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唱片行朝聖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這禮拜來到東京,鑑於原先行程安排緊湊,逛唱片行的時間其實相當零碎,這邊要非常感謝我的旅伴待我特別寬容,讓我能多停下腳步去欣賞和感受實體唱片在日本的盛況。

由於大部分行程都是在鬧區等候旅伴採買藥妝,加上此前我也沒有特別規劃什麼必訪行程,於是踩的點都是常聽聞的連鎖品牌:Tower Records、Disk Union、HMV、BOOKOFF,這些當然都只能算是日本偉大實體唱片產業中的冰山一角,但還是值得加減分享一下觀光心得。


【 Tower Records 】:


raw-image

原本目的只是要幫朋友帶片,自己可能順便買個兩三張,但看到一些有興趣的全新 Krautrock 日盤,搭上現在匯率其實不算貴,剛好隔壁幾個樂迷的購物籃也都已經疊成山狀,在情緒和氛圍煽動下還是忍不住敗了下去…。

raw-image

不得不說 Tower 的一些陳設十分用心,每一層樓都有各式精選專區,像剛過世的 Steve Albini 直接來個 R.I.P. 悼念告示牌,還有彙整他歷年製作過的專輯致敬小區;很多陳設跟細節都能看得出主理者和員工的努力與品味,雖然店面坪數大,但索引做得很友善,想找到自己喜歡的專輯沒什麼大問題。

raw-image

6樓今年翻新成黑膠專區,但礙於時間關係,只能稍微走馬看花一圈,算是個人心中的一點遺憾。


【 Disk Union 】:

raw-image

這次來東京大概逛了5、6間DU,搖滾、爵士、龐克、金屬、動漫,各類曲風皆能獨立成一間分店,光這樣形式就足夠令愛樂人感動不已,要經營一間只專賣特定風格的實體門市,光用想的就覺得極度困難。

raw-image

第一站是澀谷的 Rock in Tokyo 分部,二手黑膠和CD大概各半;再來則是從新宿駅中央東口走路五分鐘可以到達,專售60和70年代搖滾樂的黑膠專門店。

DU的分店密度十分驚人,如果每個獨立風格都算進去的話,光在新宿就有多達十多家,基本盤一定齊全,但若想進一步知道深度到哪裡,很多令人為之一亮的珍稀高價位銘盤就藏在其中,價格的話見仁見智,許多版次、片況等因素就靠自己的經驗去判斷了。

raw-image

【 HMV 】:

raw-image

整體是以二手黑膠為主,CD小小一區在後方角落,旁邊還有販售一些唱盤、清潔用品等周邊,店門口會貼海報公告每一日的新進品項,店面環境乾淨舒適。

raw-image

除了基本盤外,一些前衛/藝術/實驗團雖比較零散,但還是有許多小驚喜,價格方面普遍高一點,建議事先做好功課或經驗累積才不會被盤。

raw-image

【 BOOKOFF 】:

raw-image

這次選擇的飯店樓下剛好就有一間BOOKOFF,雖然只有小小一層樓,但隨便逛個十分鐘手上就不知不覺拿了好幾片,變成每天起床的例行公事。

raw-image

隔兩天到佔地4層樓的新宿駅西口店更是失心瘋,我只能說來新宿一定要逛這家,有一整面牆特別標示整區550日幣以下,你以為是那種出清花車?抱歉,經典銘盤保證收到手軟:Nirvana、Radiohead、The Doors、The Clash、Bowie、要再次來台的JAMC 等樂團全都台幣100元俗俗賣,而且不是精選輯,通通都是錄音室專輯,什麼倫敦呼叫、小孩A…片況也有一定水準,光這區我就掃了20幾張,更別說後方的一般價格區(一樣銘盤600日幣起跳),免稅下去實在划算,送禮自用兩相宜。

raw-image

BOOKOFF 不像前面幾間排序特別嚴謹,有些好東西需要非常仔細的從A到Z慢慢搜索,可能會莫名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因此花了我最多時間挑片,這也正是所謂逛唱片行的樂趣之一。


raw-image

印象中前幾年讀過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串流對日本實體唱片產業仍然造成影響,但相較其他國家,是以一種極為「緩慢」的方式滲透,並且許多人認為購買實體和使用串流完全不衝突,而即使一張全新日盤CD要價4000日幣,但不少本地消費者仍維持著每個月購買3-5張專輯的習慣。

