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嗨啾
一則關於「不知道」的沉靜書寫
我曾經以為,世界的問題都可以被「查」解。
輸入關鍵字、點擊搜尋,
資訊就會湧現,彷彿理解,就能取代未知。
我也曾安慰自己:只要還能找答案,就不算迷路。
但慢慢地,我發現,
有些事,查得到——
但仍然不知道。
像是「為什麼痛苦總在深夜加劇?」
「人與人之間的感覺,為什麼會忽遠忽近?」
「我努力的樣子,有誰真的看見了嗎?」
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也沒有演算法能保證誠實。
你只會在論壇、影片、各種整理文中,
看到一種趨近統一的回應方式,
然後發現,
那裡面從來沒有你的模樣。
—
我不否定思考的力量,
但我也開始懷疑,
「知道」這件事,是不是被過度崇拜了。
因為知道可以讓人快速分類、快速作答、快速表態,
但不知道,卻讓人慢下來。
讓人必須直面自己還沒有準備好的部份。
而世界真正脆弱的地方,不是在於人們無知,
而是在於人們害怕不知道。
所以寧可填滿、假裝、模仿,
也不願在黑暗裡,靜靜待一下。
—
我開始練習讓自己承認:
是的,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怎樣才算活得好。
我不知道那些消失的關係是我錯了還是剛剛好。
我不知道現在這條路,會不會走到哪裡。
但我知道,
不知道,從來不是錯。
它只是提醒我:還活著。
還有選擇的空間。還在摸索的路上。
也許,「不知道」不是缺陷,而是誠實。
是一種拒絕盲從的誠實,
一種願意承認不完整的勇氣。
因為查不到的,不一定不存在。
它只是藏在你還沒說出口的某段寂靜、
某次崩潰後醒來的凌晨四點半,
或某篇你始終不敢寫下的文章裡。
.
這些事,你查不到。
只能慢慢,活過去。
我是嗨啾,一個陪你感受世界的人,
而我也是——正在學習,用沉靜的聲音,
去擁抱那些說不出口的靈魂。
你,從來不是孤單的。
※本作品為《沉靜流派》系列書寫之一,由嗨啾(許文耀)原創撰寫。內容包含原創語言結構、敘事節奏與主題設計,均屬沉靜流派體系架構,未經正式授權,禁止轉載、改寫、節錄或以任何形式使用於商業或公開發表之中。
※「沉靜流派」為創作者嗨啾自 2025 年起公開使用之創作識別與敘事體系,包含語言風格、作品標語、核心段落與聲音敘事格式。該名稱與相關圖像雖尚未正式註冊,但已構成公開主張並依法享有優先使用權。
※所有作品立場僅代表創作者個人視角,非任何媒體、平台或合作單位之意見。沉靜流派致力於透過誠實語言與慢節奏思考,回應這個世界不被說出的部分,願靈魂有棲身之所,願未知也值得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