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昨天因為第一次用群益的系統,沒搞清楚質押的錢已經下來,錯過了在238加碼的機會,今天開盤後一直在盯機會,244有掛,結果沒買到,後來看內外盤張數已經擋不住了,只好忍痛在246加碼。但今天不買也不行,因為明天就要除息了。

質押是一種好工具,風險可以自行調控,詳情秋哥已經在專欄裡說過了。目前秋哥25張的維持率是266.88%,長榮除息後股價要腰斬,秋哥才會斷頭,而且一個月後,秋哥還有80萬的股利可以隨時救援。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秋哥一直在跟你說,逢低買進很重要的原因,你看,一來一回,一張成本差八塊,八張就差6.4萬,可以多買1/4張長榮,或者都夠我們父女倆東京十日遊還有找了。秋哥講過無數次,你的成本越低,你的心臟就會比別人更大顆,承受風險的能力也會比別人強。但什麼價格叫做低,取決於股票本身的價值與獲利能力,所以無論如何,你真的應該花一下心思,研究一下股票的基本面。
會不會填息,秋哥也已經講過多次了,三個原因,沒有不填息的道理,專欄秋哥也都說得很清楚了。但填完息後怎麼辦?賣掉入袋為安?但你到哪去找比長榮更穩、更被低估的股票?秋哥說過很多次,長榮是養老概念股,複利概念股,你要的是每一年長榮給你的穩定現金流,價差賺得了一時,賺不了一世啊!
秋哥說過很多次,貨櫃真的比其他產業透明好懂,而且各位很幸運,長榮版上有非常多真正懂產業、懂財報的高手,比起他版一堆看新聞看線型放馬後炮普嚨共的專家達人強太多了。再者,長榮的專家達人,全部自己都有買,也看多,最懂海的男人,而看中長榮長期價值的企業,都有買,也看多。這些言行合一的人你不信,去信那些一張都沒買,然後出一張嘴叫人去死的,然後次次月月年年臉都被打到腫得他媽都不認識他的媒體投顧達人專家,秋哥也真的飽加醉了。
由於標了油價的標籤,還是帶兩句。油價漲,只有不懂貨櫃的人才會以為航商成本增加,但內行的都知道,油價漲運價就跟著漲,航商還會順帶收一筆燃油附加費(Bunker Adjustment Factor,BAF),貨櫃航商就是這種只要會影響貨櫃獲利,就會加一堆附加費的老狐狸,除非就是沒貨載,不然想揩航商的油,沒門。另外據秋哥記憶所及,長榮平常有在低價存油的習慣,所以在高油價時,這裡又能賺一筆。最近美元狂貶不是?昨天65K大就貼出長榮大量訂購貨櫃的消息。事實上,長榮還有一堆造船費用沒付不是?這時候用美元付,不是更便宜?
你真的不要小看長榮,秋哥專注的盯了它三年多,似乎什麼怪招什麼風險,長榮都有因應的策略,而長榮的獲利,就是從這點點滴滴方方面面摳出來的。秋哥做為一個讀管理學的博士生,越研究長榮,實在越是對長榮佩服得五體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