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景氣將逐步放緩
全球景氣衰退的數據顯示,高點在2023年回落,表示全球景氣衰退的風險已經下降。若指標持續下滑並穩定在20%以下,對經濟的復甦較為正向看待。
從保守的角度來看,全球景氣衰退的指數在30%~40%區間徘徊,這個區間屬較偏高的區間,表示不確定性仍在,目前可知的因子為:1.地緣政治風險(如中美貿易或是其他地區的衝突等...)。2.利率維持在高檔,將會造成持續壓抑投資與消費。3.全球供應鏈重組帶來的陣痛期。
全球經濟概況
1.採購經理人指數(PMI)
全球綜合PMI:2025年4月為50.8,較3月的52.0下降,顯示全球經濟擴張速度放緩,年化增長率低於2.0%。(S&P Global) 美國製造業PMI:2025年4月為50.2,連續第四個月維持在擴張區間,但增長幅度有限。
2.全球GDP成長率預測
IMF預測:2025年和2026年全球GDP成長率預計為3.3%,低於2000–2019年的平均值3.7%。(IMF) 歐盟預測:2025年歐盟GDP成長率預計為1.1%,歐元區為0.9%,與2024年持平。
3.央行利率政策
美國聯準會(FED):2025年5月的聯邦基金有效利率為4.33%,市場預期年底前可能進行兩次降息。
歐洲央行(ECB):考慮將利率降至略低於2%,以應對經濟不確定性。
澳洲央行(RBA):2025年5月將現金利率下調至3.85%,為年內第二次降息,以支持經濟復甦。
4.通膨率(CPI)
OECD地區:2025年3月的年通膨率降至4.2%,為2021年7月以來最低。美國2025年4月的年通膨率為2.3%,接近聯準會的2%目標。
5.失業率
OECD地區:2025年3月的失業率為4.9%,自2022年4月以來持續維持在5%以下。美國2025年4月的失業率為4.2%,顯示勞動市場穩定。
綜合分析與未來展望
正向因素
1.通膨壓力緩解,為央行提供降息空間。
2.失業率維持低位,勞動市場穩定。
負向因素
1.PMI指數下降,顯示製造業活動放緩。
2.全球GDP成長預測低於歷史平均,反映經濟動能不足。
3.地緣政治風險與貿易緊張局勢可能影響經濟穩定。
結論
綜合考量上述指標,全球經濟在2025年上半年呈現溫和擴張,但增長動能不足,且面臨多重風險。若未來政策得當,且外部風險可控,經濟有望逐步復甦。建議持續關注PMI、GDP成長率、央行政策與通膨走勢,以評估景氣變化。
2025.5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