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室很小,但使用需求不小
臥室,一間房,四面牆、一張床、放個衣櫃好像就差不多。但當我們開始細細盤點生活,才發現這個每天躺下、醒來的空間,其實有很多藏著不方便的小細節。
我們家是兩個大人使用臥室,因為作息差異很大,所以長期是一人一間臥室。貓狗這兩個掉毛怪物平常不會進臥室,門口也會關著,他們有自己的地盤,這間就是我們的小天地。
我自己是早睡又淺眠的人,完全不能有光,也很怕聲音。只要早上太亮,或有人在走動,我就容易醒過來。租屋的房間窗戶剛好朝東,遮光度不夠真的很影響睡眠品質。
因為淺眠,後來就跟作息晚睡、早起遛狗的另一半分開睡了。雖然看起來是兩間臥室、各自使用,但我們在規劃新家時,還是會用一樣的方式去盤點:需要什麼樣的睡眠環境、生活動線跟收納方式,才能睡得好又起得舒服。
淺眠者的日常煩惱都跟光與聲有關
目前租屋的臥室其實很基本,有一張床、一個衣櫃,因為會在房內擦保養品,所以加了一張桌子當化妝桌,椅子跟小鏡子都有。問題是...沒有床頭櫃。也就是說,像手機、眼鏡、髮圈、簡易藥品、充電線這些習慣會放在床邊的小東西,現在都只能擺在桌上或地上,動線也不順。
床邊插座位置不理想,有時候線拉太長,半夜還會踢到。
燈光也很不方便。現在的開關設計是開門就全亮,但我不喜歡太亮的燈,特別是睡前已經進入放鬆狀態,突然一開燈整個清醒;另外,床邊也沒有獨立控制燈的開關,要從床上起身才能關燈。
這些事情如果沒住過、不經歷,真的不會特別想到。但當每天都會遇上一次、兩次的時候,那些小麻煩就變成了睡不好、心情不好的來源。
睡前、起床、梳妝
臥室裡面除了睡覺,也有一些小習慣:滑手機、擦保養品、換衣服。這些事情都需要一點空間、一點桌面、一點插座,只要缺一樣就會變得很不順手。
像現在,化妝桌的插座位置不理想,每次插電棒捲都要繞一圈。或是開關太高,要離開床才能關燈,都讓日常變得不直覺。
還有床邊沒地方放東西,讓「滑完手機放旁邊充電」這件事變成小冒險。
生活細節才決定空間長相
未來如果要規劃新的臥室,我的需求會像這樣:
- 窗簾遮光一定要好,願意做遮光窗簾盒
- 床頭必須要有插座,能放手機跟閱讀燈
- 床頭要有檯面或小平台或者抽屜,能夠放眼鏡、藥品、保養品
- 主燈希望能分區開啟或調光,避免一開燈太刺眼
- 開關位置希望能設在床邊,坐著或躺著都能碰到,床的左右兩側都需要
- 化妝桌的位置要有自然光(早上好上妝)+ 插座 + 鏡子
- 有衣櫃收納,但不要壓迫空間,能留下穿衣動線最好,並且加入一面連身鏡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才是每天真正會使用的設計。
空間雖私密,但規劃需要具體說清楚
臥室是最隱私的空間,也最需要講究生活感。這篇是我們家的臥室第一輪盤點。回頭寫完才發現,真正要說清楚的,其實不是裝潢風格,而是「每天的我會怎麼用這個空間」。
如果你也正在規劃新家,不妨從你平常怎麼睡、怎麼起床、會不會在臥室裡坐一下滑手機、用一下筆電、換個衣服出門,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動作開始觀察,那就是你的空間真正該長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