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穿越記 第 141 章
寶釵側妃禮成,大觀園內各人心思動。
九月七日,薛府老宅,秋夜微涼。紫藤花架下的燈籠搖曳,映出院中一派溫馨喜氣。
晚餐時分,薛姨媽、薛蟠、寶釵圍坐,熱氣騰騰的菜肴散發清香。
寶釵身著月白紗裙,數日準備婚事的勞累,讓她神情略顯疲憊,卻難掩原本的靜謐與端莊。
她低眸思忖,明日入王府,榮華在身,卻需謹言慎行,保自身周全。
鶯兒端來熱湯,輕聲叮囑:「小姐,明日是大日子,多吃點,養足精神。」她為寶釵夾了塊魚。
寶釵淺笑,看向薛姨媽,聲音溫潤:「母親,女兒明日入府後,定當謹守本分,孝敬太妃,恭順王妃,請您安心。」
薛姨媽眼眶微紅,拉著女兒的手,千言萬語化作一句:「我的兒,母親只盼你平安喜樂,便是天大的福氣了。」
薛蟠大口嚼著羊肉,滿臉得意:「妹妹,放心!王府要是敢欺負你,哥哥我第一個衝過去,砸爛他們的門!」
寶釵嗔笑,輕拍他一下:「哥哥莫胡說,謹言慎行才是。這王府,可不是能胡鬧的地方。」
她心中卻一暖,薛蟠雖莽撞,卻還有想著護她。
香菱在一旁低聲道:「小姐,明天你就是王府的人了,定會福氣滿滿!」
飯桌上,燭光映著寶釵清麗的側顏,她眼中閃過一絲期盼與忐忑。
**************
九月初八,北靜王府迎娶側妃的喜轎一早就出發了。
這一天,對寶釵而言是全新的開端;對北靜王府是綿延子嗣的期許;而對於大觀園的眾人來說,則是一場關於各自命運與心緒的無聲之戲。
稻香村內,林黛玉與紫鵑遙望薛府方向,隱約的鑼鼓聲傳來。
黛玉輕嘆:「寶姐姐選了條穩妥的路,北靜王爺為人正直,應當不會委屈她。
只是從此,這大觀園便又少了一位好姐妹。此去王府深似海,不知她日後會如何?」
落寞中夾雜著為友人得償所願的欣慰。
紫鵑笑著,眼中閃爍著光芒:
「姑娘,寶姑娘這親事,好得很!她若能生下男丁,真的是鳳棲梧桐了。」
她心想,寶釵嫁給王爺做側妃,終歸比在日漸式微的賈府強千百倍。
紅樓的命運已改了不少,寶釵這條路,總比原來那條好。
連寶釵都能改變命運,幫黛玉改命絕對是可以的。
怡紅院內,賈寶玉獨坐,瞪著拿在手中的通靈寶玉凝然不動。
他眼中滿是惆悵:「寶姐姐出嫁了……大觀園,少了她的穩重與圓融,怕是要冷清許多。以後再無人提醒我,再無人為我前途煩惱了。」
他喃喃自語,聲音漸低。
秋風吹散了那些模糊不清的情愫,卻也帶來清晰的孤寂與悵然。
榮慶堂內,賈母輕捏佛珠,眉頭微蹙。
「這薛家丫頭,倒是好運道。嫁入北靜王府,雖是側妃,卻也算是有個好歸宿了。只盼寶玉能收收心,找個好女子當正妻。」
她心中隱隱不安,賈家中衰,而外孫女黛玉對寶玉無意,寶玉要找個門當戶對的女子,不容易啊。
佛堂裡,王夫人聽著喜樂之聲,撥佛珠更快了些。
「寶釵這孩子,端莊賢惠,能嫁入王府,算是天大的福氣。只可惜,她嫁了別人,不能跟寶玉親上加親。
只盼她嫁入王府後,能多幫我們襯王家、賈家,讓情份傳下去。」
她心裡盤算著,對寶釵的婚事有著現實考量。
迎春向來淡泊,聞訊也只是輕輕點頭,「寶姐姐尋得良配,這是好事。高門深院,自有規矩。總歸,她的日子,應當是平靜安穩的。」
她心中無甚波瀾,只盼自己將來也能如此平淡無波。
