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會問自己:
「我是真的不在乎,還是我只是沒說出來?」
過去的我,很習慣什麼都放在心裡。情緒、關心、愛,甚至是歉意,我都用沉默來處理。我不擅長浪漫、不會主動抱人、也不太說甜言蜜語。但心裡其實很希望她知道,我一直在。 只是她不知道。
她看到的是:我不問她怎麼了、不記得她的喜好、沒有給她情緒上的回應。久了,她失望、疲憊,甚至覺得我從來都沒有愛過她。
我以前總覺得:「我們都這麼熟了,還需要講什麼嗎?」
但我錯了。因為她不是要我變得誇張,而是想確認自己在我心裡的位置。 我開始意識到,我的「安靜」其實傷人 直到她有一天冷冷地說:「你從來沒有真正放在心上過我吧。」
我才像被打醒一樣。
我才知道,原來什麼都不說,不代表成熟;什麼都不表達,並不會讓人感受到愛。
我的理性、冷靜、體面,反而讓她覺得自己孤單。
後來,我開始學著「去做一些我以前從不做的事」:
把每句想表達的話說完並拉長每一句話的長度讓他感受到 我的關心,不用她提醒
- 傾聽她的話,不急著給答案,只說:「我懂你現在一定很難受」
- 有時候用訊息告訴她:「我今天突然想到你,想和你說聲謝謝」
- 每週安排一件小事,是我主動為她做的
這些改變一開始對我來說很不自然。
我會覺得彆扭、像不像自己、很做作。但她的回應讓我明白:她要的不是完美的我,而是「用心的我」。
在學會表達之前,我其實從沒真正「長大」
我以為「愛一個人」就是默默支持、不打擾、安靜守護。
但我現在理解到:愛一個人,更需要勇氣去暴露自己的脆弱和溫柔。
我慢慢學會說「我需要你」、「我其實很想你」、「我那時候沒說,但我心裡很感動」……這些以前我絕對不會說的話。
我也發現,其實在乎別人、體貼別人,並不是天生的。它是一種選擇、一種學習。
像我這樣理性、不愛表達的人,也能慢慢做到,只要我願意。 現在的我,還在學,但我已經開始不一樣了
我不是一夜之間變得完美。
我還是會忘記、會不敏感、有時候話說得太直。
但我會補救、會解釋、會道歉,也會主動再多做一點。
她也說過一句讓我很感動的話:「我感覺你在改變,你不是為了討好我,而是真的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這句話,讓我更確定:
原來愛,是可以被練習的;表達,是可以學會的。
而我現在的努力,不只是為了她,更是為了那個更溫柔、更成熟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