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講講X JAPAN到底有多偉大,他們的存在感有多驚人

更新 發佈閱讀 21 分鐘

本文2025.6.15原始首發於我的blog:

https://cygnusx523.blogspot.com/2025/06/x-japan_15.html

raw-image

 自從2018年之後,X就像銷聲匿跡一樣,一點熱度都沒有,好像是被世界遺忘到了角落。

 看了實在是唏噓感慨。

 但我心裡、很多人的心裡,都無法忘記X的偉大與驚人。

 仔細回想,再聽聽歌,再看看影片,就會胸口發燙,期待他們能有歸來的一天。

 年輕世代已經難以接觸到X了,我覺得不行。這麼棒的樂團,一輩子都不知道也太可惜了。

 不知道X,沒聽過X的音樂,那種人生簡直是白活了。

 所以想來講講X這個樂團到底有多偉大。

 看有沒有辦法讓你們願意動個手轉貼出去,給年輕的小孩子們有個接觸到X的機會...

 只是... 關於X真的有太多話題可以講了,根本講不完。

 當然是想從「X到底有多厲害」這點開始,雖然這主題也滿大的啦(笑)。

 X的厲害之處... 要我重新思考一次的話,我會覺得 ——

 他們就像是整個徹底改變日本音樂史那個「舞台」的存在,這感覺真的很強烈。

 像那種「要改變主流、要顛覆世界」的氣魄,其實很多樂團都馬會用嘴巴講講,但X是真的做到了的那一種。

 用那種音樂風格還能賣得那麼好,真的很厲害。

 X好幾次上《紅白歌唱大賽》的時候,你再去聽聽看,那根本就是金屬嘛,音樂超重的,正港的金屬。

 再跟同年代的流行金曲比一下,你就知道有多重了啦~

 大家的音樂都輕飄飄得像羽毛,而X是火力全開的震撼視聽,簡直是兩個星球的差別。

 但偏偏他們的歌又很有旋律性,不是只有爆炸鼓點和辛辣吉他,旋律也美的能牢牢抓住人心 ——

 又美又暴力,這不就是「暴力美學」嗎?

 這大概也是他們能紅成這樣的原因之一。

 再加上那個視覺形象... 對著你的眼球踹一腳!

raw-image

 X真的是超級龐大的一個存在。

 巨大到不行。

 甚至可以說,他們出來之後那十年,日本音樂界被他們帶出來了某種「方向」,

 不只是某種「小眾風潮」那麼簡單,而是「全民現象級」的衝擊,

 很多後來自我燃燒、自我毀滅的音樂人,其實某種程度都踏在X開闢出來的道路上。

 真的,這絕對不是什麼「間接影響」,是那種很直接、很實質的衝擊。

 規模之大,無與倫比。


 像LUNA SEA也是,如果當初沒有X的存在,他們可能連獨立製作的專輯都發不出來。

 這樣一來,後來的LUNA SEA說不定整個職涯走向也會完全不一樣了。

 而且一開始幫GLAY製作的就是YOSHIKI啊。

 這兩個日本天團都公開把X視為恩人,直到現在都是。

raw-image

 所以你仔細去看這些面向,X對日本搖滾的影響,真的不是間接那種,是非常直接、非常具體的超大影響。

 他們真的是徹底改變了整個日本搖滾場景的人,甚至是日本金屬圈。

 如今連很多老外都喜歡的BABYMETAL,也致敬X到無所不用其極的程度。

 說真的,沒有人能像X一樣把整個場子翻過來。

 真的沒人比得上。

 像BOØWY那種當然也是經典,超有名的,

 但你回頭看,BOØWY帶出來的那個風潮,現在要回想有哪一個跟上去的團,好像也想不太出來吧?

