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尾湯
一個人的旅行,雖然常常很孤單,但對我來說,最好的回報就是——吃東西不用問別人。這種自由,是我與孤單之間最實在的平衡。而這篇文章,就獻給那些旅途中,讓我一再想起、再三回味的美食記憶。
岡山站那一碗牛尾湯:一口喝進心坎裡
忘了是哪一趟旅行,行經岡山新幹線車站時,肚子有點餓。雖然這裡是個交通大站、餐廳不少,又鄰近商店街,但我繞了一個多小時,就是找不到想吃的東西——拉麵太鹹,生魚片吃膩了,燒烤太油,麥當勞又覺得浪費了胃的空間。
就在那時,我看到一家餐廳外頭有廚師正在碳烤牛舌,那種專注的模樣讓我決定進去吃看看。牛舌套餐果然很出色,柔嫩入味,恰到好處。但真正讓我驚艷的,是那碗附餐的牛尾湯。湯裡加了白蘿蔔與蔥花,清澈透亮,不油不膩,喝起來淡淡的牛骨香氣與蔬菜甘甜交織,那是一種讓人放下所有防備的溫柔滋味。我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喝完還忍不住想再來一碗。只可惜語言不通,沒能如願。
這碗牛尾湯,成了我回台灣幾個月後,仍然思念不已的味道。

牛舌套餐

牛舌套餐
大阪黑門市場的河豚宴:陌生人的溫柔搭餐
那是我第一次踏上大阪的土地。早在電視節目中看過黑門市場裡一家河豚專賣店,當時心中就暗自許下願望:「總有一天要親自去吃一次。」
來到黑門市場,沒走幾步就找到那家熟悉的店。店員親切地向我招手,我用著新手自助旅人的小心翼翼點了一份夢想中的河豚套餐。雖然一句日文也聽不懂,但服務員仍盡責地介紹每道料理,我只能用笑容與點頭應對,心裡既緊張又感動。
一道道料理陸續端上來:
- 透明如花瓣、薄如蟬翼的河豚刺身,
- 金黃酥香的河豚唐揚,
- 火鍋中與鮮蔬同煮的魚骨與魚肉塊,
- 最後,是那碗清澈甘甜的河豚湯。
正當我準備動筷時,隔壁桌一位中國小姐姐突然轉頭問我:「你真的聽得懂他們在說什麼嗎?」我苦笑搖頭,她則熱情地為我解說菜色,像個專業導遊般指點順序、介紹部位,最後還不忘提醒我:「火鍋吃到差不多時,記得按服務鈴,會送上白飯和雞蛋,把剩下的湯煮成雜炊粥——那才是精華!」
那一刻,我不再只是個語言不通的旅人,而是在異鄉被陌生人的善意溫柔包圍。
至於味道?我尤其鍾愛那口感Q彈的河豚刺身,而最後那鍋煮過魚肉與蔬菜的火鍋湯,清甜中帶著淡淡的柚子與昆布香,充滿膠質的滑潤感,像是日式料理中最溫柔的一面。
馬肉刺身的意外緣分:從山形的遺憾到京都的驚喜
在山形縣時,我住的APA飯店離山形車站有段距離。那天行程滿檔,也懶得再搭車,索性邊走邊尋找晚餐。走著走著,看到一家人潮洶湧的餐廳,門口菜單上寫著「馬刺 & 馬OOXX」(我也看不懂日文),但因為沒吃過馬肉,便興致勃勃地走進店裡。
可惜比手畫腳一番後,店員表達他們不接待單人客人,只好帶著遺憾回飯店啃麵包。
幸好,幾天後到了京都,午後在鴨川邊放空,肚子開始咕嚕作響,就近找了家河岸餐廳入座。翻開菜單時,赫然發現——馬肉刺身握壽司!當然是立刻點來一嚐。
結果一試成主顧。馬肉的口感鮮脆、有嚼勁、帶著自然的甜味,和牛肉刺身那種柔軟綿密截然不同。若喜歡滑順細膩的口感,牛肉刺身會是首選;但若偏愛鮮甜脆口、咀嚼起來有層次,那麼請一定要試試馬肉刺身。
旅途中,孤單不等於寂寞
旅行,或許就像料理一樣——有時是獨享,有時是分享。對我而言,一個人的旅行雖然孤單,但正因為孤單,味道才會被記得這麼深刻。
那碗牛尾湯、那份河豚雜炊、那幾塊馬肉刺身,不只是味覺上的回憶,更是我旅行路上被感動、被理解、被世界溫柔以待的印記。
有人問我:「一個人旅行,不會覺得寂寞嗎?」
會啊。尤其當看著別人桌上熱鬧交談,自己卻只有手機作伴時,那份落寞,是騙不了自己的。但旅行也教會我:不需要遷就、不必委屈,因為每一口味道,都是我為自己挑的風景。
也許孤單並不是問題,真正重要的,是能在陌生城市裡,因為一碗熱湯、一段風景、一句善意,而再次相信:這個世界,仍然柔軟溫暖。
如果你正在計劃一趟一個人的旅行,請不要害怕孤單。因為孤單裡,藏著最真實的自己,也藏著最純粹的發現。
願你也能在某個轉角,遇見一碗讓你記一輩子的湯。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