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2025年中場回顧 - 活在當下的實踐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2025已進入下半年,特地回去看了自己2024年回顧的文章思考101,及年度回顧 - 生活取決於我怎麼想】,去年最大的體悟是:覺察釐清自身、心中存有他人、幸福不假外求。今年以這些反思為基礎,談談最近想改進的部分和接觸到的知識,這是一篇自省的文章。


簡短回顧


第一季印象最深刻的是參加李惠貞老師主理的「a reader」讀書會,寫了【掌握幸福人生的祕方:初探《心流》】讀書心得,這個經驗啟發我許多,也巧遇了大學畢業後就沒再見面的2位同學,感到很驚喜,真是奇妙又特別的緣分。


3-5月看了許多演唱會,包含上帝美聲Andrea Bocelli 大巨蛋演出、太妍「The TENSE」、愛繆「Dolphin Apartment」巡演台北場, 也和朋友們去南投、台南小旅行。這段期間也看了一些有趣的影劇作品和書籍,寫成心得文字。6-7月和朋友吃飯以外,多數時間都在自我沉澱,並安排下半年想做的事。


目前有工作、休閒生活及人際互動穩定,嚴格說起來,生活沒有實質的問題,一路以來學習許多心理、人際相關的知識,在日常的每一天都會提醒和調整自己。即便做了這些努力,卻時常感覺走回老路,例如沉迷滑手機、放縱飲食、過度憂思、感到迷惘空虛,目前為止無法很自信地說出,我比去年更好。


在和身邊的人互動時也產生不同感受,有時候我感到自在有趣、充滿活力,有時候卻內耗多敏、話不投機。我很想保持狀態良好、內心充滿平靜與喜悅,於是開始研究這是一切的波動起伏是怎樣的狀況,最近看的Joe Dispenza的訪談,能帶來最多的解答。


3個領悟

Joe Dispenza強調腦神經科學和研究數據,一般像是量子力學、宇宙、顯化等抽象、有距離感的概念,在他的團隊監測人體生化數值、腦波的前後變化,整合了神經科學、心理學和靈修領域,讓理論變得有說服力。但無論是什麼理論和流派,個人持保留的態度,我認為不過度迷信,擷取對自己有幫助的部分是最好的做法。


生活太用力


Joe 提到現代人之所以無法「獲得」愛與幸福,是因為「充滿壓力」,每個人都有現實壓力要面對、工作要應付,家庭和人際關係要負責,雖然我們不像原始人為了生存和戰鬥而奔波,但現代生活的壓力讓我們身體仍處於內建的原始程式,總是處於緊張、急迫的生存模式。


一個人若是充滿抱怨、厭惡、憎恨、攻擊和憤世嫉俗,對任何事物都無法鬆懈地批判和比較,最終會精疲力盡,更嚴重的是焦慮、恐懼、內疚和罪惡感等負向感受,因為無處宣洩、長久累積在體內,我們會無意識地將它們掩藏在潛意識裡,形成身體記憶。


人類生理的感受和情緒都是過去經驗的產物,每當我們遇到類似的事情觸發這個根深柢固的腦迴路時,身體就會循著記憶自動上演舊模式的感受,這讓我們一再經歷那些讓人痛苦、卻難以擺脫的負面情緒,這是一種上癮的習慣。


一個充滿壓力的人,又如何能創造愛的環境,吸引愛靠近?因此,一昧地提倡正面思考或心靈雞湯之所以沒有效果,是因為這個人還停留在舊的身體習慣,還在充滿壓力的感受,只要感受沒有改變,人的身心靈就不會發生改變。


不停地馴服


想要切斷舊的神經突觸連結,創造新的習慣和模式,第一步是先看見舊信念的另一面。我們一直不斷的重複思考形成的信念,是否有破綻?看見另外一面,才能按下改變的按鈕。打破二元對立的框架,「意識」到我們的心智和思考都是大腦受到過去經驗的「無意識」的產物,一旦意識到無意識,我們就能動搖堅不可摧的舊信念。


每當受到外界人事物的刺激或觸發,身體開始產生化學物質,自動引發我們舊有的情緒和感受,這時候我們要當個「有覺知的旁觀者」,觀察出現的感受和想法,並能分辨「這是舊的我」,這不屬於「現在當下」,知道這些都是以前身體留下的記憶,並讓這些舊的感受流過並消散,不要「與之認同」。


大腦和身體會不斷說服和勸誘自己,要你回到那個再熟悉不過的情緒和處理模式。我們若沒有覺察,很容易就被打回原形,並感覺自己無力改變,因此覺察自我是個需要一直反覆練習、不斷提醒自己的過程,它並非像30天、60天習慣養成計畫這麼明確的定義。

Joe提到對事情有反應並不是重點,人類是動物,有情緒反應是很正常的,但重點是我們選擇要「待在那個反應裡多久」?


