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越有錢越摳門》的啟示:為什麼低成本生活,才能換來選擇的自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看到一部蠻有收穫的影片《資產翻倍, 我反而"越有錢越摳門"?---用摳門哲學買回自由》,乍聽之下像是對富人行為的諷刺,但實際上,它提出了兩個非常深刻的觀點:財富的副作用自由選擇的悖論

影片用一個很特別的角度去看待財富增長,而「愈有錢可能更不自由」的概念,也讓我聯想到自己最近在面臨職涯轉換時的心境與反思。

財富也可能讓人更脆弱

影片一開始就提出一個強烈的比喻:「財富像食物,有益也有毒」。當我們收入提升,生活方式也容易跟著膨脹,導致人變成「高維護成本」的個體——對高薪的依賴變得越來越深,反而失去隨時暫停工作的自由。

作者提到了一句非常打動我的話:

"Wealth without independence is a unique kind of poverty."

沒有獨立性的財富,是一種特別的貧窮。

當支出隨著收入成比例上升,我們其實沒有變得更自由,只是把自己的壓力從「沒錢」變成了「不能掉收入」。這也是為什麼他主張:「越有錢越摳門」——不是不花錢,而是讓支出比例隨著收入提高而下降,留出更多選擇的餘地。

另一個重要觀點是「由奢入儉難」,當一個人習慣了高品質生活後,若未來不得不降低標準,幸福感反而會因為比較而大幅下滑。這讓人心理上更脆弱,也強化了對現有收入的依賴。

低成本生活的餘裕與生活方式的主動選擇

看完這部影片後,我不禁回想起自己最近經歷的一次裁員。

雖然在當下,對於「下一份工作在哪裡」感到焦慮是自然的反應,但我也發現:因為我沒有房貸、也沒有養育小孩的壓力,生活成本相對較低,這反而讓我在思考下一步時,保有更多的彈性與空間。

相比之下,有些同事因為已經買房、有貸款、需要養家,做決定時就會有更高的急迫性,選擇的彈性也變得更小。這讓我更加體會到——低成本的生活,其實是一種在關鍵時刻很珍貴的靈活資本

另一個讓我共鳴的點,是影片談到的「由奢入儉難」這件事。我曾經好奇:為什麼有些收入比我高很多的資深工程師或主管,在生活上卻看不出太多奢華?現在我明白了——他們可能有意識地選擇不讓支出無限跟著收入擴張。他們不會為了無關痛癢的消費增加負擔,而是把資源用在真正有價值的體驗上,例如旅行、家人或長期學習。

保持節制,是為了真正的自由

這部影片不是在提倡刻意清苦,也不是在美化摳門,而是在提醒我們:真正的自由,不是來自賺得夠多,而是來自不被高成本生活綁架。


如果對於我的其他文章有興趣,歡迎前往 Data Analyst 的學習筆記 觀看更多文章~也歡迎在留言區跟我分享你的心得!

