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自主與社會枷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我們所生活的社會裡,性別議題仍然是一道敏感的界線。即便在亞洲社會裡臺灣的社會風氣已經相對開放很多。但只要稍微觸碰,就容易引發激烈爭論,甚至被歸類為「女權過激」或「仇男言論」。但我想,誠實地說出內心所思,對身為女性的我們而言,是必要的、是重要的。

我們天生擁有子宮,也具備懷孕、分娩、哺育的能力。這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是自然的生理構造,有時候甚至會被稱作「女性的天賦」或 「上天的祝福」。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生來就有「義務」去生育。能力從 不等於責任,更不應被當作社會或家庭加諸在我們身上的壓力。

在傳統觀念裡,「成為母親」被視為女性人生的必經之路。這樣的想法根深蒂固,不論是在家庭、媒體,甚至教育中,我們常被灌輸「女人這輩子總是要生一個」、「不生小孩老了會孤單」、「生兒育女是傳宗接代的責任」……彷彿女性若不走入婚姻、若不懷孕生子,就等同於不完整、沒有價值。

我認為這樣的價值觀來自於男權社會的結構。把女性變成了「配角」與「附屬」,更把子宮當作一種「社會工具」,將女性的生育能力視為集體利益的一部分,卻忽略了這背後真正承擔痛苦、風險與改變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是每一位女性。

生育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懷胎十月不只是生理上的變化,更是心理、情緒、生活、甚至未來人生方向的全面改變。懷孕的不適、孕吐、水腫、 荷爾蒙失調,到生產過程的劇痛與風險,再到產後憂鬱、身體恢復、照顧嬰兒的責任與壓力,這些都是極為真實卻往往被忽略的部分。

我從不反對生育。生育是一種偉大的能力,也知道許多女性願意成為母親。但我希望社會也要清出一件事,選擇不生育,同樣是一種成熟而值得尊重的決定。

子宮長在我們的身體裡,應該由我們自己決定它是否承載生命或者評估它是否已經準備好去承載這樣甜蜜的負擔。身體自主權不只是關於自由,更是關於尊嚴,我認為女性不應該因為拒絕生育而被指責,也不應該因為選擇懷孕而被貶低,這兩者之間本就不該存在價值高低的評比。

許多女性之所以被逼著生育,不是因為願意,而是因為怕不孝、怕被親 戚比較、怕配偶不滿,甚至是因為社會框架裡期待她們「成為一個完整的女人」。而這種種壓力,正是社會強制給女性無聲的枷鎖。 我想真正的自由,應該是女性能夠坦然說出:「我想生」,也能自在地說出:「我不想生」,而不需要任何理由,不需要遭受批評。

我希望有那麼一天,這個社會不再把女性的價值綁在生殖功能上,不再用道德和傳統去審視女性的人生選擇。我也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不需要我們再為自己辯護,不需要我們用理性與柔和包裝情緒,只為了讓人願意聽見。

我不是一個女權主義者,但身為生理女性,我想說,我們不是為了誰而活,不是為了誰而生孩子。我們擁有選擇的權利,也擁有拒絕的勇氣。

願未來的社會,能用更多尊重與傾聽,去理解每一位女性的不同選擇。 願我們不再需要為自己捍衛「不生育」的決定,也願母職不再是唯一的榮耀,而是眾多女性生命故事中的其中一種。

