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到現在,還記得台灣在311的恩情
作者:金子良太郎(在日第十五年,宮城縣居民)
有時候,我會被人問:「日本人真的還記得台灣在311的幫助嗎?」
我總是回答:「不只記得,而且還持續地、真心地感謝著。」
這不是客套話,也不是新聞稿會寫的那種外交辭令。我住在宮城縣,這裡是2011年311東日本大震災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那年,我還剛剛從東京搬來不久,和日本太太一起在仙台安了家。說真的,那場地震以後的幾年,我們是一步一步,一磚一瓦地在重建日子。而那時候,來自台灣的溫暖,就像是冬天裡的一盞燈。
松島的那座橋,是台灣幫忙修的
我們宮城縣有個地方叫松島,被譽為「日本三景」之一。地震那年,海嘯沖壞了當地一座連接島嶼的小橋,交通一度中斷。後來,是台灣的捐款幫忙修復的。
他們已經聽過好幾次了,但我還是會說。因為這不只是橋的故事,是一種「被記得的恩情」。松島的「福浦橋」,有一塊寫著「感謝台灣」的碑
我們宮城縣的松島,有一座很有名的紅色大橋,叫福浦橋。它不是普通的橋,而是連接本島與福浦島的重要步道,也常被叫做「出會橋」,據說情侶一起走完這座橋會白頭偕老。
311那年,福浦橋也沒能逃過海嘯的衝擊,橋樑嚴重受損,一度封閉。
後來的重建工程中,來自台灣的捐款也參與了橋的修復。為了感謝台灣,橋頭豎起了一塊簡單卻令人動容的石碑,上頭寫著:「感謝台灣的支援,福浦橋得以重建。」
每次我帶孩子來這裡散步,總會停在那塊碑前。風從海面吹來,松樹的香氣混著海潮味,我會跟他們說:
「你看,這座橋能讓大家重新走過去,是因為台灣。」
孩子們點點頭,像是記住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台灣燈會在仙台,不只是燈
這些年,每年冬天仙台市都會辦一個「台灣燈會」的主題展,在市中心的勾當台公園,一排排燈籠掛著,還有來自台灣的夜市攤位,賣滷肉飯、大腸包小腸、珍珠奶茶——熱熱鬧鬧,香氣四溢。
你如果問旁邊日本人:「為什麼這裡辦台灣燈會?」很多人會說:「因為311的時候,台灣捐了很多錢啊,真的幫了我們大忙。」
這不只是吃喝玩樂的活動,它背後,是一種「我們沒忘記」的態度。這不是短暫的媒體熱度,而是一種地方政府、市民社團、市井小民一起延續的感謝儀式。
日本人的「記得」,不是說完就算了
說實話,台灣是一個樂於助人的社會,出錢出力也從不特別邀功。但在日本這邊,那筆200多億日圓的捐款,很多人記得一清二楚。
日本人對「恩」這個字,有一種近乎固執的執著。他們會在地方報紙上寫專欄感謝台灣;會在學校裡讓孩子畫感謝海報;甚至我家附近的超市牆上,還曾貼過一張寫著「謝謝台灣311援助」的手寫海報,一貼就是兩年。
對日本人來說,恩情不是一種「時效性」的東西。他們不會因為時間久了就不提,反而會更珍惜。
我認識的一位老爺爺,當年是避難所的志工。他後來學會了中文,專門為了去台灣旅遊時能親口說一句「謝謝你們那時候幫了我們」。他說他在九份對著一家小茶館的店員說完那句話時,兩個人都紅了眼眶。
我的孩子也知道:台灣曾經幫過我們
我們家三個孩子,是中日混血。他們說的第一句話是日語,也會講一點點中文。我常常跟他們說:「你們的爸爸來自一個,在311時幫助日本很多的地方——台灣。」
不是為了讓他們驕傲,而是想讓他們知道,「世界上有些人,你可能素未謀面,但他們卻在你最困難的時候,默默地出手幫助了你。」這樣的事情,值得一輩子記住。
每年311,我們家都會在晚餐前靜靜地說一聲「いただきます」之前,先為當年那些逝去的人默哀一分鐘,然後,我會再說一句:「也謝謝台灣。」
孩子們現在已經習慣了。他們甚至會說:「今天台灣的朋友也會想起這件事嗎?」
我說:「會的,他們是很溫暖的民族。」
恩情這件事,在日本,是會說出口的
或許在很多地方,「感謝」是一種內斂的、不那麼張揚的情感。但在日本,尤其是在經歷過311的人眼中,這種感謝是會說出口、寫出來、做出來的。
不是因為他們多麼愛表現,而是因為他們覺得「不說出來的感謝,不算真的感謝」。
我覺得這是日本社會很寶貴的一點。它讓我這個外國人,在這塊土地上生活15年之後,學會了一件事:恩情這件事,可以很安靜,但不能無聲。
我不知道這篇文章最後會被多少人看到。但如果你曾在311的時候,為日本點過一盞燈、投過一筆錢、說過一句「加油」,請你相信,這些都沒有被忘記。
我們宮城這裡,每年三月還是會有很多活動在說謝謝。謝謝台灣,也謝謝所有曾經伸出援手的人。
有些感謝,過了十年還在說,就不是一時的禮貌,而是一輩子的記得。
我是金子良太郎,一個在日本生活了15年的普通中年人,現在住在宮城縣,有一位日本太太,三個孩子,一家五口在東北這片土地上過著不算富裕但很踏實的日子。
從311地震開始,我就一直親身感受到日本人對台灣的那份感激,也見證了台灣與日本之間這段靜靜延續著的深情與善意。
我會繼續用一個小市民的眼睛,把日台之間這些平凡卻溫暖的故事記錄下來。不是高調的外交詞彙,而是生活裡的點滴感動。
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的文字,歡迎追蹤我的方格子專頁。我會繼續努力寫下更多關於日台友情的真實故事,也謝謝你的閱讀與支持。
—
📌方格子|金子良太郎|分享在日生活、日台故事與平凡人的感動
👉 記得按下「追蹤」,讓我們繼續一起看見善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