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會因為努力工作而致富。你會因為建立了可以複製、放大、而且與你名字綁定的價值系統而致富。」
——Naval Ravikant
前言:在長期主義中找到財富之路
過去幾年,我越來越相信:投資,不只是錢的遊戲,更是一場價值觀與時間的選擇。這次我想分享一篇我個人認為影響深遠的文章——矽谷創業投資人 Naval Ravikant 的《How to Get Rich (without getting lucky)》,中文翻譯為《如何致富(不靠運氣)》。這篇文章不是談股票、房地產、創業操作細節,而是從更高的視角去解構:一個人如何透過知識、槓桿與價值堆疊,在人生中打造一條真正可行的財富自由之路。
以下是我從中得到的十個啟發,也分享我個人的思考與應用方向。
一、財富 ≠ 金錢,也不是地位
Naval 區分了三個概念:
- 財富(Wealth):能夠不靠你直接出賣時間,仍持續為你產生價值的資產(例如企業、軟體、內容、品牌)。
- 金錢(Money):用來轉移財富的工具,是現金流。
- 地位(Status):相對地位的排名,是零和遊戲。
💡啟發:很多人努力工作是為了「賺錢」,但卻從未擁有任何「資產」;更有人陷在地位焦慮中,失去時間與自由。致富的重點是:打造可複製、可自動運作的系統,不是累積金錢或贏得社會認同。
二、停止「以時間換金錢」的循環
Naval 說得很直白:「你不可能透過單純賣時間致富,因為你只有 24 小時。」
他主張你應該追求的是**「股權」與「擁有權」**。唯有當你擁有某個產品、品牌或企業的一部分,你才能從它的成長中獲利,而不是只拿固定報酬。
💡我的思考:這點對投資者、創業者、上班族都很重要。我們應該問自己:我做的事情有沒有「資產性」?我是否正在為別人創造資產,卻從未擁有它?
三、特殊知識,才是你無法被取代的價值
Naval 強調「特殊知識(Specific Knowledge)」:
- 不是書本或學校教的。
- 是你熱愛、與生俱來或多年練就的混合能力。
- 無法被自動化或大量培訓出來。
例如:某人對半導體設計、財報解讀、內容寫作、醫療業務、談判極度敏銳,這些能力就是他獨一無二的資產。
💡應用在我身上:我過去 20 年橫跨電子、醫療、SaaS、新創與國際業務,這些交叉背景,就是我逐漸累積的特殊知識,也是「凱文聊投資」能夠持續產出內容的基礎。
四、使用「無需許可的槓桿」:內容、程式、媒體
Naval 提出三種槓桿(Leverage):
- 人力槓桿:雇人幫你工作。
- 資本槓桿:用錢創造錢。
- 無需許可的槓桿(Permissionless Leverage):內容、程式碼、網路、影片等,這些你一旦創造,就能無限複製,不需要他人批准。
💡觀察:這正是我們內容創作者、獨立投資人可以駕馭的槓桿!寫一篇文章、做一份研究、錄一支影片,都是一次性創作、多次性放大。
五、建立你的名字,勇敢負責
Naval 強調:「真正賺到錢的人,都是願意用自己名字承擔風險的人。」
換句話說,你必須建立「個人品牌與聲譽資本」,這會讓別人更願意投資你、信任你、支持你。
💡提醒自己:凱文聊投資這個平台,就是我累積信任的場域。每一次發文、每一則評論,其實都在堆疊我的信任分數,而這些將來會反映在合作、募資、甚至股權機會上。
六、選擇長期遊戲與長期夥伴
Naval 說:「所有複利回報都來自長期遊戲。」
這不只是說投資報酬會複利,更是說人生所有值得的事情——信任、知識、品牌、人脈、技術——都需要長期堅持與不斷改善。
💡投資觀點:我更傾向選擇那些有能力長期創造價值的公司,而不是短線炒題材。也更願意與理念相近的人長期合作,而非短期互利就分開。
七、判斷力比執行力更重要
Naval 認為:「高品質判斷力 + 槓桿 = 超級力量。」
因為執行可以被外包、被自動化,但判斷力無法。能夠在不確定中做出好決策,才是真正稀缺的能力。
💡提醒:投資不是多動,而是「選對方向並耐心等待」。許多時候,選錯標的會比不動還傷。
八、產品化你自己,讓價值可擴展
最終的目標是什麼?Naval 說得很直接:
「把你自己產品化,並以槓桿放大。」
簡單說:
- 找出你擅長的領域
- 用自己的方式產出價值(寫、錄、設計、開發)
- 用社群、內容、平台傳播出去
- 建立品牌、聲譽與資產
- 將這些變成長期自由的來源
結語:設計一條不靠運氣的致富之路
讀完《如何致富(不靠運氣)》,我最深刻的體會是:
你不需要出身好、不需要中樂透,只要你願意花時間建立屬於自己的資產系統,你就可以脫離時間、金錢與地位的枷鎖。
致富,不是靠機會,是靠設計。
人生,也不只是選擇投資什麼公司,而是選擇投資什麼樣的自己。
📌 如果你喜歡這類結合閱讀、策略與人生設計的深度文章,歡迎追蹤我的專欄《凱文聊投資》,我會持續分享更多讓人慢慢變富的思維與行動。
#凱文聊投資 #如何致富 #NavalRavikant #財富自由 #長期主義 #個人品牌 #槓桿人生 #投資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