 如果說到「影響力」這件事,不管是後繼者的數量,還是對整個社會、文化造成的衝擊,X真的就是壓倒性的存在,

 絕對是「斷頭台級別」的獨霸一方。

raw-image

 講到這裡,還是得提一下YOSHIKI啦。

 身為X的鼓手、鋼琴手、團長、製作人,

 YOSHIKI這個人光是在X這十幾二十年間展現出來的存在感,也真的是難以取代。

 像是幫天皇寫曲啦、為世博創作主題曲啦,還有跑去好萊塢搞配樂跟主題曲什麼的,也身兼製作人跟發起人。

 聽說讓日本的鼓手數量都暴增了。

 日本人對鼓手的印象從後面打節拍的小角色,變成八爪章魚般全能的超級英雄。

 這種大轉變,全靠YOSHIKI一個人展現出來,

 反差魅力、對抗身體限制的韌性、即使會死也要全力打鼓的意志... 

 不支倒地、中止演出、痊癒復活,循環了好幾次,讓日本人驚掉了下巴。


 YOSHIKI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號人物。

 連金球獎都找他合作,是這種等級的角色...

 想想看,全世界哪裡還找得到一個鼓手能做到這種地步?

 不只鼓打得很出色,能做出美到捏住靈魂的曲子,他還自帶那種光芒萬丈的魅力 —— 你放眼全世界都不見得能找到第二個。

 真的沒有。從全球角度來看,他那種氣場跟多才多藝的能力,根本是神的等級。

 至於鼓技,我老實說,世界上打鼓最強的人不是他。

 不要說歐美,光是在日本就有很多怪物比他強。

 看YouTube底下留言就常有人在講這件事啦 ——

 說什麼「比YOSHIKI會打鼓的人多得是啦」什麼的。

 這話題真的是吵到爛了(笑),根本懶得讀。

 但那又怎樣?

 批評YOSHIKI鼓技的人,光看「技術」那一面就妄下結論,真的是……我覺得扯。

 只想反問一句:你白癡嗎?

 大家都知道他不是光靠鼓技在吃飯的好嗎?

 說什麼「技術比他強的人很多」,這種話根本沒意義。

 身為職業樂手,基本技術本來就要有一定程度,重點是「再上去」的那個層次 —— 也就是所謂的「氣場」。

 說到底,就像演員,演技強不強是一回事,在鏡頭裡自帶的氣場完全又是另一回事了,

 例如安東尼·霍普金斯跟艾爾·帕西諾的那種氣場!

 所有職業鼓手,能打鼓打得像YOSHIKI那樣又帥又燃的,有誰?

 邊甩頭邊敲,像在拿命打鼓,像在燃燒靈魂的打,有誰?

 如果只是想「省力」演奏,以最高效率打鼓的話,當然可以用正統的方式啊,很多人都會。

 但YOSHIKI偏偏選那種極限燃燒、不正統的打法,為的就是傳達「那個瞬間的美學」。

 那些嘴「YOSHIKI沒技術」的人,我只想問:

 那你來啊,你能打出他那種帥氣嗎?

 你能用鼓譜寫出他那種哀傷跟憤怒嗎?

 你能把現場觀眾的情緒炒到巨蛋的天棚上嗎?

 你來打,能讓看的人覺得連內心深處都在滾滾發燙嗎?

