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解鎖“世情文”——寫透日常中的波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0 分鐘

在形形色色的短篇故事類型中,有一類作品格外貼近我們的生活,它或許沒有驚心動魄的奇遇,也沒有纏綿悱惻的曠世絕戀,卻總能以其真實、瑣碎又充滿張力的情節,精準地戳中我們內心的某個角落。這類故事,我們常常稱之為“世情文”。

一、什麼是“世情文”?—— 不只是家長裡短

你可能會發現,在很多平臺的官方分類裡,似乎並沒有“世情文”這樣一個明確的標籤。它更像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叫法,用來概括那些根植於現實土壤、聚焦於人際關係和生活矛盾的故事。

1.1 官方定義之外:它可能是“現實情感”、“婚姻家庭” 嚴格來說,“世情文”常常被歸入更寬泛的類別,比如“現實情感”、“婚姻家庭”、“都市生活”等等。無論名稱如何,它們的核心都指向了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複雜、具體、有時甚至令人啼笑皆非的人和事。它描寫的不是遙不可及的英雄夢想,而是我們身邊可能隨時上演的喜怒哀樂。

1.2 核心特徵:“貼近生活,一地雞毛”的設定 “貼近生活,一地雞毛”是對“世情文”最形象的概括。這裡的“一地雞毛”並非貶義,而是指那些看似瑣碎卻真實存在的日常煩惱、人際摩擦和生活困境。它可能是鄰里間的爭執、親戚間的攀比、夫妻間的誤會、婆媳間的矛盾,也可能是職場上的委屈、朋友間的背叛、原生家庭帶來的傷痛……這些情節之所以能引起共鳴,正是因為它們源自於我們大多數人都能理解甚至經歷過的生活本身。它不追求極致的浪漫或幻想,而是選擇把鏡頭對準現實,放大那些我們習以為常卻又暗流湧動的生活細節。

1.3 接地氣的魅力:為什麼它適合新手? 對於剛剛起步的寫作者來說,“世情文”往往是一個非常友好的選擇。

易於取材: 它的素材庫就是我們的生活本身。你不需要絞盡腦汁去構架一個宏大的世界觀,也不必費心設計離奇的超能力。你每天經歷的、看到的、聽到的,甚至在新聞或短視頻裡刷到的家長裡短、社會百態,都可能成為你筆下的故事靈感。

易於共情: 因為貼近現實,讀者更容易代入其中的角色和情境,理解人物的情緒和動機。這種天然的共情基礎,使得故事更容易觸動人心。

側重情緒表達: “世情文”的核心往往在於情緒的傳遞和共鳴。它可能沒有複雜的計謀或華麗的打鬥,但它需要作者敏銳地捕捉和描摹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活動和情緒變化。這種對內在情感的挖掘,是寫作練習的重要一環,而“世情文”恰好提供了大量實踐的機會。當你寫下主角面對不公時的憤怒、遭遇背叛時的心碎、或是最終釋然時的平靜,其實也是在鍛鍊自己感受和表達情緒的能力。

1.4 常見的人物關係光譜 “世情文”的故事往往圍繞著各種我們熟悉的人際關係展開。這些關係構成了故事衝突的主要來源和情感的核心載體。常見的人物關係包括但不限於:

家庭內部: 與父母的關係(親情、代溝、偏心、養老等)、夫妻關係(婚姻危機、出軌、經濟矛盾、育兒分歧等)、兄弟姐妹關係(手足情深、財產糾紛、原生家庭影響等)。

親密關係: 與戀人/男女朋友的關係(戀愛波折、三觀不合、現實考驗等)、與相親對象的關係(奇葩遭遇、觀念碰撞等)。

社會關係: 與親戚的關係(人情往來、利益糾葛、閒言碎語等)、與閨蜜/朋友的關係(友誼的考驗、嫉妒、背叛等)、與室友/同事/鄰居的關係(界限感、生活習慣衝突、職場問題等)。

相比一些聚焦於男女主角愛情的言情故事,“世情文”的人物關係網通常更復雜、更多元。這種多樣性也為故事提供了更廣闊的書寫空間和更豐富的矛盾衝突點。

二、“世情文”的靈感庫—— 好故事就在身邊

瞭解了“世情文”的基本特點和常見的人物關係後,下一個問題就是:去哪裡尋找那些能夠支撐起一篇好故事的“梗”呢?(這裡的“梗”,可以理解為故事的核心矛盾、衝突點或獨特的設定。)

