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鳳冠霞帔賈二娘,良緣終定柳府門
十月下旬,秋去冬來,正是嫁娶的好時節。有錢沒錢,討個老婆好過年。 榮國府上下,為著二姑娘迎春的婚事,忙碌了數日。
雖說賈府家道中落,不復往日煊赫,但這畢竟是賈府二姑娘嫁入清貴翰林府,面子上的功夫,總是要做足的。
清晨,天色微亮,迎春便被喜娘從床上喚起。
她一夜未眠,心頭百味雜陳。有對未知生活的忐忑,有對柳崎溫和性情的期盼,更有對賈府這日漸衰敗的無奈。
但自從在龍亭縣主府上住了幾日,得了縣主親自教導,她那怯懦的性子確實改了許多。
此刻,她靜靜地坐在妝臺前,任由喜娘為她梳妝,不再像從前那般木訥,偶爾還會輕聲回應喜娘的吉祥話。
妝臺上,擺著幾樣首飾,雖同是賈家女出嫁,卻不如往日黛玉之母賈敏出嫁時,那般珠光寶氣。
鳳冠上的珍珠,也顯得有些年頭了。迎春看在眼裡,心裡明白。賈府如今的窘境,她是一清二楚的。
鳳姐前幾日,與賈璉商量後,勉力拿出二百兩銀子添妝,心裡卻肉疼不已。
賈璉丟了虛職五品的官,又被罰俸半年,她自己又因種種事故,快一年沒管家,手頭確實不寬裕。
但面子上的事,鳳姐從來不含糊。
身為親兄嫂,她看著迎春,心裡盤算著,這門親事對他們而言,也算是一樁好事,至少能有柳翰林府這個的姻親關係。
此時,黛玉與紫鵑趁喜娘轉身出門取物的空檔,悄悄走了進來。
紫鵑將一只錦盒輕輕遞上,低聲道:「二姑娘,這是我們姑娘的一點心意,您悄悄收著便是。」
迎春打開盒子,一見裡頭二十張十兩銀票,一共二百兩,不由一怔。
她抬頭看黛玉,黛玉笑而不語,只是望著她,眼神清亮而溫情。 紫鵑則靠近她耳邊,輕聲說道:
「二姑娘,這是我們姑娘的一點私房。
您如今要嫁入高門,手頭寬裕些,總歸是好的。
這事兒,您只管放在心裡,不必對外張揚。
也別讓史姑娘和珠大奶奶,鳳二奶奶她們知道,免得她們多想。」
迎春聞言,心中一暖,眼眶微紅。
她知道林妹妹和紫鵑素來體貼,卻沒想到她們竟能拿出這麼多銀子。
更還怕李紈、鳳姐、湘雲她們尷尬,沒有大張旗鼓的在眾人面前添妝。
這二百兩,對如今的賈府而言,已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了。
她緊緊握住錦盒,輕聲道:「林妹妹和紫鵑的心意,我記下了。多謝你們。」
她那向來不善言辭的臉上,此刻卻流露出真摯的感激。
***
迎春穿上嫁衣,戴上鳳冠,在喜娘的攙扶下,緩緩走出房門,要拜別高堂。
嫁衣是大紅的霞帔,繡著金線鳳凰,雖不比元春省親時的貴妃裝華麗,卻也是代表正室的正紅色。 榮禧堂內,西首坐著賈母、王夫人、邢夫人;鳳姐、李紈、惜春、湘雲、黛玉,襲人、平兒等晚輩女子也已齊聚站立。
東首則有賈赦、賈政及賈璉、寶玉、賈環、賈琮等男子。
賈母看著盛裝的迎春,眼中閃過一絲欣慰與不捨。
她知道,這孩子雖然性子軟,但能嫁入溫文儒雅的柳府,也算是得了個好歸宿。
「我的兒,今日便是你大喜的日子了。」
賈母拉著迎春的手,語重心長地說道:
「到了柳府,要孝順公婆,敬重夫君,與姑嫂妯娌和睦相處。凡事多思量,莫要再像從前那般木訥了。」
迎春輕輕點頭,聲音雖輕,卻帶著幾分堅定:「祖母放心,孫女都記下了。」
邢夫人站在一旁,看著這個庶女兒,心裡也有些複雜。
她這個嫡母,平日裡對迎春確實不甚上心,但如今庶女能嫁得如此體面,她臉上也有光。 ******
賈赦那邊,自從在邊關吃了敗仗,灰頭土臉地告老還鄉後,便一直躲在府裡,對迎春的婚事,隻字不敢多言。
在邊關,他把小妾嫣紅假充庶女,嫁給孫紹祖。
後來孫紹祖戰死,嫣紅在安定城,竟收到撫恤令,封了四品宜人,還收到了撫恤金。