想要清除舊的大腦迴路,我們要重複地改寫限制性信念並持續相信,就像一個「未來的我」對自己喊話:我已經不是舊的我、我已經改變,我只活在當下。這段過程就像是馴服一頭野獸,目的是為了不再用同樣的方式產生感受和情緒,並長出新的自我認同。


先改變自己


綜上,想要馴服自己,「感受」是關鍵,而「冥想」是最推薦的方式。Joe的研究結果顯示,冥想習慣會讓大腦從原本心智運作的β波,移動到α波,僅是全然地活在當下,感知當下的一切。


這會讓感受不再是回到舊的循環,而是「喚醒」身體、心臟的磁場和能量頻率,甚至達到超自然的狀態。因為釋放了壓力,無論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的運作,蛋白質等生化物質與激素的製造都會發生改變,使身體更加健康,釋放更多潛能。


人們常誤會要發生什麼好事,我才能有所改變,但事實卻是我要先有所改變,一切才會變得截然不同。這種「喚醒」的狂喜,並不是狂歡或外在刺激帶來興奮感,而是即便沒有特別發生什麼事,我的內心也充滿愛與喜悅。我們所渴望的健康和幸福不須再依賴外界的供應,而是體內就有源源不絕的能量充盈全身。


嘗試練習

我的問題


這篇文長可以看到許多以往分享的心得的影子,很多道理不謀而合,但確實是近期的困惑和煩惱。如同前面所述,狂滑手機(我甚至沒有用IG和threads)、喝手搖飲、追劇或耍廢等等,雖然也能帶來短暫的快樂,但大家都清楚這是多巴胺的成癮,並無益於解決內心的失落,長期而言百害無一利。


去年回顧時我曾說「真是超棒的一年」,是因為即便有負面情緒,我也真實地感受過所謂心中充滿愛、喜悅和平靜的時期,那股不需要透過任何外在的媒介,隨時都能深深地與自己連結,感到安穩的同在,這樣的我充滿強烈的力量,希望能與這樣的狀態長存。


最終回想需要調整的重點便是「新的感受」。


個人認為自己在覺察情緒和理解多元觀點上已有進步,也學習放下對生命的控制,但生活好像是拿來應付瑣事而已,在某些情境下覺察負面情緒,試著不反應、換位思考或解決問題,對於無法掌控的事放手。一整天時常焦頭爛額於雜亂無章的人事物和資訊,被各種事物分散注意力,於是我沒有為自己清理雜念,和創造正向感受。


此外,沒有更新自己的身分認同,放手過去並全然活在當下,沒有意識到有些情緒只是經驗和記憶的累積,這些習慣導致我容易受到外界變化而影響自己。因此在重複的日常生活裡遇到類似的人事物情境時,仍然會有無處安放的擔憂和不適。


未來展望


關於下半年嘗試的改變,便是:以終為始決定當下的行動,也就是「已經改變的我」會是什麼樣子?她會如何認知、感受和行動?她會如何自我對話、調控身體和情緒?


以往較為被動、來什麼就解決什麼的態度,會讓我長時間在原地徘徊,並期待外界人事物或奇蹟發生來拯救我從負面情緒釋放。新的思考模式則能馬上做出改變,讓我在覺察情緒和多元理解之前,先檢視自己是否在不重要或無法掌控的事情上浪費力氣,否則我仍然會無意識地一併接納和處理,最後又回到舊的模式。


此外,不停地覺察情緒和感受有時會讓我陷入過度分析或檢討,鑽牛角尖在已經發生的事情上,這也無形中使我停留在受困的感覺,好像我總是處在療癒的階段,而不是早已走出來。接下來練習覺察的重點不再是挖掘深層原因,而是清楚地和過去道別,調整呼吸頻率,允許自己回到當下的狀態,並強化新的自我認知,想像和創造正向的感受。


為了不對生活麻木,心靈很需要去蕪存菁。盡可能減少過載的資訊和人事物,讓接觸的事物單純化,有利於清空腦袋的雜念,並安排真正重要和想全神貫注的事物進入生活。


然而,我認為要達成這一切最重要的關鍵便是「無條件地相信自己」。相信和肯定自己的努力,確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提升身心靈的品質,相信我已經改變,不是以前的那個我了。我已經擁有足夠的豐盛和資源,一切都是安全和穩定的。




