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工作是什麼?
修。
修什麼?
有很多的修,如:
1.修道。
2.修建。
3.修正。
4.修改。
5.修養。
6.修理。
7.修煉。
以上是「宇宙修煉」,屬於《宇宙論》,人比較不明白。
然而,《宇宙論》可以降維打擊,變成為《人生論》。
《人生論》就是人要跟隨著宇宙,將宇宙原則用到人類的身上。
在《人生論》方面,人所要講究的還是「修」。
即「修」字的來源。
「修」的原字是「攸」,是「攸」的轉注字。「攸」注音為「ㄧㄡ」;漢語拼音為「yōu」。
「攸」的甲骨文字形為「人+卜+又」:
1.人:就是人。
2.卜:就是樹枝或木棒或杖。
3.又:就是拿或抓。
合起來的意思是,右邊有人手上拿着樹枝、木棒或杖去打左邊的人。
解經家說這個意思是驅使奴仆去勞役,也有人說拿杖在操作事物,表示調教的意思。
金文承續著甲骨文,有些加上水,意思是拄著杖小心的過河。
篆文為修,字形是「彡+攸」:
1.彡:注音為「ㄕㄢ 」;漢語拼音為「shān」,表示修飾文采使它更美好的意思。
2.攸:表示調教的意思。
合在一起,意思是美化裝飾,用調教的方式使他文彩飛揚。
隸書加上「心」,而成為「悠」字,意思是緩慢、從容。
楷書的「修」,意思是涵養、修行。
這些都跟人的生活有關,所以是《人生論》。
這些跟修有關的字詞,被引申為:修煉、修身、修養、進修、修繕、修改、修正、修復、修理、修飾、修建、修道、修行⋯等,都跟整治、整理、整頓、整飭有關。這麼一來,「修」有「汰舊換新」的意思,須先「汰舊」才足以「換新」。
「修」的「汰舊」就是整治。整治要先去除污點,然後再換新,變成為純淨、美好、潔美⋯等。整治也有從外到內的傾向,意即先在外在整治,然後再逐漸向內在整治。
從甲骨文的字形來看,「修」是屬於外在的行為。然而,往後的整治,在「修」的字詞中已有修身、修養⋯等,有了內在走向,屬於內在的促進。日後,中國諸子百家都提倡「修」字。
「修」大致上被歸類為「兩修」:
1.修練。
2.修煉。
修練,是屬於外在的行為。
修煉,是屬於內在的心性。
因此,老師與學生的互動行為,兩修兼具:
1.外:有外在上行為的修練。
2.內:有內在上心性的修煉。
「煉」,是什麼意思?
「煉」是用火燒以去掉雜質,讓物品變得精純。「煉」的原字是「柬」。「柬」表示挑選、選擇。
甲骨文之中沒有「柬」字。
金文中有「柬」字,字形是「束+八」:
1.束:包囊。
2.八:分開。
合起來的意思是:分開包囊中的東西,引申為挑選物品。
到了篆文就有「煉」這個字。
「煉」的篆文字形是「火+柬」:
1.火:燒。
2.柬:挑選。另外有一個「揀」,意思相同。
合起來是用火去燒熔金屬,用以提純。此外,還有一個「錬」字,意思也是用火去燒熔金屬,即烈火冶金提純。因此就有「提煉」與「提錬」的說法。
西漢思想家劉安(前179年—前122年),是淮南王,集合門人寫了一本書叫做《淮南子》。在《淮南子.覽冥訓》中說:「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以上這個「煉」,本來是烈火冶金提純,現在變成煉石頭,即「煉」字已經回復到古代的「柬」,即是「揀」,意思是「揀選」。
「修煉」的事,往後即很普遍。然而,這個「修煉」中的「修」,比較傾向於內心,屬於「修心」、「修性」。「修煉」的「煉」在道家來說就傾向於外在,屬於「煉體」。日後,「修煉」就被說成為「修行」。因此,道家普遍都流行於「修行」。
西漢.劉向(前77年—前6年)的《列仙傳.關令尹》中說:「善內學,常服精華,隱德修行,時人莫知。」其實,「修行」就是在改正外在的行為與形體,加上修養內在的心性。佛教也一樣,修行與修煉並用。
佛教的「修行人」又叫做「修道人」,是師父帶著徒弟「四修」:修煉、修養、修行、修道。這正好是《宇宙人生論》符合:
1.身:修煉,又叫做修身、煉體。
2.心:修養,又叫做修心。
3.靈:修行,又叫做養性、養德。
4.道:修道,又叫做修空。
這「四修」,有其特定的形式。首先要建立、完整心性之道,否則即會出現牛鬼蛇神、妖言惑眾。
建立完整的心性,要由老師或師父帶領,遵循一定的入門、方式、儀式、儀軌、戒律、約束、規範⋯等,才能夠淨化身、心、靈、道,最後才會有所成就,即「四成」:
1.身:成人。
2.心:成道。
3.靈:成聖。
4.道:成佛。
這個「修煉」,也有「四煉」:
1.身:煉身、煉功夫、煉法門。
2.心:煉功、煉法、煉心。
3.靈:煉識、歛識、煉智、煉志。
4.道:煉道。
身、心、靈、道不屬於神學,而是有關於人身的「身體科學」,要有老師、法門、正法、正道,否則可能會走火入魔,流於妖魔鬼怪。
因此「正修煉」很重要,即正確的修煉。
「正修煉」來自「宇宙修煉」,並不是盲修瞎煉。
「正修煉」是「正道」,是完整的心性之學。
「正道」都可能會妖魔鬼怪化了,何況是一般人,沒有心性。
「正修煉」與「正道」是必須的,若不知道「正修煉」與「正道」時,其後果簡直不堪想像。
黃振輝/202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