答案很簡單:你的靈感庫,其實就是我們每天浸泡其中的生活本身。

2.1 生活處處是“梗”:新聞、短視頻、親身經歷 不同於需要構建宏大世界觀的幻想類題材,“世情文”的創作往往始於一個觸動人心的現實瞬間或一種引發共鳴的社會現象。

社會新聞與熱點: 每天翻看新聞,無論是社會版還是娛樂版,你總能發現各種充滿戲劇性的人和事。比如,某些挑戰人倫底線的家庭糾紛、匪夷所思的詐騙案件、引發廣泛討論的婚姻觀念衝突等等,這些都是極佳的故事起點。它們自帶話題度和現實感,稍加提煉和改編,就能成為吸引眼球的“梗”。

短視頻平臺: 如今的短視頻平臺簡直是一個濃縮的社會生活萬花筒。各種吐槽、分享、記錄生活的短視頻,往往包含著大量生動鮮活的“世情”素材。刷到某個令人氣憤的“媽寶男”言論,看到一段令人唏噓的“鳳凰男”婚後變化,或者旁觀了一場鄰里間的奇葩爭執,都可能激發你的創作靈感。

親身經歷與觀察: 當然,最直接也最真切的靈感來源還是我們自己的生活。你和家人、朋友、同事相處的點滴,你遇到的某個特別的人,經歷的某件難忘的事,甚至是你觀察到的身邊人的故事,都可以成為創作的源泉。也許是一次不愉快的相親經歷,一次與室友的激烈爭吵,一次被親戚“道德綁架”的無奈……這些親身體驗帶來的情感衝擊,往往能讓你的故事更加真摯動人。

2.2 常見靈感示例 基於以上途徑,我們可以發現許多常見的、容易引發共鳴的“世情文”靈感方向。以下是一些例子,希望能給你帶來啟發:

媽寶男與相親的碰撞: 一個事事以“我媽說”為準則的男性,在相親市場上會遇到怎樣的啼笑皆非或令人窒息的狀況?他可能對女方提出各種不合理的要求(比如要求高額嫁妝卻不給彩禮),或者在關鍵時刻總是缺乏主見,將矛盾直接引向未來的婆媳關係。

婆媳關係的N種可能: 這是“世情文”中的經典主題,但也需要不斷挖掘新意。除了傳統的觀念衝突、生活習慣摩擦,還可以思考更具衝擊力的情節,比如婆婆過度干涉子女的婚姻生活(甚至做出一些侵犯隱私、挑戰底線的行為),或者因為嫉妒、偏心等原因故意刁難兒媳。

高齡父母生二胎引發的家庭風波: 當子女已經成年甚至成家,父母卻突然決定(或意外懷上)二胎,這往往會打破原有的家庭平衡。故事可以探討由此引發的經濟壓力、精力分配、情感隔閡,甚至可能出現父母要求成年子女承擔撫養弟弟/妹妹責任的極端情況。

“白眼狼”式子女的反向視角: 傳統故事中常有“重男輕女”或“偏心父母”的情節,但換個角度,也可以書寫被父母精心養大、享受了所有資源,卻自私自利、不懂感恩的子女。比如,父母意外懷二胎後,她/他擔心的不是父母的身體,而是自己的財產會被分走,從而做出傷害父母的行為。

奇葩親戚/室友/鄰居的挑戰: 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邊界感模糊、行為令人不適的人。比如,總想佔小便宜的親戚,生活習慣邋遢還理直氣壯的室友,或者對你家生活指手畫腳、干涉過度的鄰居。這些圍繞著“邊界感”和“分寸感”的衝突,很容易引發讀者的共鳴。一個具體的例子可以是:弟弟的女朋友第一次上門,就以女主人的姿態對家裡的姐姐(主角)頤指氣使,認為姐姐在家“啃老”,侵佔了她的利益。

