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子良太郎
不知不覺,我來日本已經十五年了。
這些年裡,從一個帶著三千人民幣的窮留學生,變成三個孩子的爸爸,也總算算是一個勉強混上飯吃的「準中產」吧(雖然還租房)。
有人問我:「你最感謝在日本的什麼?」如果是在居酒屋,我會說:「感謝Suntory Highball和吉野家便當。」但今天想認真一點,說說這十五年中,我真心感謝的三個瞬間。
一、在公園偷偷抹眼淚的那個下午
我來日本的那年,家裡經濟條件真的不好。我是靠爸媽東湊西借才勉強付了語言學校第一學期的學費。飛機票是我表哥出的,來日本的時候兜裡大概就十萬日圓出頭——交完房租,根本沒幾個錢了。
我一邊努力上課,一邊找工作。可是留學生又沒經驗、日文也半吊子,求職簡直比相親還難。眼看著第二學期學費剛剛湊齊,但生活費一分都沒有。我連吃飯都開始省著來,晚上在房間裡對著即將到期的泡麵發呆。
那天下午,我拿著招聘雜誌,一個人坐在公園。天氣還不錯,櫻花開得正盛,但我一點都看不進去,只覺得壓力像石頭一樣壓著我。
我低著頭,一邊看著那些「時給900日圓、需日語N2以上」的廣告,一邊眼淚控制不住流了下來。我那時很怕丟臉,偷偷用袖子擦眼淚。結果,一位上了年紀的日本阿姨走過來,坐在我旁邊,遞了一張紙巾給我。
她沒多問,只是笑著說:「你是留學生吧?加油哦,年輕人最難的時候撐過去,就會看到好日子了。」
那一刻,我眼淚差點噴出來。後來我沒有跟她留聯絡方式,但她那句話,我記了一輩子。
二、在老婆爸爸的酒桌上掉眼淚
我老婆是東京人,我們是在居酒屋打工認識的。她負責洗杯子,我端盤子,每天下班後一起打掃,有時會一起走回車站。有天她說:「你講話很有趣,跟我爸年輕時候很像。」
我以為是玩笑,沒想到她爸真的很傳統,是那種開口閉口就是「男人就該……」的硬漢。
第一次去她家吃飯,全桌滿滿日本菜,還有一瓶一升裝的燒酒。他看著我說:「來,喝。」我硬著頭皮喝了三杯。
第三杯下去,我忍不住了,開口說:「其實我家在中國也很普通,沒什麼背景,但我是真心喜歡妳女兒,一定會努力生活。」
說著說著,我居然又掉眼淚了(我真是個愛哭的人)。她爸盯著我看了十秒,然後說:「哭什麼哭,男人能哭出來,也是真誠。」
後來他默默幫我倒了第四杯,說:「那就乾了吧,這杯叫家人。」
我到今天都記得那杯酒的味道,辣到喉嚨發燙,但心裡特別暖。
三、兒子用中文說:「爸爸我喜歡你」
我家老二今年六歲,已經是個標準的日語腦小孩。有一次,我蹲下來幫他穿鞋,他突然抱著我說了一句:「爸爸,我喜歡你。」
那一瞬間我愣住了,因為他說的是中文。
在日本養孩子,尤其是中日家庭,語言教育是一場拉鋸戰。你不能逼得太緊,怕他反感中文;但你又不能放棄,否則他一轉眼就只剩下「パパ」和「だいすき」了。
我們家有個默契:在家講中文,在外講日文。所以當我兒子願意用中文說「喜歡你」的時候,那是我們無數次堅持與堅持之後,換來的甜。
那一刻,我真的好感謝自己沒有偷懶,也感謝他還記得爸爸的語言。
⸻
這十五年,當然不只有這三個瞬間,但這三次,是我人生中最溫柔、最有力量的記憶。
如果你也正在異鄉努力生活,不要急,先撐過眼淚,總有一天,你也會收穫屬於自己的光亮時刻。
⸻
謝謝你讀到這裡,如果你喜歡我的故事,請追蹤我,一起分享那些平凡卻珍貴的在日生活片段。

#在日生活 #中日家庭 #留學故事 #異鄉人生 #溫柔時刻 #方格子創作 #金子良太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