我不求特權,只盼一個更溫柔的世界,在這裡,女性能安心地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F的沙龍
0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臺灣,女性因為想保有當媽媽的可能性而凍卵,但法律規定她們需先結婚並得到丈夫同意方可使用自己的卵子,電通女力事務所「卵用自主權小組」發起「我的卵子我作主」倡議行動,期望透過大膽的徵婚行動,獲得更多支持與關注。
Thumbnail
在臺灣,女性因為想保有當媽媽的可能性而凍卵,但法律規定她們需先結婚並得到丈夫同意方可使用自己的卵子,電通女力事務所「卵用自主權小組」發起「我的卵子我作主」倡議行動,期望透過大膽的徵婚行動,獲得更多支持與關注。
Thumbnail
「你不能生還懷孕也太不負責任了啊!」 「你去跟男人說啊!」
Thumbnail
「你不能生還懷孕也太不負責任了啊!」 「你去跟男人說啊!」
Thumbnail
但是對於願意或有機會誕下新生命的女性而言:她當了媽媽,她生了,她變成孵蛋器了嗎?她是父權的犧牲品嗎?
Thumbnail
但是對於願意或有機會誕下新生命的女性而言:她當了媽媽,她生了,她變成孵蛋器了嗎?她是父權的犧牲品嗎?
Thumbnail
「妳的子宮不是妳的子宮」當女性的子宮成為自由派和保守派角力的物品、變為政治鬥爭的工具,但是卻沒有人在乎任何一個女性的聲音。
 有些人口口聲聲說要尊重生命、保留傳統價值,但這些過程是不是才將人視作一個物品看待,而失去尊重身而為人的價值呢?
Thumbnail
「妳的子宮不是妳的子宮」當女性的子宮成為自由派和保守派角力的物品、變為政治鬥爭的工具,但是卻沒有人在乎任何一個女性的聲音。
 有些人口口聲聲說要尊重生命、保留傳統價值,但這些過程是不是才將人視作一個物品看待,而失去尊重身而為人的價值呢?
Thumbnail
這是一本以女性為主體的書,用不造成心理負擔(不情勒)的方式帶妳認識並照顧自己的身心,與其被謠言影響心情,不如詢問專業得到正確知識,唯有如此才能不被偏見綁架而陷入負面情緒,同時學習不以偏見綁架他人,強烈推薦男性一併加入閱讀行列!
Thumbnail
這是一本以女性為主體的書,用不造成心理負擔(不情勒)的方式帶妳認識並照顧自己的身心,與其被謠言影響心情,不如詢問專業得到正確知識,唯有如此才能不被偏見綁架而陷入負面情緒,同時學習不以偏見綁架他人,強烈推薦男性一併加入閱讀行列!
Thumbnail
在年輕的時候,是因為諗書與工作,霸佔了自己大部分的時間,總覺得自己不自由。然而,在成為母親後,我才明白以前的生活是多麼的自由。 首先要知道最重要的一點是:人沒法擁有完全的自由,我們擁有的都是相對的自由。
Thumbnail
在年輕的時候,是因為諗書與工作,霸佔了自己大部分的時間,總覺得自己不自由。然而,在成為母親後,我才明白以前的生活是多麼的自由。 首先要知道最重要的一點是:人沒法擁有完全的自由,我們擁有的都是相對的自由。
Thumbnail
墮胎,絕對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對於每一個生命的逝去都是無比沉重,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女性在墮胎後,或是其實是一般流產的狀況下,都會感受到痛苦,更多的是罪惡感,相信我,真的沒有任何一個人,會願意一直去墮胎,會做這個決定,他的處境肯定不容易。
Thumbnail
墮胎,絕對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對於每一個生命的逝去都是無比沉重,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女性在墮胎後,或是其實是一般流產的狀況下,都會感受到痛苦,更多的是罪惡感,相信我,真的沒有任何一個人,會願意一直去墮胎,會做這個決定,他的處境肯定不容易。
Thumbnail
「胎兒是否等於一個人?」,在法律上、醫學上的地位,一直偏向「社會建構」的;也就是說,胎兒何時是人的定義一直以來都是光譜而沒有標準答案。 因此,將「胎兒」奉為絕對神聖至高無上生命的論述,我會先打一個問號,須先了解這個論述是根據什麼。
Thumbnail
「胎兒是否等於一個人?」,在法律上、醫學上的地位,一直偏向「社會建構」的;也就是說,胎兒何時是人的定義一直以來都是光譜而沒有標準答案。 因此,將「胎兒」奉為絕對神聖至高無上生命的論述,我會先打一個問號,須先了解這個論述是根據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