人入勝的故事。

這個公式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步驟:

後悔前置 → 壓制主角(含情緒展現) → 主角產生意圖/目的 → 拉扯(加深矛盾) → 高潮反轉 → 結局

接下來,我們就來一步步拆解這個公式,看看每個環節具體該做什麼,以及它們是如何共同作用,構建出“火葬場”的獨特魅力的。

步驟一:後悔前置

這是“火葬場”文吸引讀者的一、在故事的開端,就要巧妙地向讀者透露出“將來會有人後悔”的信號。 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迅速抓住讀者的好奇心,給他們一個明確的閱讀期待——“我知道他/她以後會後悔,我就等著看他/她怎麼後悔!” 這個期待感會支撐著讀者,陪主角一起度過後面那些可能比較壓抑和痛苦的情節。

如何做到“後悔前置”呢?通常有兩種方式:

1.明確點出式後悔: 通過故事的旁白、主角的內心獨白,或者開篇某個預示性的場景,直接或間接地告訴讀者,那個現在看起來很得意、很不在乎的人,將來一定會後悔。

案例: 比如故事開頭寫:“婚禮前夕,我無意間聽到未婚夫對朋友說,‘當初追她不過是因為她是校花,在一起八年早就膩了,她哪兒比得上XXX(初戀/白月光)?’……他不知道,這句話將成為他日後輾轉反側、痛不欲生的根源。” 後面再接一句:“可後來,他為什麼又哭著求我回來呢?” 這樣就非常直白地預告了後續的後悔。

2.情景暗示式後悔(期待後悔): 不直接說“他會後悔”,而是通過描繪一個充滿矛盾和傷害的情景,讓讀者根據常理和情感邏輯,自然而然地產生“他這樣做,以後肯定會後悔”的預期。

案例: 比如:“我因為胃疼獨自去醫院,卻看到本該在公司加班的老公,正小心翼翼地扶著他的新秘書從婦產科走出來。明明三個月前他還跟我吐槽這秘書又蠢又笨,可現在他眼裡的溫柔幾乎要溢出來……我認識那個秘書。我默默轉身離開,決定成全他們。” 這個場景雖然沒有明說老公會後悔,但出軌、欺騙、在妻子生病時陪伴別的女人,這些行為已經足夠讓讀者預見到他未來的“火葬場”結局,並開始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無論是哪種方式,“後悔前置”的目的都是為了給讀者埋下一個鉤子,讓他們對後續的“虐”和“爽”都充滿期待。

步驟二:壓制主角

在成功勾起讀者的期待之後,就進入了為“後悔”積蓄力量的關鍵階段——壓制主角。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集中筆墨去描繪主角所承受的委屈、傷害、不公和痛苦。

這裡的“壓制”不僅僅是情節上的:比如被誤解、被忽視、被背叛、被犧牲等等,更重要的是情緒上的渲染。這是火葬場文能否讓讀者共情的關鍵!

切忌乾癟敘述: 不要只寫“他罵了她,她很難過。”這樣太過平淡。

要展現情緒細節: 她是怎麼難過的?是“心頭一瞬間像被針扎一樣密密麻麻地疼,眼前陣陣發黑”?是“強忍著淚水,指甲深深掐進掌心而不自知”?還是“深夜獨自一人躲在被子裡,無聲地淚流滿面,枕頭溼了一大片”?

調動感官描寫: 可以寫她的味覺失靈、食不下咽,可以寫她聽到某些話時的耳鳴心悸,可以寫她看到刺眼場景時的渾身冰冷……

只有把主角被“壓制”時的痛苦、隱忍、絕望等情緒刻畫得越真實、越細膩,讀者才會越心疼主角,對那個“後悔方”的不滿和怨念才會積累得越深。這份積累起來的情感張力,將為後續“後悔方”的追悔莫及提供最強有力的支撐——讀者會覺得,“你現在後悔了?活該!想想你當初是怎麼對人家的!”

