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不只美債,連歐債、日債、陸債都在下跌,看起來不單純是川普的因素,川普了不起就是直接影響美債、美元,這次全球債券殖利率同步偏高像是全球結構性的問題,也就是說全球同步對債券投資情緒變成保守,而形成賣壓的影響。在台灣的美債ETF顯得弱勢是因5/17穆迪調降美國信評(對投資情緒的影響),加上美國逼台幣升值(這波的以台幣計價的美債ETF實質影響),這兩項因子造成以台幣計價的美債ETF下跌,尤其是台幣升值影響最多。
美債持有比例最高的還是美國(AI給的答案約佔78%),市場很多謠言說美國還不起美債利息,美國即將破產。一個很簡單的邏輯,美債是美國發行的,美金也是美國印的,沒有錢聯邦政府就印一些錢出來就解決了。還有陰謀論者說日本、大陸把賣美債當籌碼,來報復川普的關稅政策,因而美債即將崩潰。但78%的美債債權其實是在美國自己,他們才是最大宗的擁有者。除非大家都不要跟美國進行貿易,都不要用美金,不然我是想不出來美金跟美債要怎麼崩潰,美債殖利率越高不是越香嗎?雖然現在市場不穩、匯率波動劇烈,但也因為如此,正是長線最佳的布局機會。每一次的基期回調,不正是投資加碼的好機會?畢竟,真正推動世界往前、大有影響力的公司,還是在美國。AI火車頭NVIDIA,每天大家上網查資料、看YouTube的Google、用的手機Apple、用的通路商Amazone、零售商Walmart,吃的麥當勞、喝的可口可樂,都還是偉大的美國企業,我也搞不懂美國已經這麼偉大了,為什麼還需要再次偉大?
當美元資產下跌,就是分批布局的時機,我投資組合的架構還是一樣沒變,在台股的部分已經在前一波4月初,配合小川川的關稅大刀時已經加碼完畢,所剩空閒的銀彈已經不多了(剩下的銀彈比較不想拿來投資,比較想拿去當旅遊基金花掉),接下來就是再等待8月時的股息補充了。
美債ETF的部分也沒有改變,控制好比例持續買進,然後用債券配息的部分再回來買富邦50ETF,短期目標就是買進00679B累積到約50張(應該在年底或明年初可以達標),之後每季會配出15000,然後定期定額每個月扣款5000買進006208ETF,系統化之後就可以完全不用理它了,等著讓他自己慢慢長大了。
最後,以台幣可能還會持續升息的趨勢,不適合大幅加碼美債ETF(也許還會下跌、也許不會),千萬不要依循判斷覺得這邊已經是低點而歐印進去、或覺得低點還沒到先不要買。我們投資還是要依循週期,不依循看法或判斷,所以,持續慢慢加碼、持續買進、長期投資的策略不變。在市場情緒悲觀的時候,量力而為再多投入一點還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