嫣紅是因禍得福,但她對賈赦,卻早是不理不睬了。
****** 此時賈赦半自嘲,半交待地說:
「嫁漢嫁漢,穿衣吃飯,老子我現在沒錢了,還好你祖母幫你找了個好婆家,穿衣吃飯不愁了。」
賈母聽到了,瞪了賈赦一眼。也諷剌道:
「自己的親女兒嫁人的好日子,別再陰陽怪氣的亂說話!」 賈赦閉口。
********* 吉時已到,迎親的隊伍已在府門外等候。鼓樂喧天,鞭炮齊鳴,熱鬧非凡。 迎春在喜娘的攙扶下,緩緩走出榮禧堂,跨過門檻。
她每一步都走得穩重而從容,不再是那個畏畏縮縮的二姑娘了。
********* 寶玉站在人群中,看著迎春的背影,心裡五味雜陳。
他想起小時候,眾人與迎春一起玩耍作詩的情景,那時的迎春總是安靜地跟在他們身後,不爭不搶。 如今,她要嫁人了,嫁給一個跟他賈寶玉行事為人並不一樣的柳公子。
他心中有些悵然。人長大了,就不能再無憂無慮的過活了。 襲人站在他身旁,輕聲勸道:「寶二爺,二姑娘這是尋得了好歸宿,您該替她高興才是。」
寶玉點點頭,大聲說道:「二姊姊有好歸宿,我真的歡喜。」 ****** 賈政今日也特意從禮部趕回,他看著身著嫁衣的迎春,眼中閃過一絲複雜。
他想起自己那個跟著長公主到邊關的庶女探春,又看到了混在眾丫鬟中的嫡子寶玉,不禁想起,為什麼他們這兩個不交換一下才好?
******
花轎緩緩抬起,在鼓樂聲中,緩緩駛出榮國府大門。
隊伍綿延,雖不比往日國公府嫁女的盛大,卻也盡顯體面。沿途百姓紛紛駐足圍觀,讚歎不已。
柳府門前,早已張燈結綵,喜氣洋洋。
柳翰林與龍亭縣主夫婦笑容滿面地站在門口迎候。
柳崎一身大紅喜服,身姿挺拔,眉宇間帶著幾分緊張與期待。 當花轎停穩,迎春在喜娘的攙扶下走下花轎,柳崎上前,輕輕牽起她的手。
兩人的手觸碰在一起,迎春的心跳微微加速,卻沒有退縮。
她偷偷看了柳崎一眼,見他動作中,滿是溫柔與關切,心頭的緊張也消散了大半。 跨火盆,過馬鞍,拜天地,入洞房……一切儀式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柳府的規矩雖中規中矩,卻處處透著溫和與體貼。 龍亭縣主看著迎春,眼中滿是滿意。
她知道,這個兒媳婦,性子雖軟,卻是個知禮懂事的,將來定能與柳崎和睦相處。 夜幕降臨,柳府內燈火輝煌,賓客滿座。
柳翰林與龍亭縣主在席間穿梭,招待著前來祝賀的親友。
賈府的賈母、王夫人、邢夫人、鳳姐、李紈等人也都在座。 鳳姐看著柳府的熱鬧,心裡不免有些感慨。
賈府如今的家底,將來怕是連這樣一場體面的婚禮都難以支撐了。 她轉頭看向李紈,低聲道:「嫂子,這柳府的排場,可真是不錯。咱們府裡,如今可得好好為寶玉打算了。」
李紈點頭,臉上帶著幾分憂慮:「是啊,府裡的事務,確實需要好好打理。不然寶玉的婚事可難辦了!」
******
洞房花燭夜,紅燭搖曳,映照著一室溫馨。 迎春坐在床邊,心頭的緊張已然消散。
柳崎掀開她的蓋頭,看著她嬌羞的臉龐,眼中滿是柔情。 他輕聲道:「迎春,從今往後,你我便是夫妻了。有什麼委屈,只管告訴我,我定會護著你。」 迎春抬頭,看著柳崎溫和的笑容,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她知道,這份良緣,是她命運的轉折,也是她新生活的開始。
她不再是那個任人擺佈的二木頭,她有了自己的歸宿,有了可以依靠的夫君。 這一夜,柳府的紅燭高照,照亮了迎春的新生。
而榮國府,在送走了二姑娘後,也將在新的管家格局下,繼續面對未來的挑戰。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