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Positive & Biodiversity Credit-大安森林之友基金會講座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上週參加由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舉辦的「大安講座—投資自然就是投資未來」,能夠聆聽台大蔡明哲教授的精彩演講,讓我受益匪淺,滿載而歸。這次講座讓我認識一個更積極、更具前瞻性的目標:「自然正向」(Nature Positive)-我們不再只是避免破壞,而是要積極地修復、重建,讓自然生態系統在健康、豐富、多樣性和韌性方面都實現「淨正向」的發展,而這個目標被視為《巴黎協定》中 1.5°C 升溫限制目標之於生物多樣性的「巴黎時刻」,意義非凡。

全球經濟與自然環境發展環環相扣

講座中,蔡教授深入淺出地分析了自然退化對全球 GDP 的巨大影響,以及它如何牽動氣候危機、糧食安全等重大挑戰。這讓我更清晰地認識到,自然保育不再是單純的道德責任,更是攸關人類福祉與永續發展的經濟與社會命脈。要達成「自然正向」的目標,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都責無旁貸。特別對於企業將是未來永續發展的核心,必須將自然因素納入決策,評估並揭露營運活動對自然的影響。

生物多樣性信用的潛力:引導私人資金投入自然修復

這場講座最令我期待的便是教授在COP28發表過的生物多樣性信用(Biodiversity Credits)。目前全球自然保育面臨巨大的資金缺口,要達成「自然正向」目標,需要龐大的資金投入。而生物多樣性信用作為一種新興的自然資產交易工具,正被探索成為引導私人資金參與自然恢復的潛在方式。

這讓我聯想到碳信用市場,如果能成功建立一個健全、透明的生物多樣性信用市場,將能有效撬動私人部門的資金投入到生態修復和保護項目中,這將是扭轉自然損失的關鍵。蔡教授也提到了第三方驗證機構的重要性,因為嚴謹的驗證機制是確保項目完整性和避免「漂綠」(greenwashing)風險的重要保障。同時,蔡教授也介紹了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強調這是一種運用自然生態系統的力量來應對社會挑戰,同時帶來人類福祉和生物多樣性效益的關鍵手段。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也已制定了 NbS 的全球標準,並參與發起了 Nature Positive Initiative (NPI),旨在推動自然目標定義和實施的一致性。

國際框架與台灣的實踐:看見各方努力的串聯

講座中也介紹了許多引導實現「自然正向」進程的國際框架和倡議,例如設定全球性目標和指標的《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GBF),以及提供企業評估和揭露與自然相關風險和機會框架的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其著名的 LEAP 方法(Locate, Evaluate, Assess, Prepare)是企業進行自然相關評估的指引。這些框架提供了一套系統性的指引,協助各界評估、設定目標並採取具體行動,讓我對全球在自然保育上的努力有了更宏觀的認識。

而台灣也正在積極響應國際趨勢,從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的國土生態綠網計畫海洋保育署的海洋生態系監測,到環境部推動的 NbS,以及台灣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發起的「台灣自然與生物多樣性倡議平台」(TNPI),都展現台灣在「自然正向」之路上的努力與決心。特別是台灣大學正在探索的生物信用額度(Bio Plus/Biocredits)等創新機制,讓我對台灣未來在自然資本領域的發展充滿期待。

