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行好玩的是過程,碎碎念的遊記卻不甚好讀。有些無法整理在過程中的特色,列點介紹,走馬看花,堪是一樂。
摸乳巷

很色的名字。意思是巷道窄到會擦胸而過。有一說法是下人、奴僕的捷徑,後來證實是建築物之間的防風巷道。巷子裡穿着旗袍拍人像,絕佳。只不過名氣大了,人來人往,停下來拍照容易阻塞交通。
桂花巷藝術村

桂花藝術村昔日為日治時期宿舍,住過甚麼人不太清楚,以規模和格局而言不出派出所或公營機構高層等等,與糖廠經理宿舍的規模相約。鹿港為商港,說不定住着海關一類。

有一家閩南獅的手作店。在youtube看過閩南獅的專訪,當天佇在那邊看着手藝人現場製作,十分有趣。可惜店面要收掉了。如果它有那種工作坊,把閩南獅製作成面具大小。呢,日本不是有很多戴狐狸面具的動漫角色嗎?應該很有趣。
日式集會所
附近還有一間集會所,一時間找不到資料,想不起名字。附近還有一間教堂。這裡的建築群可謂鹿港最美麗、最完整,路也好走。猜想也是日本人規劃。
路好走另一個原因恐怕是填海土地。古時候人們蓋房子都依着天然地理,鹿港老街那邊九曲十三彎,進去看不到盡頭,繞一圈忽然穿越幾條馬路的狀況,應該與舊日水紋有關。台南五條港那邊的路況也很接近,拐錯一彎感覺會被狗追。
鹿港老街
能感覺到整條老街以新祖宮為中心迴轉延伸。這一路,說實話,攤販太多。就,你懂嘛,舊時應該是街屋之間的通道而已,鮮少商業用途。賣東西,也應該在房子裡面。現在則是把貨物攤出來,也沒甚麼不好,路變窄而已。
有幾間老屋改建成喫茶店,賣些冰棒和禮品,歇歇腳很適合,有冷氣。吃東西嘛。就……菜單可加強一下。
美食
逐一盤點鹿港網紅美食。
阿振肉包

周末下午大排長龍,周日上午經過,沒人,買兩顆。店員從已裝好的盒子裡拿出來,溫的,快變涼,誠意扣分。
台灣豬肉品質好,肉包質素很難很差。翡翠肉包即是菜肉包,菜的份量比較少。以風味而言,個人覺得旗山品質較好。不過這一家大概是賣伴手禮居多,客人一盒一盒買回去送人,或是外帶回旅館再吃。
方愫馨麻糬

便宜,十分便宜。應該是伴手禮店的形式沒錯,像我這種現吃的客人,他們會覺得來搗亂的吧。風味而言我覺得鹽埕的勝,性價比則是這家較優。送人我會買這家,自己吃會去鹽埕。
鳳眼糕
我愛鳳眼糕,儘管每次吃都吞嚥困難。坦白說在鹿港老街那幾家的味道哪一家較優,哪一家比較特別,我舌頭沒那麼好,吃不出來。吃就對了,別想太多。
漢彬水晶餃

喜歡這家店的氣氛,不喜歡這家店的味道。準確來說口質是好的,充感歷史感,買生鮮回家煮火鍋,沾醬,風味甚佳。店裡的調味簡樸的台式調味,燕餃水晶餃我偏好濃味。
小店140年歷史,不知以前是否父傳子,或傳弟子。店裡工作三個人,爸爸、媽媽和小孩。應該是一家三口吧?如果不是,也太地獄了。小孩非常熟練靈敏,算帳他最快。爸爸負責煮,媽媽負責打包。感覺小孩將來會去打個棒球做做小國手,跑一跑樂團,成不了五月天,失落後回來繼承家業。然後爸爸跟他講︰「囝,我懂你,恁老爸當年號稱鹿港伍伯。」突然拿出三味線……
我亂講──亂講真的好快樂。
名店︰鹿港麗王
中南部個人覺得除了無限領域外最具規模的假裝是文具店的模型店。大約每年來一次。也真奇怪,鄰近號稱全台灣第三大城巿的台中,居然模型店的規模,沒一家及得上「偏鄉」鹿港。鹿港不是遊客區嗎?到底鹿港有多少人買模型……?
而且店裡常挖到一些PB限定的寶具,一整排在那邊。我大約一年逛一次,路途遙遠,拿不走,感受一下幸福日常滿足過就夠了。
名牆面

聽聞全台灣僅兩道甕牆,罈子原本裝紹興酒,每篇文案都寫「以空罈裝飾牆面是鹿港生活美好極緻」,我看起來不就是就地取材嗎?要嘛此家人舊時宴席留下,要嘛此處賣酒,要嘛就酒色場所。
查資料時以為牆面在觸手可及之處,去到現場才知根本遙不可及。甕牆在二樓,得登上一小段樓梯,遙相觀看。也許甕牆為舊時謝家陽台,現場沒多少資料說明,觀景空間略為狹窄,上落需特別留神。
漫長的後續
其他特色景點有時間再逛,再一一冗贅。個人還蠻喜歡彰化,氛圍和調性不似大城巿麼急速,現代化的便利和悠閒兼而有之。閒來無事,或一年或一年多,去鹿港走走。
每周一則城巿故事。突破點對點生活模式。
邁開腳步,劃出舒適的平面。喜歡原地遊的內容,請接續以下方關注更多動向:【 Facebook|Instagram|Patreon|Gunroad|Pinkoi|50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