鳳凰男的婚後“變臉”: 一些出身底層、靠個人奮鬥在大城市立足的男性,在婚後可能會暴露出與婚前截然不同的面貌。比如,婚前表現得謙遜有禮,婚後卻將原生家庭的親戚(如母親、妹妹)接到自己與妻子的小家庭,試圖讓妻子無條件付出,甚至覬覦妻子的家產(所謂的“吃絕戶”)。

熊孩子的“整治”故事: 在公共場合或鄰里之間,遇到缺乏管教、行為惡劣的“熊孩子”及其不作為的家長,是很多人都有過的糟心體驗。圍繞如何“整治”熊孩子(在合理合法範圍內),可以衍生出許多鬥智鬥勇、最終大快人心的爽文式情節。

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只是常見的靈感方向,並非固定模板。好的“世情文”不是簡單複述這些常見橋段,而是在這些基礎上,找到獨特的切入點,挖掘更深層的情感和人性,或者設計出更意想不到的情節轉折。關鍵在於保持對生活的敏感,勤於觀察和思考。

三、“世情文”的寫作要點—— 如何讓“雞毛”飛起來?

找到了靈感來源,明確了故事可能的人物關係和衝突方向,接下來就要思考如何讓你的“世情文”真正抓住人心,在眾多同類故事中脫穎而出。僅僅是復刻生活中的“一地雞毛”是不夠的,你需要讓這些“雞毛”飛起來,舞出獨特的軌跡。

3.1 核心要求:梗要有衝擊力,“夠奇葩” “世情文”因為貼近生活、易於取材,寫的人自然就多。要想讓你的故事被讀者記住,最關鍵的一點在於你的核心“梗”——也就是故事的中心矛盾或設定——必須要有足夠的衝擊力。

我們常常用一個詞來形容這種衝擊力,叫做“夠奇葩”。這裡的“奇葩”,需要正確理解。

3.2 “奇葩”的真諦:並非胡編亂造,而是“新穎”與“吸睛” 提到“奇葩”,可能有人會聯想到完全脫離現實、胡編亂造的情節。但這並非“世情文”所追求的“奇葩”。它不是讓你信口開河,編造一些邏輯不通、完全不可能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事情。

這裡的“奇葩”,更多指的是“新穎”、“獨特”、“罕見”,能夠第一時間抓住讀者眼球(即“吸睛”),讓讀者產生“哇,還有這種事?”或者“這太過分了吧!”的強烈情緒反應。它要求你的核心衝突點,既要植根於現實的可能性(哪怕是比較極端的情況),又要具備一定的新鮮感和話題性,能夠突破讀者對於同類題材的固有認知。

3.3 為什麼要創新?—— 在同質化中脫穎而出 “世情文”是最容易上手的題材之一,也是最容易產生大量相似作品的領域。想想看,有多少故事在寫婆媳矛盾?有多少故事在寫重男輕女?有多少故事在寫夫妻背叛?當同一個“梗”被反覆書寫,讀者難免會感到麻木和厭倦。

如果你還在寫“婆婆讓我多做家務”、“父母把好吃的都給了弟弟”這類非常普遍、缺乏新意的衝突,那麼你的故事很可能就會淹沒在海量的內容中。除非你的文筆或敘事技巧格外高超,否則很難吸引讀者。

因此,在“世情文”創作中,對“梗”進行創新,尋找更具衝擊力、更“奇葩”的切入點,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是為了吸引眼球,更是為了給讀者提供獨特的閱讀體驗。

3.4 創新的幾種途徑 那麼,如何對常見的“世情”梗進行創新,讓它變得“夠奇葩”呢?以下提供幾種思路:

視角轉換: 同一個事件,從不同的參與者視角去講述,可能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帶來新鮮感。

例子: 前面提到的“高齡父母生二胎”。如果從女兒視角寫,可能側重於父母的偏心、自己被要求犧牲、承擔不該承擔的責任,這是一個比較常見的角度。但如果轉換視角,從父母的立場出發,寫他們如何被精心養大卻自私自利的“白眼狼”女兒寒了心(比如女兒擔心家產被分走而阻撓、造謠),這就提供了一個反向的、更具爭議性的敘事角度,更容易引發討論。