最後,感謝你看到這裡,這些是我私人的經驗和想法,藉由年中回顧好好整理並反省自己,希望我在度過下半年以後,又有更棒的體悟和分享,也祝福你2025年一切順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iao的閱讀及生活雜感
63會員
41內容數
這裡是ciao的小宇宙😊! 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具有啟發性的人事物, 透過好書、音樂、電視影劇等作品紀錄自己的想法, 謝謝你的到來,希望對你有幫助❤️
2025/07/03
本篇介紹【Mel Robbins: The ‘Let Them Theory’ (A Life-Changing Hack That 15M People Can’t Stop Talking About)】訪談整理
Thumbnail
2025/07/03
本篇介紹【Mel Robbins: The ‘Let Them Theory’ (A Life-Changing Hack That 15M People Can’t Stop Talking About)】訪談整理
Thumbnail
2025/02/15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Thumbnail
2025/02/15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Thumbnail
2024/12/14
感謝「方格老公公送聖誕禮物」12月限定活動,我想分享我的願望清單~
Thumbnail
2024/12/14
感謝「方格老公公送聖誕禮物」12月限定活動,我想分享我的願望清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一轉眼,2024 即將進入下半年。你在年初有制訂什麼新年計畫嗎?如果有,實施的成效又是如何呢? 對大多數人而言,新年計畫包括對過去的反思,以及未來的展望與期待,希望透過這些計畫來改善生活、工作與個人成長。這是一個很棒的機會,可以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設定新的目標,並進行改變。一般而言,健康(運動)、
Thumbnail
一轉眼,2024 即將進入下半年。你在年初有制訂什麼新年計畫嗎?如果有,實施的成效又是如何呢? 對大多數人而言,新年計畫包括對過去的反思,以及未來的展望與期待,希望透過這些計畫來改善生活、工作與個人成長。這是一個很棒的機會,可以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設定新的目標,並進行改變。一般而言,健康(運動)、
Thumbnail
過年又過去了,大家設好自己的年度目標了嗎?我的話是會在元旦到過年期間做設定,今天這篇想跟大家分享我的作法,歡迎大家一起來交流分享自己的作法。
Thumbnail
過年又過去了,大家設好自己的年度目標了嗎?我的話是會在元旦到過年期間做設定,今天這篇想跟大家分享我的作法,歡迎大家一起來交流分享自己的作法。
Thumbnail
2023年是我收穫與變動的一年,從遊記到5K路跑,經歷種種流與機遇。2024年關鍵詞是善待,期許自己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透過超高效時間管理方法進行規劃,以思考願景、設定明確目標與計劃、執行與核對為步驟。感謝過去的自己,肯定現在的自己,支持未來的自己,期待未來的成長。
Thumbnail
2023年是我收穫與變動的一年,從遊記到5K路跑,經歷種種流與機遇。2024年關鍵詞是善待,期許自己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透過超高效時間管理方法進行規劃,以思考願景、設定明確目標與計劃、執行與核對為步驟。感謝過去的自己,肯定現在的自己,支持未來的自己,期待未來的成長。
Thumbnail
新的一年到來,回顧過去,從熬過一年>撐過一年>過了一年>努力了一年,到現在有些期待新的一年,四年的時間,,日子肉眼可見的好了起來,對我來說,真正想要的生活,也似乎離我越來越近
Thumbnail
新的一年到來,回顧過去,從熬過一年>撐過一年>過了一年>努力了一年,到現在有些期待新的一年,四年的時間,,日子肉眼可見的好了起來,對我來說,真正想要的生活,也似乎離我越來越近
Thumbnail
今天已經是2024年的第一天了,之所以現在才來寫「去年」總結和「今年」希望是因為前幾天我閉關自己調整自己的身心狀況。
Thumbnail
今天已經是2024年的第一天了,之所以現在才來寫「去年」總結和「今年」希望是因為前幾天我閉關自己調整自己的身心狀況。
Thumbnail
在沉寂了兩個半月以後,我終於在今年的最後一天又爬回來發文了。 歲末年終,迎新送舊,不免俗的要來回顧一下今年,然後許點新年目標。
Thumbnail
在沉寂了兩個半月以後,我終於在今年的最後一天又爬回來發文了。 歲末年終,迎新送舊,不免俗的要來回顧一下今年,然後許點新年目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