步驟三:意圖/目的

當主角被壓制到一定程度,痛苦和委屈積累到臨界點時,量變就會引起質變。她/他開始從被動的承受者,轉變為產生主動意圖的個體。這就是“壓制”階段的自然延伸——主角產生了明確的意圖或目的。

這個意圖通常是脫離當前痛苦處境的決心,比如:

“我受夠了,我要離婚。”

“這樣的家人不要也罷,我要徹底離開。”

“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要開始為自己而活。”

“他心裡沒我,我決定放手,成全他和他的白月光。”

這個“意圖/目的”的出現,標誌著主角內心的轉變和劇情的轉折點。它給了主角一個行動的方向,也讓讀者看到了反抗的曙光,開始期待主角如何將這個意圖付諸實踐。

步驟四:拉扯

主角產生了離開或改變的意圖,但事情往往不會立刻如願。在最終的爆發(高潮)到來之前,通常會經歷一個“拉扯”的階段。這個階段非常重要,它不是為了拖延時間,而是為了進一步加深矛盾、激化衝突,將情緒張力推向更高點。

“拉扯”階段的情節通常表現為:

主角嘗試行動,遭遇阻礙: 比如主角提出離婚,但“後悔方”不同意,或者輕蔑地認為主角在無理取鬧、欲擒故縱。

“後悔方”繼續作死,加倍傷害: 在拉扯中,“後悔方”可能不僅不反思,反而說出更傷人的話,做出更過分的事,進一步貶低主角的價值,加深主角的痛苦和離開的決心。

案例: 在醫院質問丈夫後,丈夫惱羞成怒,在秘書(綠茶)添油加醋下,反而指責甚至動手打了主角。這種行為無疑是在主角的傷口上撒鹽,徹底澆滅了她心中可能殘存的最後一絲幻想。

外界因素介入,激化矛盾: 可能有“白月光”或“小三”繼續挑釁、陷害主角;可能有不明真相的家人朋友指責主角“不懂事”;也可能在這個階段,出現了一個更優秀、更懂得珍惜主角的男二(或女二)。

關於男二/女二: 這個角色的出現,一方面能給在痛苦中掙扎的主角帶來一絲慰藉和希望,另一方面也形成了鮮明對比,讓讀者更加唾棄那個不知好歹的“後悔方”。更重要的是,這往往會製造一種“信息差”——主角已經找到了更好的歸宿,但“後悔方”還矇在鼓裡,繼續進行著他自以為是的貶低和掌控,這就為後續他發現真相時的巨大沖擊和後悔埋下了伏筆。

總之,“拉扯”階段就像是暴風雨來臨前的烏雲密佈、電閃雷鳴。每一次拉扯,都是在積蓄能量;每一次衝突,都是在將主角和“後悔方”推向無法回頭的決裂邊緣,同時也把讀者的期待值拉到最高,讓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最終爆發的那一刻。

步驟五:高潮反轉

經過了壓抑、決心和反覆拉扯,所有的矛盾和情緒都將在這一步集中爆發,形成故事的高潮。這也是“後悔方”命運的反轉點。

主角的決定性行動: 這是主角徹底掙脫束縛、執行自己意圖的時刻。她可能不再爭辯,而是默默收拾好所有東西,徹底消失;或者在“後悔方”最意想不到的時候,平靜地提出離婚,甚至直接甩出離婚協議書;或者,在一個戲劇性的場合(有時甚至是“後悔方”自以為是的“恩賜”或“威脅”下),主角會拋出一個重磅炸彈,徹底顛覆“後悔方”的認知。

案例: 在“拉扯”階段受盡委屈後,主角可能已經悄然離開。當丈夫(後悔方)後知後覺,打電話來還帶著施捨般的口吻說:“後悔了就回來給我做飯,或者去給我的秘書道個歉,我就不跟你計較了。” 這時,主角平靜地回答:“不好意思,我明天結婚。” 這句話就是高潮和反轉的關鍵點——它瞬間擊碎了“後悔方”的傲慢和掌控感,將故事的主動權徹底交到了主角手中。

