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觀影週記】系列文顧名思義,主要是會紀錄筆者在當週所觀影並有感而發的電影,並以簡短文字的形式書寫心得,其中新舊或長短片都會有。而本週電影重點,包括有:由美國導演視角切入台灣政治民主運動歷史的紀錄片《看不見的國家》、《鬼手鬼手 請開口》澳洲雙胞胎兄弟檔導演的最新恐怖力作《滿血復活》。

《看不見的國家》(Invisible Nation,2023)
由美國導演葛靜文(Vanessa Hope)操刀的紀錄片《看不見的國家》,可說是筆者今年目前為止在戲院看過入座率最高的電影。除了是真的好久沒在如此密集的人群裡共同觀影的體驗且覺得又驚又喜之餘,也意味著台灣這國家還有希望,而讓人感到很是欣慰。
對我而言,觀賞《看不見的國家》就像是喝了一杯以台灣政治民主為名的 Expresso,乍看小小一杯但是其濃縮起來的味道卻衝擊力道十足。片中內容則主要紀錄了台灣民主運動之歷程,並選擇以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台灣首位女性總統蔡英文為核心且從中延伸。於是乎,雖然本片外表看似一份「台灣民主進步黨八年執政戰績」的報告,但實際上內核要傳遞的資訊也比想像中還要多。儘管仍有些值得再深入的地方,而令人稍嫌點到為止且可惜就是了。只不過,話雖如此,但是並無阻《看不見的國家》一片其可觀與價值性。尤其它確實意外地是很適合給完全不明瞭的外國觀眾看,再佐以緊湊又流暢的節奏與剪輯調度,能夠快速了解為何中台發展至如今的緊張關係、台灣人對國籍身份認同的轉變,以及台灣的國際局勢上是怎樣長年被打壓所面對種種困境的基礎入門款之作。當然,這或許可能有很大程度上,該片本身就是以國外的創作者角度與觀點切入的緣故。
與此同時,即便是台灣觀眾看完也具有其警惕效果,成功在短短的 85 分鐘片長裡,精準地帶著大家回顧這些年來台灣民主發展上的重大歷史事件,提醒各位之所以可以享受現在自由民主一切都是得來不易的。因此我真心覺得,尤其身處於台灣的你,不論是屬於支持哪個政治立場,都值得看一看本片。
觀影管道:全台院線熱映中

《滿血復活》(Bring Her Back,2025)
先講結論:總的來說,我還是比較喜歡丹尼(Danny)、麥可菲利普(Michael Philippou)這對兄弟檔導演上一部的出道作《鬼手鬼手 請開口》(以下簡稱《鬼手》)多一些。當然觀影本片時,依舊是讓人體驗到各種熟悉的痛!痛!痛!《滿血復活》在承襲導了演恐怖血腥風格和痛覺之餘,故事劇情也再次圍繞於對故人的執念與釋懷,從中探討喪親之痛與原生家庭的創傷課題。
只不過,《滿血復活》作為如此簡單又毫無懸念的借體還魂故事,卻不惜大費周章利用篇幅去不斷反覆鋪墊其完成儀式的過程,甚至主要角色們各種過份著跡的缺陷設定還有工具化之嫌,不夠渾然天成的筆觸在片中著重大量的情感描繪,顯然是對其優勢有減無增。而以上諸如此類的安排卻大獲各界好評推崇,以至於我更感到有所保留。況且更叫人難以說服的是,妹妹派珀比起與哥哥安迪之間堅韌的親情,竟然在重要時刻會去選擇相信外人的蘿拉,甚至最後願意向她喊一聲「娘」,兩人只有短短幾天的相處,真能夠關係好到這種地步嗎?
只能說,縱使《滿血復活》在節奏調度、鏡頭語言等各方面表現上,確實都有著相對沉穩克制、優美詩意處理的進步可見,而我亦不否認最多人讚賞的莎莉霍金斯(Sally Hawkins)其情緒豐富而複雜的精湛演技詮釋、兩位年青主演 Billy Barratt 和 Sora Wong 絲毫不怯場的表現,以及情節、畫面鋪滿各種前呼後應的巧思細節,但同上優點且敘事手法生動、惡趣又結局反轉令人震撼的《鬼手》卻是更深得我心。
觀影管道:全台院線熱映中
同場加映
若是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大家來追蹤「蘇東電影觀後感」其他社群平台:
FB:https://www.facebook.com/sotongafterwatchfeel/
IG:https://www.instagram.com/sotongafterwatchfeel/
Letterboxd:https://letterboxd.com/Sotong/
又或者,以「抖內」的方式來支持我持續寫作更新:
方格子方案:雞肉飯便當(會員經濟方案)、豆漿豆花(無回饋方案)
馬來西亞(Touch 'n Go):016-2305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