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
說來慚愧,確實好久沒有提筆寫作了。對於一位終日埋首於工程專案管理的庸碌之輩,寫作的靈感究竟該從何處尋覓?又該如何培養那份涓滴成河的寫作習慣呢?細細思量,可以拆解為兩個核心問題:一是靈感的湧現,二是習慣的養成。
工作流 Vs 知識流
先談談靈感這回事。這些年來,孜孜不倦地學習、摸索,乃至於重塑自我,最終將生活中(包含工作)所有的資訊輸入,歸納為兩大面向:其一是「工作流」,其二是「知識流」。在工作流方面,我採用了 GTD(Getting Things Done)時間管理方法論,並搭配 Notion 這款應用程式進行生活與工作的管理。至於知識流的部分,我則苦思良久,遍覽網路上各式各樣的方法,最終秉持著「簡單」、「同步」以及「模組化」三大原則,終於打造出了一套屬於我自己的知識流一條龍體系。這套體系參考卡片盒筆記及PARA模式,就像一條川流不息的河流,將我所學所思,源源不斷地匯聚起來。
舉例來說,當我在專案會議中聽到一個新的技術名詞,或是讀到一篇啟發性的文章時,我會立刻將其記錄下來,利用 Readwise 閱讀及同步功能,並放入我的知識流體系中 Obsidian。這個體系就像一個大型的資料庫,我可以隨時檢索、整理、連結這些資訊,進而產生新的想法和見解, 記事的連結及發想,除了 Obsidian的基本功能外,也利用 AI 的插件功能。
未來
在後續的文章中,我將逐步闡述我所應用的知識及工作體系,以及與之相應的觀念、曾經遭遇的問題,以及背後思維的邏輯。我將毫無保留地分享我的經驗,希望能為同樣在尋找靈感和培養寫作習慣的朋友們,提供一些參考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