“後悔方”的認知顛覆: 在高潮爆發的這一刻,“後悔方”長期以來的優越感、掌控欲和對主角價值的低估會瞬間崩塌。他們會第一次真正意識到:主角是真的要離開,不是開玩笑,不是無理取鬧,而且自己可能永遠地失去了她。震驚、難以置信、恐慌,以及一絲(可能還不自知的)後悔開始萌芽。權力的天平徹底傾斜,他們的“火葬場”正式開始點火。

步驟六:結局

高潮過後,故事進入結局階段。這是展示“火葬場”最終燃燒效果,並給予讀者情感滿足的收尾環節。

主角的歸宿: 在大多數讓讀者滿意的“火葬場”文結局中,主角在離開“後悔方”後,會開啟新的人生。她可能會專注於事業,實現自我價值;可能會遇到真正懂得珍惜她的人(比如之前“拉扯”階段出現的男二),獲得幸福。最重要的一點是:她通常不會選擇原諒,更不會回頭。因為對於讀者而言,“火葬場”的爽點很大一部分就在於看到主角的決絕和“後悔方”求而不得的痛苦。輕易的原諒會大大削弱這種爽感。

“後悔方”的代價: 這部分是結局的重頭戲。在失去主角後,“後悔方”會經歷一個痛苦的悔悟過程。他們開始回憶起主角的好,意識到自己的愚蠢和錯誤,想方設法去挽回(比如痛哭流涕地道歉、卑微地乞求、瘋狂地尋找,這就是所謂的“追妻/夫”)。但為時已晚,主角已經不再需要他。最終,“後悔方”往往會落得一個淒涼的下場:

事業可能一落千丈(有時是因為失去了主角這個“賢內助”或“幸運星”)。

眾叛親離,聲名狼藉。

孤獨終老,日夜忍受著悔恨的煎熬。

案例: 可能男主變得頹廢失意,公司也出了問題。他可能終於看清了女秘書的真面目並趕走了她,但為時已晚。他開始懂得要與其他異性保持距離,但那個最該珍惜的人已經不在了。這就是他應得的結局。

配角的下場: 對於那些在過程中推波助瀾的反面配角(如挑撥離間的秘書、惡毒的白月光等),結局通常也會給予她們應有的懲罰,讓整個故事的“因果報應”更加完整。

案例: 那個女秘書可能被趕走後,又去傍了別的金主,結果被金主的原配當街羞辱,下場並不光彩。

“火葬場”文的結局,就是要讓讀者長出一口惡氣,看到那個曾經高高在上、不懂珍惜的人,最終跪倒在自己的錯誤面前,付出沉重的代價,而主角則昂首挺胸地走向了更好的未來。

四、案例實戰演練

現在,讓我們把上面拆解的公式,套用到文稿中提到的“醫院撞見丈夫陪秘書”的案例上,看看一個完整的“火葬場”故事是如何通過這六個步驟構建起來的:

1.後悔前置: 【情景暗示式】主角胃疼獨自去醫院,撞見本應加班的老公陪著他那位“又蠢又笨”的女秘書從婦產科出來,眼神溫柔。——強烈的背叛信號,讀者立刻預期到老公將來會後悔。

2.壓制主角: 主角目睹一切,內心震驚、傷心、冰冷。回憶起老公之前對秘書的吐槽和對自己的承諾,對比眼前的溫柔呵護,痛苦加倍。【必須展現情緒】比如可以寫她胃更疼了,眼前發黑,幾乎站立不穩。

3.意圖/目的: 經歷最初的打擊後,主角可能壓下情緒,決定不能當作沒看見,必須去弄清楚,或者直接產生了“這樣的婚姻無法繼續”的念頭。【此處選擇“當面質問”路線】

4.拉扯: 主角上前質問。丈夫惱羞成怒,不僅不解釋,反而可能在秘書的綠茶言論(“嫂子你別怪王總,他也是看我一個人不舒服才……”)影響下,維護秘書,指責主角不懂事、疑神疑鬼,甚至可能失手推搡或扇了主角一巴掌。主角徹底心寒。丈夫可能事後還嘴硬:“你鬧夠了沒有?你現在這個樣子,離開我你能活嗎?”他完全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還在貶低主角。(此階段可能穿插主角遇到溫柔男二的情節,形成對比,也給主角退路。)矛盾和傷害不斷加深。