raw-image


 他鋼琴也是一流,作曲更不用說,商業手腕也超強。

 我們要看的是整體,是整個「YOSHIKI」這個人的完整體。

 他也不是什麼只會在錄音室裡敲敲鼓的工作樂手。

 那種說他打鼓不行的,我說真的,他根本就很行,

 去看他排練或錄音時認真打鼓的樣子,就知道他底子其實很穩、技巧完全夠格。

 但他追求的不是那種比賽式的標準答案,

 他的風格是那種:「就算衝太快也沒關係,把感情炸出來才是王道!」

 真的,打鼓不是在那邊比力道控制、比精準度 —— 

 YOSHIKI的風格,是用整個人、整顆心在敲鼓。

 這就是所謂「情感的硬碰硬」,不留餘力的打,才會打到人心坎裡。

 要是去掉那種情感爆發力、只剩硬梆梆的技巧,那就不是YOSHIKI了。

 他就是那種「用生命壓倒對手」的風格,完全是一種王者霸氣。

raw-image

 每次看到YOSHIKI在螢幕上打鼓的瞬間,我真的會有一點想哭。

 不管是以前的還是近年的影片,

 就是有那種衝動。

 那種感覺真的會湧上來。

 看到他現在還算很有精神,真心覺得欣慰。

 雖然身體還是多少有點狀況啦。

 去年頸椎又開了第三次刀了。

 他自己也一直說,脖子是真的很痛,有時候會有狀況,那些傷痛基本上是不會完全消失的。

 真的是拿命在打鼓。

 你看他以前在《Jealousy》或《Blue Blood》那個時期的打法,

 現在回頭看,真的超危險的欸。

 超誇張的。

 真的太猛了。

 就是那種讓人覺得「哇靠這樣下去不會出事嗎?」的程度。

 讓人覺得他根本是靠蠻力、用毅力硬撐著,賭上一條命在打。

 根本就像是準備赴死那樣,他不是常說什麼「破滅的美學」「瞬間的美學」嗎?

 還說什麼「希望能像玻璃一樣轟然碎裂」的話,有夠嚇人啊...

 現在回想起來,那種感覺真的非常強烈。

 真的有那個獻祭給音樂,已經準備好要死在舞台上的氛圍。

 當然啦,也正是因為那種美學,才會讓人著迷、被深深吸引。

 但那真的是普通人絕對模仿不了的事。

 真的做不到啊。

 他是燃燒生命在演奏。

raw-image

 講到這裡,你應該已經能感受到X JAPAN到底有多震撼了吧?

 但我跟你說,這還只是個開始,

 真正讓X從一個「很厲害的樂團」變成「傳說級」、「神話」的存在,

 是他們一路以來經歷的那些精彩故事 ——

 那些比好萊塢電影還誇張、比小說還真實的歷程,才真正刻劃出他們在樂迷心中的地位。

 光看歷代團員的經歷,X簡直就是一個用命在拼的樂團。

 我們先不講太多歷史年表(畢竟我部落格已經寫一堆了,Google一下也有很多),

 來聊一些真正讓人心裡震動的事情。


 你有沒有發現,X的音樂裡面,總是有一種「悲壯感」?

 不是那種簡單的傷感或憂鬱,而是那種像要捲進深淵、像被宿命拉著走的劇烈感情。

 像〈ENDLESS RAIN〉、〈Tears〉、〈Say Anything〉這些慢歌,

 像〈紅〉、〈Silent Jealousy〉、〈Blue Blood〉、〈DAHLIA〉這些快歌,

 那種哀痛幾乎是從旋律裡面直接滲出來的,

 像是每一個音符都背負著什麼沉重的回憶,

 讓你聽了之後會不自覺的跟著音樂沉下去,然後一邊流淚一邊覺得「啊,我還活著」。


 他們的歌詞很多都是寫給離去的人,

 寫給死去的朋友,寫給回不去的自己,寫給那些已經無法再說出口的愛。

 這種情感太過濃烈,其他團真的寫不出來,

 因為這些對X來說,不是「創作素材」、不是「憑空想像」,而是他們血淚的人生經歷。

raw-image

 〈Tears〉那首歌,是YOSHIKI寫給他去世的父親。

 後來因為命運捉弄著YOSHIKI,這首歌也能送給HIDE...

 那不是單純一首抒情歌,而是一種「不想結束」的思念。

 你聽到那段尾奏,會有一種「連時間都因為太過思念而暫停了」的感覺。

 那不是什麼編排或技巧能做到的,是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的訴求,

 一種希望時間倒流、一切重來的懇切心聲。

 這必須是作曲家本人痛到肝腸寸斷,才能寫出來的名曲。


 而最經典的,〈ART OF LIFE〉更是一種極致的情感大爆發。

 將腦內風暴寫成了一首史詩。

 你想想看,哪個團會在90年代寫出一首30分鐘的交響金屬史詩?

 還用上皇家愛樂樂團來錄音,整首幾乎沒有完全重複的歌詞。

 這首歌根本不是寫來給你「哼唱」的,是寫來讓你在裡面「沉浸、迷失、然後重生」的。


 那段將近十分鐘的鋼琴獨奏,簡直像是讓人從天堂一路跌入地獄,

 再從地獄爬回來的過程。

 每一次失序、每一次拉正、每一次解構旋律,都是一次心跳、一次掙扎、一次死亡又重生的隱喻。

 什麼叫「愛」?純用音樂,不唱歌詞要怎麼表現出「愛」的感覺?