如同許多人所說,日本就是一個擁有自己步調的國家,浸泡在自己的時間軸裡,現今實在很難想像一到下班時段,上班族、學生、觀光客充斥著整間唱片行水洩不通,想看這一區必須排隊等待前面的人先翻完,高峰期連結帳都要排隊等候一下(有夠不可思議)。

raw-image

要解釋為何日本至今實體唱片仍然興盛絕對不只一種說法,那更像是一種一代接著一代深根複雜的產業模式和文化情懷,雖然在串流音樂和年齡層的交接下影響難免,但我想,至少這輩子是無緣見到日本實體唱片滅亡的一天,這樣的氛圍對一個愛樂人來說實在深刻難以忘懷。

來到這裡,我們無疑都成為了朝聖者。

|實體唱片的死忠擁護者 |為各位介紹從60年代至千禧年間的搖滾樂、專欄、系列訪談和樂評 |出版品:《克里夫異象誌Vol.1 & 2》 |歡迎邀稿:visionsofcliff@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990年4月8日,我們所熟知的電視劇公式在這一天永遠被改變。美國廣播公司首播了—《雙峰》 ,這齣由導演大衛·林區(David Lynch)和製作人馬克·弗洛斯特(Mark Frost)共創的心血結晶,並請來了美籍義大利作曲家安傑羅·巴達拉門蒂(Angelo Badalamenti)擔任幕後配樂。
曾與 Nirvana、Pixies、PJ Harvey 等樂團合作的知名製作人兼噪音搖滾先驅 Steve Albini 因心臟病突發去世,享年 61 歲。Albini 工作室 Electronic Audio 的內部人員向 Pitchfork 證實了這一消息。
並不是每個喜愛音樂創作的人都夢想成為世界知名的超級巨星,在眾多觀眾面前表演,或在唱片公司的要求下製作一張又一張的熱門專輯。對於派蒂·惠普(Patti Whipp)來說,音樂創作只是個人的小小興趣,在 1969 年,高中的她只錄製了兩首歌曲,之後便決定繼續就讀大學,放棄了成為職業音樂人的想法。
將某樣東西定義為 "邪典(Cult Classic)"的條件因人而異,不過,從廣義上講,它們可以意指那些從未得到廣泛認可的優秀項目,擁有一票小眾的死忠熱愛者,而 Unwound 明顯就是一支這樣的樂團,他們比同時期的大多數樂團都更具有影響力,但在現今卻缺乏討論和關注。
90年代,吉他樂團如海嘯般湧現,這股浪潮席捲而來,永遠地改變了文化的面貌,儘管Grunge、Britpop 和 Shoegaze 運動是其中媒體爭相報導的主力軍,但由於這些浪潮的集中爆發以及聽眾口味的改變,一些樂團也因此被忽視了,Hum 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當樂團領袖 Duane Allman 因車禍身亡後,一瞬間所有人陷入絕望之中,因此,《 Eat A Peach 》這張專輯既是祝福,也是通向未來的橋梁,連結了 The Allman Brothers Band 的兩個不同世代,見證了五名團員化悲劇為前進的動力,創造了他們生命中最美好的音樂作品。
1990年4月8日,我們所熟知的電視劇公式在這一天永遠被改變。美國廣播公司首播了—《雙峰》 ,這齣由導演大衛·林區(David Lynch)和製作人馬克·弗洛斯特(Mark Frost)共創的心血結晶,並請來了美籍義大利作曲家安傑羅·巴達拉門蒂(Angelo Badalamenti)擔任幕後配樂。
曾與 Nirvana、Pixies、PJ Harvey 等樂團合作的知名製作人兼噪音搖滾先驅 Steve Albini 因心臟病突發去世,享年 61 歲。Albini 工作室 Electronic Audio 的內部人員向 Pitchfork 證實了這一消息。
並不是每個喜愛音樂創作的人都夢想成為世界知名的超級巨星,在眾多觀眾面前表演,或在唱片公司的要求下製作一張又一張的熱門專輯。對於派蒂·惠普(Patti Whipp)來說,音樂創作只是個人的小小興趣,在 1969 年,高中的她只錄製了兩首歌曲,之後便決定繼續就讀大學,放棄了成為職業音樂人的想法。
將某樣東西定義為 "邪典(Cult Classic)"的條件因人而異,不過,從廣義上講,它們可以意指那些從未得到廣泛認可的優秀項目,擁有一票小眾的死忠熱愛者,而 Unwound 明顯就是一支這樣的樂團,他們比同時期的大多數樂團都更具有影響力,但在現今卻缺乏討論和關注。