這次講座讓我深刻體會到,自然保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口號,而是需要跨領域、跨部門、跨國界的共同努力。生物多樣性信用這個新興概念,為自然資本的市場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讓我們看見私人資金投入自然修復的曙光。再次感謝蔡明哲教授的精彩演講,讓我收穫良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m Eva
2會員
20內容數
I'm Eva的其他內容
2025/06/08
珍古德博士講座感動人心!從搶到票的奇遇,到回顧根與芽計畫的觸動,她啟發我們在「黑暗時代」仍要懷抱希望。博士分享黑猩猩研究、母親支持的力量,以及根與芽「每天做對的決定」的核心理念。她強調培養有愛心、同理心的「普通人」,而非僅是領袖。91歲的博士用一生詮釋「永不放棄希望」,激勵我們找到生命使命。
Thumbnail
2025/06/08
珍古德博士講座感動人心!從搶到票的奇遇,到回顧根與芽計畫的觸動,她啟發我們在「黑暗時代」仍要懷抱希望。博士分享黑猩猩研究、母親支持的力量,以及根與芽「每天做對的決定」的核心理念。她強調培養有愛心、同理心的「普通人」,而非僅是領袖。91歲的博士用一生詮釋「永不放棄希望」,激勵我們找到生命使命。
Thumbnail
2025/05/31
本文深入解析ESG(環境、社會、治理)的定義與追溯其從SRI、CSR的早期概念演變至2004年《Who Cares Wins》報告誕生的發展脈絡。
2025/05/31
本文深入解析ESG(環境、社會、治理)的定義與追溯其從SRI、CSR的早期概念演變至2004年《Who Cares Wins》報告誕生的發展脈絡。
2025/05/21
聯合國提出將以NDP取代GDP,未來經濟成長不再只看光鮮數字,更將「自然資源消耗」視為生產成本扣除。此舉將更真實反映永續能力,重擊石油國經濟。這場全球經濟衡量典範轉移,挑戰與展望為何?
2025/05/21
聯合國提出將以NDP取代GDP,未來經濟成長不再只看光鮮數字,更將「自然資源消耗」視為生產成本扣除。此舉將更真實反映永續能力,重擊石油國經濟。這場全球經濟衡量典範轉移,挑戰與展望為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說起對環境友善,當今有許多基金會長期開放捐款,也會號招有志之士們進行一次性的環境整理。然而要讓自然維持原初的風貌,透過事後的清理垃圾,僅僅是被動的行為,唯有從維持土地上的生態,才可以真正替野生生物保留生存的空間,建構出完整的生態鏈。而環境信託是一個新興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說起對環境友善,當今有許多基金會長期開放捐款,也會號招有志之士們進行一次性的環境整理。然而要讓自然維持原初的風貌,透過事後的清理垃圾,僅僅是被動的行為,唯有從維持土地上的生態,才可以真正替野生生物保留生存的空間,建構出完整的生態鏈。而環境信託是一個新興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本文探討社區參與在生態保育中的作用,分析其對生態永續的影響,以及分享成功的案例。社區參與能夠促進環保意識、整合多方資源、影響政策制定,並對生態永續產生積極影響。成功的案例來自臺灣、日本、美國和荷蘭等地。未來的生態保育工作中,應更加重視和支持社區參與,實現更為全面和持久的生態永續。
Thumbnail
本文探討社區參與在生態保育中的作用,分析其對生態永續的影響,以及分享成功的案例。社區參與能夠促進環保意識、整合多方資源、影響政策制定,並對生態永續產生積極影響。成功的案例來自臺灣、日本、美國和荷蘭等地。未來的生態保育工作中,應更加重視和支持社區參與,實現更為全面和持久的生態永續。
Thumbnail
生態永續是指在不損害自然環境的前提下,滿足當代人類的需求,同時保證未來世代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瞭解生態永續的重要性以及環保產品植物性切削液的優勢,有助於推動可持續的發展。
Thumbnail
生態永續是指在不損害自然環境的前提下,滿足當代人類的需求,同時保證未來世代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瞭解生態永續的重要性以及環保產品植物性切削液的優勢,有助於推動可持續的發展。
Thumbnail
前言 在現今高速發展的社會中,自然生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擴展,森林逐漸被砍伐,生態系統也變得日益脆弱。保護森林和推動生態再生成為了當前迫切需要關注的重要議題。本文將探討森林保護的意義和價值,分析生態再生對森林保護的重要性,並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這一重大使命。
Thumbnail
前言 在現今高速發展的社會中,自然生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擴展,森林逐漸被砍伐,生態系統也變得日益脆弱。保護森林和推動生態再生成為了當前迫切需要關注的重要議題。本文將探討森林保護的意義和價值,分析生態再生對森林保護的重要性,並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這一重大使命。
Thumbnail
本篇數據分享主要是讓更多人了解人類現在面臨的全球氣候風險,不容樂觀。 但葉教授也提醒聽眾「堅持一個原則會忽略其他角度,光用環境角度解決問題是不夠的」因此高峰會議如COP28等有針對相應的問題提出因應措施會在下篇分享。
Thumbnail
本篇數據分享主要是讓更多人了解人類現在面臨的全球氣候風險,不容樂觀。 但葉教授也提醒聽眾「堅持一個原則會忽略其他角度,光用環境角度解決問題是不夠的」因此高峰會議如COP28等有針對相應的問題提出因應措施會在下篇分享。
Thumbnail
這是一場課後重點紀錄,聽完北大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的李堅明教授的演講後,重點紀錄整理如下: 為什麼要碳交易
Thumbnail
這是一場課後重點紀錄,聽完北大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的李堅明教授的演講後,重點紀錄整理如下: 為什麼要碳交易
Thumbnail
內行看門道,本課程將透過問題即是商機之所在的逆思維,來帶領企業瞭解淨零碳排與碳盤查的真義,並引導學員思索自己如何從政策與訂單中,尋找出企業可獲利的商模,將減碳投資轉換成營業利器,讓推動淨零碳排成為有好康的事!
Thumbnail
內行看門道,本課程將透過問題即是商機之所在的逆思維,來帶領企業瞭解淨零碳排與碳盤查的真義,並引導學員思索自己如何從政策與訂單中,尋找出企業可獲利的商模,將減碳投資轉換成營業利器,讓推動淨零碳排成為有好康的事!
Thumbnail
號召《地球花園行動》協力建設方舟基地,共工學習〔小屋森活〕〔水陸共耕生態生產區〕以及各種自給自足永續生活的知識技能和實作,透過《地球花園守護者支持方案》募集建設資源,集眾人之力及資源,創造與自然共生共好的示範教育園區,讓人們有能力改變環境與未來! 這是一場自我賦能-生活轉型運動,期待您一起參與!
Thumbnail
號召《地球花園行動》協力建設方舟基地,共工學習〔小屋森活〕〔水陸共耕生態生產區〕以及各種自給自足永續生活的知識技能和實作,透過《地球花園守護者支持方案》募集建設資源,集眾人之力及資源,創造與自然共生共好的示範教育園區,讓人們有能力改變環境與未來! 這是一場自我賦能-生活轉型運動,期待您一起參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