極致化衝突: 將常見的、普通的矛盾,推向一個更極端、更不合常理、更挑戰底線的境地。

例子: 婆媳矛盾很常見。但如果只是寫婆婆讓媳婦多幹活、說話難聽,就顯得平淡。如何極致化?可以設計一些突破常規認知的行為。比如,婆婆趁媳婦坐月子餵奶時,偷拍照片發到親戚群裡“歌頌母愛”,讓媳婦難堪;或者,婆婆立下奇葩規矩,要求兒子每週大部分時間必須陪自己睡,理由是“怕黑”;甚至,婆婆洗澡時要求成年的兒子幫忙擦身,並將此視為理所當然。這些情節,將普通的“界限不清”或“控制慾強”推向了極致,其“奇葩”程度足以立刻抓住讀者。

挖掘極端案例: 從社會新聞或現實生活中,提煉出那些本身就足夠極端、足夠震撼人心的真實案例,並以此為基礎進行藝術加工。

例子: 母親帶著女兒再嫁。如果只是寫繼父不喜歡女兒、母親偏袒繼父的孩子,這很常見。但如果挖掘一些新聞報道中的極端案例,比如母親為了討好繼父,親眼看到女兒被繼父侵犯卻選擇關上門,甚至在女兒試圖報警時打斷她的腿。這種情節雖然殘酷,但往往有現實原型支撐,其帶來的衝擊力和對人性的拷問是巨大的。它直接將矛盾的激烈程度拉滿,讓故事一開始就充滿張力。

3.5 案例分析:如何將普通衝突“升級”? 我們再通過兩個常見衝突,看看如何運用上述方法進行“升級”:

普通衝突: 婆婆在媳婦懷孕期間故意為難,讓她挺著大肚子洗衣服、拖地。

問題: 太常見,缺乏新意,難以激發讀者強烈情緒。

升級思路(極致化衝突): 媳婦在坐月子期間,婆婆偷拍其餵奶照片發到家族群,美其名曰“母愛偉大”,實則讓媳婦公開出糗。或者,婆婆要求兒子(媳婦的老公)和自己同睡,剝奪夫妻相處時間。

普通衝突: 父母重男輕女,偷偷給弟弟買玩具,藏起好吃的只給弟弟吃,對女兒漠不關心。

問題: 模式化,讀者已經看過太多類似情節。

升級思路(極致化衝突/挖掘極端案例): 弟弟失手(或故意)害死了姐姐,父母為了保護兒子,不僅不報警,反而幫助弟弟掩蓋罪行,甚至做出更駭人聽聞的行為(如分屍)。或者,母親為了討好繼父/新伴侶,默許甚至幫助對方虐待、侵犯自己的親生女兒。

通過這樣的“升級”,原本平淡的“一地雞毛”就可能變成充滿戲劇張力、能夠引發讀者強烈情緒的風暴。當然,需要再次強調,所謂的“奇葩”和“升級”,並非鼓勵毫無底線的獵奇,而是要在洞察現實複雜性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能夠服務於主題和人物塑造的戲劇化處理。

四、“世情文”的結構公式—— 快速搭建故事骨架

有了好的“梗”和創新的思路,還需要一個清晰的結構來承載你的故事,確保情節流暢、節奏得當。“世情文”雖然取材於生活,但在結構上並非完全隨意的生活流,它同樣有可以遵循的、能夠有效提升故事節奏和爽感的公式。

4.1 公式詳解 這個公式的核心在於圍繞“梗”引發的衝突,推動主角情緒變化、設立目標,並通過層層遞進的行動最終解決問題、達成目標。其基本流程如下:

事件(梗) → 主角情緒 → 樹立目標(至少兩層:大目標 + 小目標) → 解決第一層困境(小打臉) → 矛盾推高(引向第二層目標) → 再次解決(大打臉 / 最終反轉)

讓我們拆解一下每個環節:

事件(梗): 故事的起點,即那個具有衝擊力的核心衝突或設定。

主角情緒: 事件發生後,主角最直接、最強烈的情緒反應是什麼?(如憤怒、震驚、悲傷、決心等)這個情緒是後續所有行動的內驅動力。

樹立目標(至少兩層): 基於情緒和事件,主角想要達成什麼?這裡建議設立至少兩個層次的目標:

小目標: 通常是針對當前困境或直接挑釁者的短期反擊或應對措施。

大目標: 更長遠、更根本的目標,比如徹底擺脫困境、實現自我救贖、完成復仇、或者開啟新生活等。

解決第一層困境(小打臉): 主角圍繞“小目標”展開行動,初步解決一部分問題,或者對敵人進行第一次反擊,讓他們感到不快或受挫。這裡的“打臉”,可以理解為讓對方丟面子、計劃落空或受到初步懲罰。

矛盾推高(引向第二層目標): “小打臉”之後,矛盾通常不會完全解決,反而可能因為主角的反擊而進一步激化。對手可能會採取更激烈的手段,將衝突推向白熱化,從而引出主角需要解決的更深層次問題,即“大目標”。

再次解決(大打臉 / 最終反轉): 主角圍繞“大目標”,採取更周密的計劃和行動,克服最終的障礙,徹底解決核心矛盾,並給予對手決定性的打擊(“大打臉”)。這通常是故事的高潮和結局,帶來最終的情感釋放和爽點。

4.2 節奏是關鍵:為什麼“世情文”要快節奏? 這個公式特別強調了行動和解決問題的速度。“世情文”通常需要保持較快的節奏。

這與側重情感拉扯的言情文不同。言情文可能需要花費大量筆墨去描繪人物內心的猶豫、試探、誤會和反覆,那種“拉扯感”是其魅力所在。但“世情文”,尤其是帶有爽文元素的“世情文”,讀者期待的往往是更直接的衝突和更快速的解決方案。

主角的目的可能不是要去感化誰、挽回誰(雖然也有這類世情文),而更多的是為了自救(擺脫糟糕的原生家庭、失敗的婚姻)、復仇(反擊傷害過自己的人)或者僅僅是解決一個迫在眉睫的現實問題。因此,拖沓的內心戲和不必要的猶豫,反而會消解故事的爽感。節奏要快,衝突要集中,行動要果斷。

4.3 目標分層的重要性 為什麼要強調至少設立兩層目標?

製造遞進感: 從小目標到大目標,從“小打臉”到“大打臉”,可以形成情節上的層層遞進,避免平鋪直敘。

維持讀者興趣: 在大目標達成之前,通過小目標的實現(小打臉)來提供階段性的爽點和滿足感,維持讀者的閱讀興趣。

符合現實邏輯: 很多時候,大的困境無法一蹴而就地解決,需要先從解決眼前的小問題入手,逐步積累優勢,最終才能達成根本目標。

4.4 公式應用舉例 我們用前面提到的“婆婆偷拍餵奶照”這個“梗”來具體演示一下如何套用這個公式:

a.事件(梗): 我正在坐月子,婆婆偷偷拍下我餵奶的照片,發到了親戚群裡,還假惺惺地“歌頌母愛”。

b.主角情緒: 憤怒!羞辱!不可置信!這種情緒必須直接、猛烈地表現出來,不需要過多鋪墊和內心猶豫。

c.衝突升級 & 樹立目標: 我立刻找婆婆對峙,矛盾爆發。老公不僅不幫我,反而指責我小題大做、矯情,完全站在婆婆那邊,甚至可能對我動手。

認清現實: 我徹底看清了這一家人的嘴臉。

樹立大目標: 我要離婚!而且不能就這麼算了,我要報復,拿回屬於我的一切,讓他們付出代價。

樹立小目標: 婆婆讓我身敗名裂,我也要先讓她嚐嚐這種滋味。第一步,先讓婆婆名聲掃地。

d.解決第一層困境(小打臉):

困境: 婆婆和老公聯手對付我,我帶著孩子處於弱勢。

行動: 先確保自身安全和後路(比如偷偷把孩子送回孃家)。然後尋找反擊機會,抓住對方的把柄(比如,發現婆婆讓成年的老公幫她洗澡,或者其他奇葩行為)。

反擊(小打臉): 我也拍照/錄像,不發親戚群,直接發到小區業主群、社區群,讓街坊鄰里都看看這家的“孝子”和“奇葩婆婆”,引發輿論。讓他們也嚐嚐被議論、被指指點點的滋味。

e.矛盾推高(引向第二層目標):