90年代,吉他樂團如海嘯般湧現,這股浪潮席捲而來,永遠地改變了文化的面貌,儘管Grunge、Britpop 和 Shoegaze 運動是其中媒體爭相報導的主力軍,但由於這些浪潮的集中爆發以及聽眾口味的改變,一些樂團也因此被忽視了,Hum 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當樂團領袖 Duane Allman 因車禍身亡後,一瞬間所有人陷入絕望之中,因此,《 Eat A Peach 》這張專輯既是祝福,也是通向未來的橋梁,連結了 The Allman Brothers Band 的兩個不同世代,見證了五名團員化悲劇為前進的動力,創造了他們生命中最美好的音樂作品。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從賢三那裡得知,我有幾個「台灣人沒有,只有日本人有」的生活及飲食習慣。聽完覺得神奇,想跟訂閱制的大家分享,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跟我一樣是「日系體質」。 首先第一個,我從小到大都不喝水。 記得過去為督促自己,在 IG 發起我要天天喝水的事,但這個習慣沒有堅持一個月就打回原形。 我發現自己
今天值飛JL37航班的是2003年離廠的 B777-300ER,註冊編號為 JA732J,8個頭等艙,49個商務艙,40個豪華經濟艙,147個經濟艙,共244個座位。這架JA732J別看已經22歲,她可是波音777-300ER首架試飛機,對波音與最早決定引進777-300ER的日航來說都別具意義。
你知道嗎?光統計 2019~2025 年,日本郵局的年賀狀印刷數量就超過 500 萬張,可說是非常可觀!雖然近年來,年輕人大多透過手機貼圖、SNS 訊息傳達新年祝福,但對於公司行號、長輩或是喜歡手寫溫度的人來說,每年寄年賀狀給廠商客戶、朋友同事仍是非常重要的傳統。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從賢三那裡得知,我有幾個「台灣人沒有,只有日本人有」的生活及飲食習慣。聽完覺得神奇,想跟訂閱制的大家分享,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跟我一樣是「日系體質」。 首先第一個,我從小到大都不喝水。 記得過去為督促自己,在 IG 發起我要天天喝水的事,但這個習慣沒有堅持一個月就打回原形。 我發現自己
今天值飛JL37航班的是2003年離廠的 B777-300ER,註冊編號為 JA732J,8個頭等艙,49個商務艙,40個豪華經濟艙,147個經濟艙,共244個座位。這架JA732J別看已經22歲,她可是波音777-300ER首架試飛機,對波音與最早決定引進777-300ER的日航來說都別具意義。
你知道嗎?光統計 2019~2025 年,日本郵局的年賀狀印刷數量就超過 500 萬張,可說是非常可觀!雖然近年來,年輕人大多透過手機貼圖、SNS 訊息傳達新年祝福,但對於公司行號、長輩或是喜歡手寫溫度的人來說,每年寄年賀狀給廠商客戶、朋友同事仍是非常重要的傳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那段時間讓音樂之於我不只流行,還有回憶,專輯則是回憶的證明,歷史的見證。
Thumbnail
在台灣這片珍貴的土地上,有著許多不同背景的語言與文化,隨著時間不同地向前走,這些不同語言也與現代音樂產生了多元又有趣的融合與碰撞。今天,就一起來聽聽看這些音樂人如何將自身傳統文化與現代曲風交織成一首首動人樂曲吧!   ➤ 曾立馨《轉來的路》:與北管文化交匯的五年光陰 https://w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有些人可能會問,為什麼一直分享日文歌? 契機: 1.想到之前去日本的美好回憶(美食、景點、電車)可惜很少女司機(這是重點嗎?🤣 2.百貨公司的店員們、餐廳服務生都很有氣質(不管男女) 3.廣播聲(不多做贅述) 4.卡通:哆啦A夢、烏龍派出所、我們這一家、🍒小丸子 還有好多好多,雖然跟
Thumbnail
本文乃精選「由流行歌曲改編的10部日本電影」系列中第六~十篇文章中的16首歌曲和音樂,包括:線:愛在相逢時、戀愛魔法奇蹟、未來預想圖、雪之華、仁醫,迎風而立,在此不做介紹及賞析(有興趣請再自行連結到原文章閱讀),就只給您「聽歌賞樂🎧」的純音樂欣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旅行與音樂的獨特關係,特別是在京都地區旅行時聽到的音樂與相關記憶。文章中提到了一些特殊的地點和經歷,例如新幹線的開通以及特定的咖啡館。提到了多個音樂團體和音樂作品,例如英國樂團Slowdive和日本的Fishmans。還包括了許多具體故事和情感體驗,展現了音樂的情感聯繫與個人情感。