文章推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oker-avatar-img
2025/06/13
其實這樣我會很建議去看一下《致富心態》的~ 成本跟自由本來就是兩個不同層級的東西~ 若能選擇自由~ 那所想要或是獲得的到底是什麼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看完《資產翻倍, 我反而"越有錢越摳門"?》這部影片,我深刻感受到財富增長可能讓我更依賴高收入,反而失去自由。選擇節制支出、維持低成本生活,讓我在職涯轉換時更有餘裕,能專注於真正有價值的體驗,像是旅行或學習,換來心靈與生活的真正獨立。
藍醫-avatar-img
2025/06/27
這讓我想起經濟學家 James Duesenberry 在 1949 年提出的「相對收入假說」,其中提到一個我始終很有共鳴的現象:棘輪效應。 也就是說,當人們一旦習慣了較高的生活水準,即使收入下滑,也難以回到過去的花費水平。 也想到,我常跟一些還沒達到財務自由的朋友聊到類似的議題。 我總說:「只要你能維持大學時期的生活開銷,其實很快就能財務自由了。」但朋友們往往笑著回我:「那怎麼可能啦?只有你才做得到吧?那樣的日子,有什麼意思?」 這些對話讓我慢慢體會到,大多數人並不是在追求財務自由,他們追求的,其實是消費本身。
avatar-img
Data Analyst 的學習筆記
21會員
24內容數
多年經驗的數據分析師,透過部落格記錄職場心得以及生活所學 主要會分享以下三類型的主題 1. 職場心得:包含數據分析師的工作經驗以及職場所學 2. 觀影心得:會分享我從電影、影集以及動畫中所學習到的內容 3. 生活雜談:其他不在上述兩類的內容
2025/03/17
上週末聽完這集 Podcast「胡程維 - Google NotebookLM 工程師,AI 與哲學美麗的交會:重塑思考、學習與自我實現」,收穫滿滿,想透過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學到的內容與一些心得。
Thumbnail
2025/03/17
上週末聽完這集 Podcast「胡程維 - Google NotebookLM 工程師,AI 與哲學美麗的交會:重塑思考、學習與自我實現」,收穫滿滿,想透過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學到的內容與一些心得。
Thumbnail
2024/09/28
作為《心態致勝》的成長思維支持者,我一直堅信,人的能力和智慧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可以通過不斷學習與努力得以提升。然而,隨著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經驗累積,我逐漸意識到,成功並不僅僅來自努力,運氣也在職場表現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Thumbnail
2024/09/28
作為《心態致勝》的成長思維支持者,我一直堅信,人的能力和智慧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可以通過不斷學習與努力得以提升。然而,隨著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經驗累積,我逐漸意識到,成功並不僅僅來自努力,運氣也在職場表現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Thumbnail
2024/09/17
分享知識的價值不在於其絕對深度,而在於它是否能幫助那些需要它的人。
Thumbnail
2024/09/17
分享知識的價值不在於其絕對深度,而在於它是否能幫助那些需要它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很多人都非常渴望賺錢,嘗試各種不同的管道,汲汲營營,拼了命地想賺更多錢。無論是被動收入還是追求財富自由,他們都不遺餘力。然而,真正的智慧在於認識到,其實人一生並不需要賺太多錢。 錢夠用就好,過於追求金錢只會讓人陷入無休止的追逐,失去更多寶貴的東西。錢是有價的,而時間才是無價的。我們應該
Thumbnail
很多人都非常渴望賺錢,嘗試各種不同的管道,汲汲營營,拼了命地想賺更多錢。無論是被動收入還是追求財富自由,他們都不遺餘力。然而,真正的智慧在於認識到,其實人一生並不需要賺太多錢。 錢夠用就好,過於追求金錢只會讓人陷入無休止的追逐,失去更多寶貴的東西。錢是有價的,而時間才是無價的。我們應該
Thumbnail
闡述如何正確掌握思考與行動模式,擺脫金錢奴隸的命運,成為自由的知識/財富巨擘。 提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只憑努力工作難以獲得超越平均水準的成果,還探討了財富與幸福感的關係,以及人們常見的謬誤論斷。 最後強調財富積累不僅止於金融知識,更需對人性/心理有深刻認知。
Thumbnail
闡述如何正確掌握思考與行動模式,擺脫金錢奴隸的命運,成為自由的知識/財富巨擘。 提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只憑努力工作難以獲得超越平均水準的成果,還探討了財富與幸福感的關係,以及人們常見的謬誤論斷。 最後強調財富積累不僅止於金融知識,更需對人性/心理有深刻認知。
Thumbnail
面對低薪,為什麼大家選擇省錢來因應, 有的人三年後薪水翻了一倍,有的人仍然只能拿著相同的薪水生活?
Thumbnail
面對低薪,為什麼大家選擇省錢來因應, 有的人三年後薪水翻了一倍,有的人仍然只能拿著相同的薪水生活?
Thumbnail
 生活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會迫於經濟壓力,不得不將大部分的時間投入工作,辛勞賣力,忍耐疲憊,所求當然是為了賺取更多的財富和改善生活水平。然而,當這些用辛苦作為代價所換來的金錢被花費在即時享樂,以達到暫時放鬆的目的時,相對也會影響到財富累積的速度,甚至是造成停滯或減縮。
Thumbnail
 生活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會迫於經濟壓力,不得不將大部分的時間投入工作,辛勞賣力,忍耐疲憊,所求當然是為了賺取更多的財富和改善生活水平。然而,當這些用辛苦作為代價所換來的金錢被花費在即時享樂,以達到暫時放鬆的目的時,相對也會影響到財富累積的速度,甚至是造成停滯或減縮。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闡述了創造金錢觀念與瞭解金錢的型態,以及打造現金流系統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闡述了創造金錢觀念與瞭解金錢的型態,以及打造現金流系統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你很愛省錢嗎? 這篇文章會顛覆你的觀念
Thumbnail
你很愛省錢嗎? 這篇文章會顛覆你的觀念
Thumbnail
很多人可能賺錢的目的是為了買好房好車及用最頂的東西,不過我賺錢的目的是為了擁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時間 看了許多文章後,發現有兩種致富情形 有錢(rich)與富裕(wealth),而富裕才是真正讓人帶來自由的狀態,雖不能炫富贏面子 但能讓你不為五斗米折腰,爭取更多自己的時間 做自己想做的事
Thumbnail
很多人可能賺錢的目的是為了買好房好車及用最頂的東西,不過我賺錢的目的是為了擁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時間 看了許多文章後,發現有兩種致富情形 有錢(rich)與富裕(wealth),而富裕才是真正讓人帶來自由的狀態,雖不能炫富贏面子 但能讓你不為五斗米折腰,爭取更多自己的時間 做自己想做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