 X就辦的到。

 當你被鋼琴獨奏弄的很難受,直到聽見管弦樂時... 「愛」就出現了,帶著巨大光芒出現了...

 那是一段能抱住你、給你溫暖的音樂,

 這是能讓你在極度厭世、想去死一死算了的時候,覺得被音樂拯救的一首歌。

 我是說真的,我知道你不信,因為沒有樂團能做到這點。

 但X可以。

 你如果沒聽過,真的建議你找時間,坐下來獨自好好聽一次。

 放下手機、戴上耳機、關上燈,一個人靜靜聽,

 你會感受到什麼叫做「靈魂被音樂挖出來牽著走」的感覺。

raw-image

 但X偉大的,不只是在音樂上,

 還有一點,真的要講清楚:

 他們是那種「從谷底爬上來,然後又從高峰摔下去,再一次次拼命爬回來給你看」的樂團。

 這種生命力,真的太頑強,太猛了。


 地下時期,化妝被罵、上電視被幹譙,他們屢次從批評中站起來。

 TOSHI被雜誌拍到出現在情趣旅館,他們從醜聞中站起來。

 YOSHIKI在舞台上昏倒,也在錄音室昏倒,他們從病痛中站起來。

 TAIJI被辭退,他們從沮喪跟迷失中站起來。

 TOSHI自請退團,他們為了不打迷糊仗,老實給樂迷交代,選擇暫時解散再重組。

 HIDE的意外離世,對X來說根本是世界毀滅。

 你想想,那時候他們才剛準備找新主唱,結果HIDE就突然走了。

 那種感覺,就像你才剛看到希望,下一秒卻被硬生生奪走。

 一點徵兆都沒有,完全沒時間反應。

 這根本不是打擊了,是整個宇宙的崩解。

raw-image

 很多團在這種情況下會永久解散,放棄治療,或是選擇沉默、跟別人去組另一個樂團了。

 但X沒有,或該說YOSHIKI沒有。

 他把所有悲傷都背起來,一個人擋下風暴,然後再一次把樂團聚集起來。

 這種意志力真的不是人類等級的。

 你以為是「再組團」?其實是「復活」,

 是從死亡深淵裡拖回來的靈魂,重新點燃的一縷火。

raw-image


 說到這裡,也不能不提TOSHI。

 他的人生故事真夠寫一整本小說,

 被家人利用來斂財、被妖女拐去結婚、離團、被洗腦、被身心凌虐、消失、破產、又重新回來,

 整個過程如果不是本人出來講,根本離奇的無法相信。

raw-image

 X是何等巨大的樂團,有多少樂迷死忠到願意把整個人生都奉獻給X,

 每天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有無數人非常認真在仔細追蹤。

 但TOSHI內心其實只是個平凡的普通人,他的性格沒那麼「搖滾明星」,不是那種自信爆棚的搖滾主唱。

 對天生沒有強大表現慾的TOSHI來說,隨便開個演唱會就是幾萬人對著他拍手歡呼,這是何等的壓力。

 足以讓任何正常人失去理性,甚至會瘋掉的可怕壓力。

 而且X復出就是要進軍世界,要主攻講英語的外國人,所以要再度熟悉他向來不擅長的英語。

 但他最後選擇回到X,選擇再度站上這個充滿聚光燈的舞台,這點就足以讓人尊敬。

 因為那不只是回來唱歌而已,是在面對曾經的自己、面對自己害怕過的壓力。

 一個人要從谷底,一下子就跨越過去的陰影,真的不是什麼簡單的事,

 但他做到了,而且還唱得比以前更動人。

raw-image

 你去看他們2008年之後的演出,不只是為了懷舊,

 而是因為他們仍然能打動人心。

 那種氣場,那種一出場就讓整個觀眾席尖叫的魔力,

 絕對不是靠幾首名曲就能辦到的,

 那是他們用數十年的拼搏換來的重量。

 這種「重量感」,就是X JAPAN最強的武器。

raw-image

 如果有人說,現在有很多技術更好、樂手更強的樂團,沒錯,

 但技術跟「存在感」是兩回事。

 X JAPAN就是那種只要一站出來,你什麼話都說不出來的團。

 經歷了巨大損失和深深的傷痛,重新聚集復活的樂團,

 他們不是在「演出」,而是在「燃燒」 ——

 那種全力以赴、壓倒性的生命力,才是X最震撼人心的地方。

raw-image

 說說其他成員,

 PATA,穩重話少的仙人老師,神情淡定到覺得他很有趣,令人心安的存在,卻也曾在鬼門關前走一回,現在上台還要坐輪椅...

