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沒有想過,投資只要每週花15分鐘做功課,就能追求穩定15%年報酬的可能?投資不是速成致富,而是配合生活、思考與行動的長期佈局方式。特別符合像你我這樣兼顧工作、家庭又想兼顧投資的人。
這本書是由奇光出版,作者菲爾.湯恩以非常溫暖且落地的敘事方式,教你建立一套簡單卻有力的投資方法。文中全程以口語化語氣,卻結合嚴謹邏輯,用實務經歷跟具體模型,幫助我們「看見投資的光明之路」。
這本書從一開始就告訴你,價值投資不必花命盯盤,也不用搞短線交易,最重要的是,第一守則:別賠錢。作者菲爾.湯恩是前美國陸軍特種部隊與泛舟嚮導,靠這條原則從月薪4千美元的小人物,變成財富自由的投資人。他沒有華爾街背景,也不具備財經學歷,但信念紮實、方法親民,就是要幫你我這類散戶建立如巴菲特般的思維方式。
書名中「第一守則」就是「不賠錢」。聽起來好像很理所當然,卻常被投資人忽略。作者點出,投資第一法不是買進不錯的股票,而是在具備充分把握的情況下買進。這把握來源於,買的是你真正了解且願意長期持有的企業,並以遠低於其內在價值價格購入。
本書提出「4M+雙十法則」是實踐第一守則的核心工具。4M 分別是 Meaning(公司對我有意義)、Moat(護城河)、Management(管理階層)和 Margin of Safety(安全邊際)。
先問自己:這家公司是不是你能理解、值得認同、願意長期持有的?有沒有令人難以超越的競爭優勢?主管團隊是否誠實、有才幹?買進價格與內在價值的差距足夠大嗎?這四個面向像是投資的過濾器,幫你找到「理想企業」。然後配上「雙十法則」:除非願意持有 10年以上,否則連10分鐘都別碰。
這四個面向,相互串連,確保我們買的是有深度、有差異化、防禦力又由誠實團隊經營的公司,再加上安全邊際的價格保障,才能降低風險。同時雙十法則讓你真正以企業主視角對待手中的持股,而不是短線交易者。這兩個工具讓投資不再看盤浪費時間,而是形成系統性的判斷行動指南。
而且不是說「分散投資」就是好,也不是「定期定額」就是零風險。作者指出市面上鼓吹這些策略,主要利益者往往是金融業者自己。分散、定期定額確實能降低部分波動,但同時拉低報酬,且無法幫你避免熊市大洗盤。這值得投資人檢視,你的目標是「悠哉退休」還是「財務自由的速度」?不同目標就要採不同策略。
在他觀察下,共同基金投資人在牛市與熊市間的回報往往會拖累整體績效。若你只有短期目標、希望極高報酬,選股比全部追指數更有效率。這提醒我,理財不能只有穩健,也要理解自己的目標與時間尺度。
作者舉例親身經歷,內容相當打動人。從他最初只當泛舟嚮導、月薪微薄,到一次營火分享會才真正學到價值投資方法,靠自己的努力與第一守則實踐,成為投資人。那段Crazy River Rescue的故事讓人如臨現場,也顯示他如何從人生險境中體會「預備、判斷、果斷」的重要性。這份親身經歷,不是空談,而是一種精神印證。
書中還提供許多實用工具與演算法。像是如何判斷企業是否具有護城河?五大關鍵數字包括營收成長率、ROE、債務比率、自由現金流、毛利率等,都能快速判別企業體質。此外,教你計算內在價值,然後抓出心理價差,找出「半價買進」的投資機會。即便範例是以美股生活出發,但概念完全可套用。
這本書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它不只是一次學習投資技巧,更是在建立「投資人思維」。它教你幫自己思考、建立系統化思維,並透過紀律去執行,而不是卯起來買股票、追熱門。它最核心的精神是:投資是要賺錢,而賺錢的第一步是「別虧」,從這裡出發,就有機會慢慢邁向財務自由。
總結一下:這本書用輕鬆、親切的語氣,搭配紮實的價值投資工具與模型,伴著作者的故事,流暢地教你成為「有如企業主思維」的投資人。書中核心公式「4M+雙十」以及兩大原則(第一守則+半價買進),真正讓你從市場的噪音與情緒中跳脫,落實長期思考與系統判斷。
如果你已經對短抱股票、天天追盤感到疲憊,想找到能長線複利的方式,《投資守則第一條》絕對是值得一讀再讀的參考書。作者不是給你快速致富的魔術,而是一條「真正可實踐的投資之路」。對希望精進價值投資的散戶朋友來說,這本書可說是良師益友。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20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