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聽過 Airbnb 嗎 ? 但你知道它的創辦人 Brain Chesky 與 Joe Gebbia 在創立一年半的時間裡一位客人也沒有,到最後付不出卡費嗎 ? 你知道 Facebook 創立時已經有 MySpace 這個全球超過一億使用者的社群巨頭嗎 ? 而當時是智慧型手機還不普及的 2008 年。而這兩家網路巨頭老闆當時是如何逆風翻盤,他們成功的背後到底做對了甚麼 ?
本篇文章,我將帶你瞭解創業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我們該如何評估自身是否合適創業,走下去後我們如何洞悉路上的風險,建立一個有機會指數型成長的事業。
首先,這裡提供一份由多位連續成功創業家認可的評估表單,請您先檢核自己符合哪幾項 : 創業自評檢核表

這張表是讓你釐清自己為什麼要創業 ? 為了誰 ? 市場有這個需要嗎 ? 為什麼是由你來做 ? … 等等最基本的問題,你唯有弄清楚之後,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過程中又該投入多少資金,承擔多少風險。接著,大家都知道創業最重要的是創辦人 / 老闆,那你自己的個性適合當創業老闆嗎 ? 這裡我引用 [ 創業金三角 ] 及 [ 三種腳色特質 ] 讓你認清自己所處的位置與優劣勢。
創業金三角 ( 如下圖 ) 我們分為熱誠、能力、市場,當你創業時,就必須訓練自己站在三個象限的重疊區塊,唯有如此,才能讓創業運轉起來。

接下來是關於你的性格,這三種特質每個人都有,差別在於占比不一樣,但當你創業時,就必須刻意訓練至平衡,偏重其一的話就會影響企業早期的發展 ( 如下圖 )。

在完成自我評估後,我們必須立好自己的行為準則,這一點特別重要,因為你在起步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這時如果沒有想清楚自己為什麼做這件事情,未來想成為甚麼樣的人等原則性問題,那就會令你綁手綁腳,不知何時該大手前進,何時該止損調整,進而導致失敗收場
完成評估表單,調整創業心態及確立決策原則後,緊接著,第一步該怎麼走 ? 這時你需要思考幾件事情,我該怎麼評估第一步及後續每一步的成果,當你知道如何評估進展時,才能清楚規劃自己需要花多少錢,止損線及目前進行到哪一步,在這過程中,我們必須謹記三個創業起步的概念
- 不求人、不依賴 : 減少索取過程的時間及資源的浪費,產品開發採核心問題解決的減法思考,縮小一至兩項的功能組合即可,從釋出產品到收及回饋的過程中淬煉商業模式。
- 先瞄準、後射擊 : 執行力遠比點子重要,重點不在於你的產品一出來有多勁爆,一開頭該花多少錢砸行銷,而是你的服務有沒有貼近市場需求,有沒有打到目標客群的痛點,接著,才需要回過頭來觀察整個市場上你的定位在哪裡 ? 該加強哪一個特點去彰顯差異性。
- 大膽借用想法吧 : 直接給你一組數據,目前你在用的網路服務,不管是社群媒體、地圖、修圖、遊戲及任何一種程式,他們是最先推出的比例不到一成,因此,不需要去絞盡腦汁思考要跟別人不一樣,因為不可能,即使你想到一個現在沒有的服務,也有可能是在某個角落、某個時間對方做過後失敗收場而消失,或以其他形式存在於世界上。
握緊這三種起步概念後,我們才真地可以埋頭下去做,這裡我來跟你分享開頭提到的故事 ( 如下圖 )。

2008 年美國總統大選前夕,Airbnb 的創辦人 Brain Chesky 看到新聞上歐巴馬的支持者上街舉旗吶喊,自行製作 T-Shirt 發給路人,頭戴歐巴馬大頭照的紙板,令人深深感受到這群人的狂熱,這時 ! 他想到那為什麼不能賣東西給他們呢 ? 由於當時他與另一位創辦人 Job Gebbia 已經窮途末路,一年半來沒有任何收入不打緊,網路伺服器的費用也令他們沒有錢繳自身的電話費,因此,突發奇想歐巴馬麥片盒,將原價 4 美元的早餐麥片盒,貼上設計好的歐巴馬競選頭像與標語後,轉手賣 40 美元,而當天就賣出超過 500 盒,然而,令他們沒想到的是,第一筆投資資金是其中一位買家,當時矽谷的知名天使創投 Paul Graham。得益於資金的挹注,他們開始為上架在 Airbnb 網站的房間出租方拍攝精美照片,沒錯 ! 他們一家一家親門拜訪拍攝,從此,才開始有人願意透過他們網站租房間。
再來是 Facebook,你還有印象小學或國中那一段時間,每位同學都在相互分享自己如何種菜及偷菜的時光嗎 ? 在電腦課時,除了 CS 與世紀帝國外,又多了一個同場競技的遊戲,不用下載所以適合在課堂上就直接對決的俄羅斯方塊 Tetris Battle 嗎 ? 這正是當時 Facebook 參考其他第三方鏈結的應用程式而決定開源給遊戲製作廠商在 Facebook 裡上架遊戲,對於沒有資金的個人與獨立工作室來說,簡直是市場測試的天堂,在魚幫水水幫魚的效應下,Facebook 席捲全球,迅速成為社群平台的龍頭,直至後來以圖片分享為主的 IG 出現。

最後,是在國內轉型成功的地圖日記與巴哈姆特,這些案例的底層邏輯都是貼近市場需求,而這裡我們需要知道乏人問經是起步的必經之路,如何建立好良好的溝通渠道是你必須做好的。在將產品交到顧客手上前,優質產品,具市場競爭性價格,口碑推薦的服務品質及線上即時互動的管道是銷售的首要之重,接著才需要區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 如何聆聽用戶回饋 ? 採填問卷抽獎 ? 邀請一對一線上回饋 ?
- 如何篩選有價值意見 ?
- 如何根據意見設計服務 ?
所以你可以知道,行銷應該是在產品推出之前就開始了,整體服務流程都需要讓顧客能夠進到你服務背後的問題情境,進一步讓他們樂意分享體驗心得。
整個過程,從自我創業評估,產品服務開發,顧客回饋渠道建立,到標準化服務流程及收費,分為企業發展的三個階段 ( 如下圖 )

起步期目標 : 確立產品服務型態及企業運作模式
發展期目標 : 確保在市場上具有關鍵產業定位
成熟期目標 : 建立標準化服務流程並確保顧客一致性的服務體驗與價值
以新創事業來講,企業就像一個產品,你必須讓顧客清楚知道你的產品 / 服務外觀,行為及感受,標準化流程後,讓企業沒有你也能夠照常運作 !
詳情歡迎觀看課程影片 ( 20 分鐘 )
下一章節,我們將用英文帶你瞭解如何規劃一個能標準化服務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