 TAIJI,一生有如悲劇英雄,天賦奇才,貝斯超強編曲又神,卻不識時務,曾經活的何其銳利,最後又被病魔纏身,離奇客死他鄉...

 HEATH,半路加入,跟X一拍即合,上來就能扛住各種大場面,長年對X默默付出,一心一意支持著這個樂團,卻罹癌急逝...

 SUGIZO,跟著LUNA SEA受到HIDE提攜,卻痛失這位有恩於己的大哥。誤信小人被騙破產,從谷底重生,為了報答恩情而加入X,又遭到雙方的部分樂迷辱罵....

 他們每個人的人生故事幾乎都像電影一樣。

 從出道前的衝撞體制、走到主流巔峰的輝煌,然後是受迫性解散、成員死亡....

 沉寂、復活......

 HIDE的離去,真的讓人痛徹心扉,讓人覺得這世界因為他走而少了些顏色。

 不是說什麼「可惜」,而是痛。

 那種痛,是很多X迷這輩子都過不去的那一道坎。

 而YOSHIKI自己應該也永遠走不出來。你看他每一次談到HIDE的時候,眼神那種破碎感就知道了。

 不是在演,也不是講故事講習慣了,而是真的痛,他心裡永遠留著一個位置,等那個再也不會回來的人。


 說到這裡,可能會讓人以為X是個超沉重、嚴肅到不行的樂團,

 但其實他們完全不是那種風格啦~

 大部分玩搖滾玩金屬的樂團,樣子都很酷,平常講話不是很殺就是正經八百的。

 一副「搖滾不能開玩笑」的樣子。

 但X才不鳥這一套,

 演唱會上根本是大型綜藝節目,金句連發、笑梗不斷;

 上電視也一派輕鬆的自爆自嘲,互相開玩笑;

 主持人丟什麼球都能完美接住,觀眾常常笑到不行。

 只要看到他們,就是各種被逗樂。

 他們完全不管「這樣子才是搖滾」的觀念,

 要帥可以帥、要好笑也能很好笑,什麼都敢玩、什麼都敢試。

 X就是什麼都行,自由的發想。

 要好玩、要夠刺激、也要夠感人,只要能讓觀眾心滿意足都行。


 但也正因為這樣,你永遠猜不到他們下一秒會帶給你什麼。

 上一秒還在開玩笑,下一秒可能就讓你淚流滿面;

 剛剛還笑著說:

「以前是砸壞飯店的牆壁,現在要打破世界的牆壁。」

「你們很誇張!那時候我都在算要賠人家多少錢,哈哈!」

然後轉眼間,就用下一首歌把你的心掏出來。

 他們就是這樣,喜劇與悲劇同時上演,

 舞台上的每一個瞬間,都可能是大笑與爆哭的臨界點。


 然後,你再把X JAPAN的演唱會影片翻來看看,你一定會看到YOSHIKI打到整個人昏倒,被抱下台,

 結果不到十分鐘,他又硬是用那副虛弱的身體爬回來,繼續打。

 幹你看了會不會哭?

