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第一步,準備足夠的緊急預備金。面臨突然失業、生病等緊急狀況,才能提領緊急預備金,避免急用現金時,變賣股票認賠殺出的困境。這筆錢須能馬上變現,且絕對不能用來投資,隨時應付緊急狀況。
一般準備6~12個月的生活費當作緊急預備金,因政府統計從失業到投入新職場,需大約半年的準備時間,如果心態保守者,可以存到一年;而年輕易找工作者,或職場環境穩定,保留6個月的現金即可,依照個性、職業、生活條件自行調整。
除了緊急預備金,我保留一筆加碼金,當股市低點,眾人恐慌時,逢低加碼,拉低均價,獲得更好的報酬率,因為過去無預留加碼金的習慣,錯過多次可遇不可求的機會。加碼金多寡因人而異,留太少,未到股市低點就用完銀彈;留太多,只以現金形式存放銀行帳戶,不只無法對抗通膨,這筆現金無法參與市場的成長,得不償失。市場機制複雜,不僅受公司營運影響,還包含人性、政治、經濟等因素,股市低點可能持續1~2年,我選擇保留6個月定期定額的加碼金。除了緊急預備金和加碼金兩筆現金,我把薪資收入全部買入資產,讓每一分錢都為自己工作,賺取被動收入,如果僅活存在銀行帳戶,活存利率僅0.7%左右,稍嫌可惜,因此,可以把兩筆錢,分批定存或高利活存賺取利息。
台幣定存(定期存款)
定義
定存是耳熟能詳的投資工具,一般現金存入銀行稱為活存,利率低但可隨時提領;而定存是把一筆錢約定一段時間存入銀行帳戶,時間未到不可隨意解約,解約利息會被打折,利率較活存高但變現性較差。
種類
一般定存分三類,整存整付、零存整付和存本取息,3者運作方式不同,端看個人選擇。
- 整存整付:將一筆金額直接約定一段時間存入,過程中不可隨意解約,期限到可領回本金加利息,也可選擇複利滾存,金錢不回活存帳戶,直接再轉入定存,利息最多。
- 零存整付:每月定期存入一小筆金額,約定一段時間領出,目的是強迫儲蓄,利息最差,且並非每間銀行都提供零存整付的方案。
- 存本取息:將一筆金額約定一段時間存入,期限到,利息回活存帳戶,而本金繼續定存,利息次高。
利息試算
A女有一筆1.2萬的現金,定存一年利率為1.7%,上述的3種方式可賺取多少利息。
- 整存整付:12000X1.7%=204,一年到期,可領回利息204元和本金1.2萬元,可將12204元繼續定存,複利滾存。
- 零存整付:1.2萬元分1年投入,每月投入1000元,本利和為12111元。
- 存本取息:12000X1.7%=204,一年到期,可領回利息204元,本金1.2萬元繼續定存。
- 本利和勝負:整存整付>存本取息>零存整付
機動利率VS.固定利率
定存時,可選擇利率方案,固定利率是不論銀行升息或降息,利率都固定不變;反之,機動利率,會隨政策調整利率方案。因為無法掌握未來趨勢,我通常使用固定利率,容易計算利息,且小額短期定存,兩者利息差異不大。
定存解約損失
定存是風險極小的投資工具,本金不會損失,即使中途解約,僅利息打折。通常未滿一個月,不予計息,而超過一個月,則以定存期間打八折計息,但建議不要輕易解約,可將大筆資金,拆成多筆或不同時間定存,急用時解約,可減少損失。
美金定存
美元定存利率優於台幣,但有一些注意事項,避免竹籃打水一場空,賺了利息卻賠了匯差,不如台股定存優惠。不建議把所有緊急預備金或加碼金投入美元定存,首先變現性差,一般人使用台幣生活,急需用錢時,美元兌換台幣須看當時匯率,匯率太差,反而賺了利息賠了匯差,得不償失。其次,對美元需求不高,除非時常赴美出差,或美股投資者,一般人使用美元機會極少,定存解約後,只能徒留美金在外幣帳戶裡,等待合適的匯率才能兌換或繼續定存。
美金定存注意事項
- 用外幣帳戶+即時匯率:直接用網路銀行換匯,並存在外幣帳戶中,不要臨櫃用現金換匯,因為即時匯率比現金匯率優惠。
- 單筆利息大於台幣2萬,須繳交二代健保補充費:分批定存,並分批領出
- 美元定存利息屬於國內所得,非海外所得,有27萬的免稅額
- 挑選定存優惠利率時間長(>6個月),承作門檻低,選擇金額上限越高越好的美元定存方案
- 美元定存除了年化報酬率,也要考慮優惠期間長短、匯差損失、所得稅申報、二代健保補充費等額外成本
- 參考文章:https://vocus.cc/article/6827b960fd89780001a60b20
高利活存
2024年開始,各大銀行推出線上開戶的網路銀行,並大量推廣高利活存,乍看之看利率划算,實則麻煩重重。當初為了獲得高利活存優惠,我一股腦辦了5家網路銀行,但每家銀行的高利活存都有相關規定,限制優惠期間和金額上限,要實際試算利息,才知道是否划算,為了賺取短暫的利息,金錢太分散,管理不易,最終選擇安穩的轉入定存。
下方實例可知,高利活存與定存一年,優劣程度端看高利活存的方案,但方案持續期間短,通常僅提供新戶優惠,為了一個月的利息,導致資金過度分散,還需額外開戶,難免得不償失。
假如在三間銀行,分別存入5萬元,並持續存入一年,比較高利活存和定存一年,利息差異。
例子A:A銀行,優惠金額上限5萬,超過5萬元使用牌定的活存利率(0.7%),優惠利率10%持續1個月。
- 利息:5萬X10%X1/12(416元)+5萬X0.7%X11/12(320元)=736元
例子B:B銀行,優惠金額上限5萬,超過5萬元使用牌定的活存利率(0.7%),優惠利率3%持續6個月。
- 利息:5萬X3%X6/12(750元)+50750X0.7%X6/12(177元)=927元
例子C:C銀行,5萬元存入一年定存,定存利率1.7%
- 利息:5萬X1.7%=850元
我的緊急預備金&加碼金
緊急預備金:一年定存,整存整付,固定利率
我準備半年緊急預備金,總共15萬(2.5萬X6個月),依照每人的年齡、職業、風險承受度估算,年紀越小、職業性質安穩、風險承受度高者,可保留較少預備金。初出社會的小資族,工資不多,現金比例過高,壓縮投資金額,影響複利的時間成本。現金或定存長期來看,無法對抗2~3%的通膨,但優點是變現性高且穩定。15萬的緊急預備金,分3份各定存一年複利滾存,如果急需現金,只需損失一份定存利息(打8折),提升變現性。
加碼金:一年定存,整存整付,固定利率
過去沒有預留加碼金的習慣,損失多次機會,目前留下半年定期定額的金額(3萬X6個月=18萬),當作逢低加碼的銀彈,提升投資報酬率和複利的威力,加碼金分成3份,分別定存一年,複利滾存,直到合適時機才解約,移到交割銀行帳戶,分批投入加碼。
結論
我的資產配置力求簡單,除了緊急預備金和加碼金,都買入資產等待增值,兩筆資金分批定存,賺取利息,同時警告自己不能隨意解約。文中提到三種穩定的投資工具,台幣定存、美元定存和高利活存,我個人偏愛現金分批存入一年定存(固定利率),小額定存計算容易,變現性佳;而美元定存不易變現,需面臨匯率損失;高利活存有優惠期限和金額上限的規定,且大部分僅提供新戶優惠,三種投資工具端看個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