我的反擊讓他們惱羞成怒,矛盾徹底白熱化。他們可能會用更惡劣的方式對付我,比如:

威脅我,認為我一個家庭主婦不敢離婚,離了就沒人要,逼我給婆婆道歉。

偷偷轉移婚內財產。

試圖用輿論反擊我,汙衊我。

這正把我推向了必須解決的“大目標”:離婚,並且要分到應得的財產,保護好自己和孩子。

f.再次解決(大打臉 / 最終反轉):

行動: 我不屈服於對方的威脅和拿捏,正面剛,堅決要離婚。同時,我私下早已做好準備:

收集他們轉移財產的證據。

找到房子是我出資購買或我還貸的證據。

利用之前製造的輿論優勢。

甚至可以設計一個局,讓對方在財產或名譽上遭受更大損失。

結局(大打臉): 在法庭或調解中,我甩出所有證據,成功離婚,爭取到了孩子的撫養權,並且分到了大部分財產。而前夫和前婆婆,因為之前的奇葩行為和算計,可能工作丟了、名聲臭了、財產少了,成了小區裡的笑柄和反面教材,再也找不到對象,付出了應有的代價。而我,帶著孩子和錢,開始了嶄新、自由、美好的生活。

通過這個例子,可以看到公式是如何一步步將一個“奇葩”事件,演變成一場有節奏、有反轉、最終大快人心的故事。

關於公式使用的建議:

對於新手來說,一般設置兩層目標就足夠了。兩層結構可以保證故事有基本的起伏和節奏,又不至於過於複雜難以駕馭。三層或更多層級,可能會讓情節過於擁擠,導致細節描寫不充分,除非是經驗豐富、對節奏把控能力很強的作者,否則不建議輕易嘗試。也不建議只寫一層,那樣容易讓故事顯得平淡,缺乏高潮和爽點。

