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用鋼筆臨摹八大山人的一幅山水冊頁:三株樹木兀立山石前面,枝葉疏落,畫面右半多为留白,整体顯落寞之感。不過由於樹木枝葉的不同表現,令畫面層次和諧,富有韻味。
畫完後拍照,再次端詳畫面,首先映入眼簾的,赫然是底部中間位置的包子型山石——這不是一座山墳麼?此刻八大山人的筆意終於顯現,大約是詛咒,或許在暗諷,配上酷似「哭之笑之」的落款,畫家的用心一目了然。
奇怪的是我臨摹時竟絲毫未覺。想起那個快來的敏感日子,應景呢。
早上,用鋼筆臨摹八大山人的一幅山水冊頁:三株樹木兀立山石前面,枝葉疏落,畫面右半多为留白,整体顯落寞之感。不過由於樹木枝葉的不同表現,令畫面層次和諧,富有韻味。
畫完後拍照,再次端詳畫面,首先映入眼簾的,赫然是底部中間位置的包子型山石——這不是一座山墳麼?此刻八大山人的筆意終於顯現,大約是詛咒,或許在暗諷,配上酷似「哭之笑之」的落款,畫家的用心一目了然。
奇怪的是我臨摹時竟絲毫未覺。想起那個快來的敏感日子,應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