 不是說什麼好不好聽的問題,而是你看到一個人為了這個樂團、為了舞台、為了這些觀眾,賭上整條命耶,

 拼命的也不只YOSHIKI,

 HIDE手掌骨折了、發高燒快39度也照樣彈吉他,

 TOSHI喉嚨積血結塊也照樣唱,

 TAIJI手臂撕裂剛縫完十幾針,照樣上台彈貝斯,

 反觀現在很多明星因為「感冒」就取消演唱會,

 這樣你應該能認識到,

 X這樂團光是存在的價值,就已經遠遠超越音樂本身了。

 何況音樂還好聽得要你命。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這些粉絲這麼愛X的原因。

 一輩子都是X迷。

 因為他們不是靠行銷、不是靠包裝起來的偶像感,

 而是真的用血、用肉、用淚,拚出這一切的團。

 X JAPAN在音樂上的突破,在視覺上的顛覆,在文化上的震撼,

 絲毫不在意形象的搞笑,

 在當時幾乎是前所未有的存在,

 讓你熱血、賺你熱淚、逗你開懷,

 但更重要的是,這一切都來自他們內心對音樂、對表演、對理想的瘋狂執著。

raw-image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問:那他們現在還算偉大嗎?

 還算是那個「改變歷史」的傳奇嗎?

 我的答案:絕對是。

 引述以前X久違出現在電視上的音樂祭表演壓軸,那些第一次看到的觀眾紛紛驚呼:

「那個超級厲害的樂團是怎麼回事?」
「其他人唱得再好也沒用,X JAPAN直接全部帶走了」
「表演根本沒有走下坡,太厲害了」
「難怪能在世界上活躍」
「前面9小時的人都是在幫X暖場,太久了」
「我15歲的侄子已經說了100遍 ‘超級超級厲害’ 」

 就算現在有更多年輕世代、更多新型態的偶像、獨立樂團、網紅創作人,

 但X JAPAN那種「從零到神話」的衝擊感,是無可取代的,是會永遠留下來的。

 因為他們不是短暫的爆紅,而是把一整代音樂人的世界觀都給改變了。

 是那種你在舞台上、在喇叭裡、在耳機裡,在深夜一個人聽〈ENDLESS RAIN〉時,會忍不住掉淚的那種重量。

 這個樂團的歷史,就像是人生的一部份一樣。

 不管你是資深老粉,還是剛入坑的新手,

 只要你曾經真正品味過他們的音樂、看過他們的故事,感受過那份熱、那份美、那份悲壯,

 你就會懂:

 —— X JAPAN,不只是偉大。

 他們光是存在本身,「就讓世界不一樣」了。

 他們的音樂,他們的遭遇,他們的勝利與霉運,他們對抗歐美偏見的種種不公平。

 如果有很多人看這篇文,也許改天會再講這些話題吧!

 因為能講的,真的太多太多了(笑)

 而X的世界,也永遠值得再一次走進去。

 無論時間過了多久,無論新專輯不出有多失望,X還是很好聽,看了還是很感動,

 還是覺得我這一生能認識X真好,

 所以我希望有更多人能認識他們,也許哪一天可以一起大喊:

 WE ARE —— X!!!!!!!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ygnusx523的沙龍
4會員
7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那段時間讓音樂之於我不只流行,還有回憶,專輯則是回憶的證明,歷史的見證。
Thumbnail
那段時間讓音樂之於我不只流行,還有回憶,專輯則是回憶的證明,歷史的見證。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即使被罵是世界第一戇,嘛愛繼續走揣家己的聲音。
Thumbnail
即使被罵是世界第一戇,嘛愛繼續走揣家己的聲音。
Thumbnail
要解釋為何日本至今實體唱片仍然興盛絕對不只一種說法,那更像是一種一代接著一代深根複雜的產業模式和文化情懷,雖然在串流音樂和年齡層的交接下影響難免,但我想,至少這輩子是無緣見到日本實體唱片滅亡的一天,這樣的氛圍對一個愛樂人來說實在深刻難以忘懷。
Thumbnail
要解釋為何日本至今實體唱片仍然興盛絕對不只一種說法,那更像是一種一代接著一代深根複雜的產業模式和文化情懷,雖然在串流音樂和年齡層的交接下影響難免,但我想,至少這輩子是無緣見到日本實體唱片滅亡的一天,這樣的氛圍對一個愛樂人來說實在深刻難以忘懷。
Thumbnail
超級優秀熱情的一首歌,有翻譯歌詞 不多廢話了,自己點開影片享受
Thumbnail
超級優秀熱情的一首歌,有翻譯歌詞 不多廢話了,自己點開影片享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