最重要的是,公式是骨架,最終的故事還需要血肉填充。真實可信的人物、生動具體的細節、恰到好處的情感表達,才能讓公式化的結構煥發生命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UnclePea
0會員
85內容數
專注零成本網賺,分享自媒體運營、電商副業、內容變現實戰攻略。每日更新抖音 / 快手爆款邏輯、小紅書引流技巧、知識付費玩法,揭秘廣告分成、直播帶貨變現策略。定期拆解月入 10W + 案例,提供AI 工具、腳本模板等乾貨,適配新手及進階用戶。關注解鎖可複製的流量密碼,讓技能與時間價值最大化!
UnclePea的其他內容
2025/05/21
引言 你是否曾經讀過一個故事,明明情節讓人心口發堵,眼眶發酸,卻又忍不住一頁頁往下翻,直到結局才長舒一口氣,心中五味雜陳?這就是“虐文”的魅力所在。這類故事,常常通過描繪主角的痛苦、掙扎、失去與求而不得,來觸動讀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引發強烈的共鳴與唏噓。 它們或許不提供輕鬆愉快的閱讀體驗,卻能帶來
Thumbnail
2025/05/21
引言 你是否曾經讀過一個故事,明明情節讓人心口發堵,眼眶發酸,卻又忍不住一頁頁往下翻,直到結局才長舒一口氣,心中五味雜陳?這就是“虐文”的魅力所在。這類故事,常常通過描繪主角的痛苦、掙扎、失去與求而不得,來觸動讀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引發強烈的共鳴與唏噓。 它們或許不提供輕鬆愉快的閱讀體驗,卻能帶來
Thumbnail
2025/05/21
引言 打開熱門的女性向短篇閱讀平臺,你會發現“爽文”總是佔據著重要的位置。無論是現代都市的快意恩仇,還是古風宅斗的絕地反擊,那些讓讀者大呼過癮、欲罷不能的故事,往往都精準地踩在了“爽點”上。為什麼這類故事如此受歡迎?因為它能有效地調動讀者的情緒,提供一種酣暢淋漓的閱讀體驗。想要寫出讓人上頭的短篇故
Thumbnail
2025/05/21
引言 打開熱門的女性向短篇閱讀平臺,你會發現“爽文”總是佔據著重要的位置。無論是現代都市的快意恩仇,還是古風宅斗的絕地反擊,那些讓讀者大呼過癮、欲罷不能的故事,往往都精準地踩在了“爽點”上。為什麼這類故事如此受歡迎?因為它能有效地調動讀者的情緒,提供一種酣暢淋漓的閱讀體驗。想要寫出讓人上頭的短篇故
Thumbnail
2025/05/21
引言 你是不是常常覺得,明明看了一些寫作方法,學了不少技巧,可真到了要動筆寫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時,腦子裡卻還是一片空白?感覺那些理論都懂,但就是不知道具體該怎麼構思情節,怎麼塑造人物?或者,即使勉強寫出來了,也總覺得故事幹巴巴的,不夠吸引人。 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惑,別擔心,這幾乎是每個寫作者,尤其
Thumbnail
2025/05/21
引言 你是不是常常覺得,明明看了一些寫作方法,學了不少技巧,可真到了要動筆寫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時,腦子裡卻還是一片空白?感覺那些理論都懂,但就是不知道具體該怎麼構思情節,怎麼塑造人物?或者,即使勉強寫出來了,也總覺得故事幹巴巴的,不夠吸引人。 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惑,別擔心,這幾乎是每個寫作者,尤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跟動不動就幾十萬字起跳的小說比起來,我更喜歡寫不長也不短的故事;比起那些故事裡的世界觀很大,人物關係錯綜複雜,我更喜歡寫只有少少幾個人相處而發生的故事!
Thumbnail
  跟動不動就幾十萬字起跳的小說比起來,我更喜歡寫不長也不短的故事;比起那些故事裡的世界觀很大,人物關係錯綜複雜,我更喜歡寫只有少少幾個人相處而發生的故事!
Thumbnail
一本言情小說在讀者人生裡的存在期間短則一小時,長則十幾年,很少有讀者會把通俗小說留在書櫃裡二三十年的。
Thumbnail
一本言情小說在讀者人生裡的存在期間短則一小時,長則十幾年,很少有讀者會把通俗小說留在書櫃裡二三十年的。
Thumbnail
小品故事系列為一些小故事,其中包含一些事件或是一連串故事。 故事用意是寓含一些小道理。 故事主人會是以林小華為主和周邊朋友或是同學的一些小故事。
Thumbnail
小品故事系列為一些小故事,其中包含一些事件或是一連串故事。 故事用意是寓含一些小道理。 故事主人會是以林小華為主和周邊朋友或是同學的一些小故事。
Thumbnail
散文:作者本人的實際生活經驗,或思緒、想法,著重「實際發生」不應虛構。 小說:以故事為主,將虛構事件以文字寫出。
Thumbnail
散文:作者本人的實際生活經驗,或思緒、想法,著重「實際發生」不應虛構。 小說:以故事為主,將虛構事件以文字寫出。
Thumbnail
每篇故事發生在昨日、今日和明日,每篇故事存在虛實之間;存在你我之間。要如何把故事說好,就需從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說起。透過G A T E故事法、一句故事法和異質同構法,製造出令人留下深刻的記憶點,讓故事更加有吸引力,是一本令人愛不釋手的好書;也是一本可以時常翻閱的案頭書,豐富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每篇故事發生在昨日、今日和明日,每篇故事存在虛實之間;存在你我之間。要如何把故事說好,就需從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說起。透過G A T E故事法、一句故事法和異質同構法,製造出令人留下深刻的記憶點,讓故事更加有吸引力,是一本令人愛不釋手的好書;也是一本可以時常翻閱的案頭書,豐富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小品故事系列為一些小故事,其中包含一些事件或是一連串故事。 故事用意是寓含一些小道理。 故事主人會是以林小華為主和周邊朋友或是同學的一些小故事。
Thumbnail
小品故事系列為一些小故事,其中包含一些事件或是一連串故事。 故事用意是寓含一些小道理。 故事主人會是以林小華為主和周邊朋友或是同學的一些小故事。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無論寫實、歷史、科幻、奇幻皆反映人類不同面向。"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桃花庵歌》唐伯虎" 收藏許多格友好文,逐步推薦給大家。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無論寫實、歷史、科幻、奇幻皆反映人類不同面向。"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桃花庵歌》唐伯虎" 收藏許多格友好文,逐步推薦給大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