Thumbnail
台灣人不分世代,總能對幾段日文歌旋律朗朗上口。即便韓流強勢席捲全球,JPOP依舊在台灣擁有無法撼動的鐵粉群,到底為什麼台灣人這麼哈日? 今天,我們來細數JPOP在台灣發展的歷程,小編也分享自己心中的幾首經典😎 一、爸媽年代的偷偷來哈日潮? 談論JPOP在台發展,就不得不先從哈
Thumbnail
[赴日打工度假的初心] 從小時候開始,日本文化就一直陪伴著我。 日本卡通、音樂、動畫、設計、日劇、YouTube 頻道等等, 不論是開心、想放鬆、沮喪與失落的時候,總因為有能給予力量的動畫或音樂存在, 我才能漸漸成為現在擁有很多內在力量、很喜歡的自己。
Thumbnail
  我們有多久沒有買實體專輯?多久沒有從頭到尾聽完一張專輯?在串流音樂當道的今天,音樂類型與選擇越來越多元,甚至人人都可以當歌手、都能自行上傳影音。但音樂之於生活似乎永遠是次要的,邊開車邊聽、邊上班邊聽、邊打掃邊聽、邊做模型邊聽、邊畫圖邊聽或邊運動邊聽,在生活中什麼時候音樂會成為主要的呢?就
Thumbnail
這是一張非常有京都氛圍的專輯,推薦在京都旅遊時服用,或許可以帶來更佳的旅遊體驗。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那段時間讓音樂之於我不只流行,還有回憶,專輯則是回憶的證明,歷史的見證。
Thumbnail
在台灣這片珍貴的土地上,有著許多不同背景的語言與文化,隨著時間不同地向前走,這些不同語言也與現代音樂產生了多元又有趣的融合與碰撞。今天,就一起來聽聽看這些音樂人如何將自身傳統文化與現代曲風交織成一首首動人樂曲吧!   ➤ 曾立馨《轉來的路》:與北管文化交匯的五年光陰 https://w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有些人可能會問,為什麼一直分享日文歌? 契機: 1.想到之前去日本的美好回憶(美食、景點、電車)可惜很少女司機(這是重點嗎?🤣 2.百貨公司的店員們、餐廳服務生都很有氣質(不管男女) 3.廣播聲(不多做贅述) 4.卡通:哆啦A夢、烏龍派出所、我們這一家、🍒小丸子 還有好多好多,雖然跟
Thumbnail
本文乃精選「由流行歌曲改編的10部日本電影」系列中第六~十篇文章中的16首歌曲和音樂,包括:線:愛在相逢時、戀愛魔法奇蹟、未來預想圖、雪之華、仁醫,迎風而立,在此不做介紹及賞析(有興趣請再自行連結到原文章閱讀),就只給您「聽歌賞樂🎧」的純音樂欣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旅行與音樂的獨特關係,特別是在京都地區旅行時聽到的音樂與相關記憶。文章中提到了一些特殊的地點和經歷,例如新幹線的開通以及特定的咖啡館。提到了多個音樂團體和音樂作品,例如英國樂團Slowdive和日本的Fishmans。還包括了許多具體故事和情感體驗,展現了音樂的情感聯繫與個人情感。
Thumbnail
台灣人不分世代,總能對幾段日文歌旋律朗朗上口。即便韓流強勢席捲全球,JPOP依舊在台灣擁有無法撼動的鐵粉群,到底為什麼台灣人這麼哈日? 今天,我們來細數JPOP在台灣發展的歷程,小編也分享自己心中的幾首經典😎 一、爸媽年代的偷偷來哈日潮? 談論JPOP在台發展,就不得不先從哈
Thumbnail
[赴日打工度假的初心] 從小時候開始,日本文化就一直陪伴著我。 日本卡通、音樂、動畫、設計、日劇、YouTube 頻道等等, 不論是開心、想放鬆、沮喪與失落的時候,總因為有能給予力量的動畫或音樂存在, 我才能漸漸成為現在擁有很多內在力量、很喜歡的自己。
Thumbnail
  我們有多久沒有買實體專輯?多久沒有從頭到尾聽完一張專輯?在串流音樂當道的今天,音樂類型與選擇越來越多元,甚至人人都可以當歌手、都能自行上傳影音。但音樂之於生活似乎永遠是次要的,邊開車邊聽、邊上班邊聽、邊打掃邊聽、邊做模型邊聽、邊畫圖邊聽或邊運動邊聽,在生活中什麼時候音樂會成為主要的呢?就
Thumbnail
這是一張非常有京都氛圍的專輯,推薦在京都旅遊時服用,或許可以帶來更佳的旅遊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