惜春拿筆作畫,聽丫鬟入畫說起,語氣淡漠:「嫁了便嫁了,與我何干?」
她眼中是超脫世俗的淡然。
「紅塵萬丈,皆是樊籠。嫁入王府又如何?不過是換個更大的籠子罷了。我只願修身養性,不被俗事所累。」
王熙鳳聽著平兒回稟細節,臉上掛著精明的笑容。
「寶釵攀上了北靜王府這高枝兒。這下子,薛家徹底飛黃騰達了。日後這親戚關係,可得好好維持。
聽說北靜王也有兩個年幼的女兒。到時,我們巧姐,到是可以和她們好好交個朋友。」
她心裡既有艷羨,也有盤算。
李紈帶著賈蘭,看著遠處的爆竹聲響,輕聲告訴兒子:
「你寶釵表姑嫁入王府,也算是一樁好姻緣。
她性子溫柔,想來能過得安穩。
這世間人,終究免不了這些嫁娶之事。
蘭兒,你可要注意身體,除了好好讀書,掙個前程,更別像你父親那般,英年早逝。」
她心中高興,卻也觸動了自身身世,眼中閃過一絲哀愁。
而現在住在蘅蕪院,與衛若蘭正在議親的史湘雲,笑得歡暢:
「這親事,總算是成了!寶姐姐從此也有了個好歸宿!」她真心替寶釵高興,全然的歡喜。
**************
側妃入門,雖無王爺親迎之禮,卻儀仗綿延,氣派不凡。用緋紅色花轎,華貴不減,彰顯著王府對這門親事的重視。
隊伍浩浩蕩蕩,沿途百姓紛紛駐足圍觀,讚歎連連。
薛府門前,秋風輕拂,帶不走離別的感傷。寶釵身著緋紅喜服,手持卻面扇,遮掩了此刻複雜的神色。
她深吸一口氣,感受著最後一刻的家的溫暖。鶯兒與香菱含淚攙扶她走向花轎。
花轎穩穩停在北靜王府側門前。寶釵在喜娘的攙扶下,端莊從容地走下花轎。
她跨過火盆,踩過瓦片,每一個儀式都在昭示著全新的開始與王府的規矩。
北靜王妃柳文秀親自出迎,臉上掛著溫和而周全的笑容。
她上前挽起寶釵的手,一同步入正堂。
柳文秀溫聲道:「妹妹入府,從此便是一家人,望你我姐妹同心協力,共治王府。」
語氣親和,卻不失正妃的威嚴。
寶釵忙回禮:「王妃厚愛,寶釵銘記於心,定會謹守本分,不負王妃期望。」
她心中暗道,王妃寬厚,日後行事更需謹慎。
隨後,正堂上,寶釵依次向北靜王太妃金俊梅、北靜王水溶、以及北靜王妃柳文秀敬茶。
柳文秀也向她介紹了府內其他側妃與美人。
寶釵一一見過,態度恭謹。金太妃與水溶眼中多了一份滿意。
**************
夜幕降臨,王府燈火輝煌,絲竹聲聲,設宴款待宗親賓客。
寶釵換上一襲粉紅衫裙,依舊端莊大方,卻也不搶王妃的風采。
她在席間落座,舉止有度,應對得體,贏得不少讚許。
北靜王水溶舉杯,目光溫柔地望向寶釵。
「此女如蘅蕪,香遠益清,品性高潔,才華橫溢。
吾府有福,她定能為我帶來一份安寧與助力,亦能為王府開枝散葉。」
他心中對寶釵的評價又高了一層。
寶釵低眸,輕輕飲下一口酒,心中平靜而堅定。「從此,我便是北靜王府的人了。」
*******圓房過程省略*******
隔日,宗正司將薛寶釵的名字錄入《玉牒》,成為北靜王府的側妃,享有王府俸祿與應有的地位。
京中喜事連連,然而,在這表面的平靜與喜悅之下,大觀園眾人的命運,都已在紫鵑與韓睿桃的影響中,發生了深刻而持續的改變。
待續。

棗生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