5.高潮反轉: 主角徹底絕望,不再爭吵。可能默默回家收拾了所有東西,不告而別。丈夫幾天後發現家裡空了,才有點慌。打電話過去,依然帶著高高在上的口吻:“給你個臺階下,回來吧,別鬧了。” 主角平靜回覆:“不用了,我已經簽了離婚協議,明天寄給你。哦對了,下個月我結婚。” 丈夫如遭雷擊,徹底懵了。

6.結局: 主角(可能和男二)開始新生活,過得平靜幸福。前夫這時才幡然醒悟,意識到自己失去了什麼,開始瘋狂後悔。他可能去糾纏、去道歉、去跪求,但主角不為所動。他的事業可能因為失去主角(也許主角曾是他的得力助手或精神支柱)而一落千丈,聲名狼藉。當初那個秘書也可能看他落魄而離去,或者被他遷怒趕走。最終,前夫在無盡的悔恨和孤獨中度過餘生,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了代價。

通過這六個步驟,一個有起伏、有張力、能引發讀者共鳴和爽感的“追夫火葬場”故事就基本成型了。

結語:寫好“火葬場”的關鍵

“追妻/夫火葬場”作為一種極具戲劇張力的故事類型,之所以能長盛不衰,就在於它精準地捕捉並放大了“失去後才懂得珍惜”的普遍人性弱點,並通過“後悔”這一核心情緒,構建出一段令人唏噓又解氣的情感糾葛。

想要寫好這類故事,最關鍵的有兩點:

牢記核心是“後悔”: 時刻提醒自己,你寫的是“後悔文學”,而不是單純的“復仇爽文”。這意味著那個最終要“進火葬場”的角色,需要具備後悔的可能性,他的“惡”要服務於最終的“悔”。

設定服務於核心: 你的人物設定(他有多渣?是否有感情基礎?)、情節選擇(他做了什麼讓主角無法忍受?什麼事件促使他開始後悔?),都必須圍繞著如何最好地展現和強化“後悔”這一主題來進行。避免將一個純粹的反派強行按頭“後悔”,也要避免把一個本該後悔的普通過錯方寫成不共戴天的死敵。

掌握了基本的創作公式,理解了核心的情感要點,接下來就是多多練習,嘗試用這個結構去構思你自己的故事。願你也能寫出令人拍案叫絕、欲罷不能的“火葬場”佳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UnclePea
0會員
117內容數
專注零成本互聯網創業,分享商業思維、商業模式、自媒體運營、電商副業、內容變現實戰攻略。每日更新抖音 / 快手爆款邏輯、小紅書引流技巧、知識付費玩法,揭秘廣告分成、直播帶貨變現策略。定期拆解月入 10W + 案例,提供AI 工具、腳本模板等乾貨,適配新手及進階用戶。關注解鎖可複製的流量密碼,讓技能與時間價值最大化!
UnclePea的其他內容
2025/05/21
在形形色色的短篇故事類型中,有一類作品格外貼近我們的生活,它或許沒有驚心動魄的奇遇,也沒有纏綿悱惻的曠世絕戀,卻總能以其真實、瑣碎又充滿張力的情節,精準地戳中我們內心的某個角落。這類故事,我們常常稱之為“世情文”。 一、什麼是“世情文”?—— 不只是家長裡短 你可能會發現,在很多平臺的官方分類裡
Thumbnail
2025/05/21
在形形色色的短篇故事類型中,有一類作品格外貼近我們的生活,它或許沒有驚心動魄的奇遇,也沒有纏綿悱惻的曠世絕戀,卻總能以其真實、瑣碎又充滿張力的情節,精準地戳中我們內心的某個角落。這類故事,我們常常稱之為“世情文”。 一、什麼是“世情文”?—— 不只是家長裡短 你可能會發現,在很多平臺的官方分類裡
Thumbnail
2025/05/21
引言 你是否曾經讀過一個故事,明明情節讓人心口發堵,眼眶發酸,卻又忍不住一頁頁往下翻,直到結局才長舒一口氣,心中五味雜陳?這就是“虐文”的魅力所在。這類故事,常常通過描繪主角的痛苦、掙扎、失去與求而不得,來觸動讀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引發強烈的共鳴與唏噓。 它們或許不提供輕鬆愉快的閱讀體驗,卻能帶來
Thumbnail
2025/05/21
引言 你是否曾經讀過一個故事,明明情節讓人心口發堵,眼眶發酸,卻又忍不住一頁頁往下翻,直到結局才長舒一口氣,心中五味雜陳?這就是“虐文”的魅力所在。這類故事,常常通過描繪主角的痛苦、掙扎、失去與求而不得,來觸動讀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引發強烈的共鳴與唏噓。 它們或許不提供輕鬆愉快的閱讀體驗,卻能帶來
Thumbnail
2025/05/21
引言 打開熱門的女性向短篇閱讀平臺,你會發現“爽文”總是佔據著重要的位置。無論是現代都市的快意恩仇,還是古風宅斗的絕地反擊,那些讓讀者大呼過癮、欲罷不能的故事,往往都精準地踩在了“爽點”上。為什麼這類故事如此受歡迎?因為它能有效地調動讀者的情緒,提供一種酣暢淋漓的閱讀體驗。想要寫出讓人上頭的短篇故
Thumbnail
2025/05/21
引言 打開熱門的女性向短篇閱讀平臺,你會發現“爽文”總是佔據著重要的位置。無論是現代都市的快意恩仇,還是古風宅斗的絕地反擊,那些讓讀者大呼過癮、欲罷不能的故事,往往都精準地踩在了“爽點”上。為什麼這類故事如此受歡迎?因為它能有效地調動讀者的情緒,提供一種酣暢淋漓的閱讀體驗。想要寫出讓人上頭的短篇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非常有意義的主題, 值得所有人體驗。
Thumbnail
非常有意義的主題, 值得所有人體驗。
Thumbnail
          作者:抱城     作品:【驚悚短篇】夜逃亡    類型:黑暗、寫實、控制、懸疑、驚悚   我想,恐怖情人的題材大家都不陌生,無論是改編自社會案件或自身靈感創作,這類題材總是容易讓人不寒而慄,因為現實中,我們都有可能會成為受害者。   筆者將第一章就勾出了主角經受過什麼
Thumbnail
          作者:抱城     作品:【驚悚短篇】夜逃亡    類型:黑暗、寫實、控制、懸疑、驚悚   我想,恐怖情人的題材大家都不陌生,無論是改編自社會案件或自身靈感創作,這類題材總是容易讓人不寒而慄,因為現實中,我們都有可能會成為受害者。   筆者將第一章就勾出了主角經受過什麼
Thumbnail
一開始看到的主題就很吸引人,不像一般的謀殺流程,屍體->推理->犯人,開宗明義就以兇手的敘述展開整個故事,故事內容別出心裁,我覺得編排也十分用心,以不同視角的角度帶出故事的來龍去脈,以及為何兇手會有這種作為,並且情節也蠻緊湊,交代的環節完整,只差在最後可能是怕大家看不懂,又小叮嚀了一下補充細節,
Thumbnail
一開始看到的主題就很吸引人,不像一般的謀殺流程,屍體->推理->犯人,開宗明義就以兇手的敘述展開整個故事,故事內容別出心裁,我覺得編排也十分用心,以不同視角的角度帶出故事的來龍去脈,以及為何兇手會有這種作為,並且情節也蠻緊湊,交代的環節完整,只差在最後可能是怕大家看不懂,又小叮嚀了一下補充細節,
Thumbnail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
Thumbnail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