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股市基友。最近打開新聞,看到納指、標普再創新高,一片歌舞昇平,好像錯過一秒鐘,人生就少賺一台車。 但我想引用巴菲特的一句經典名言:「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現在,你聞到的是機會的芬芳,還是貪婪的焦味? 今天,股市基友就要帶你拆解這場看似完美的派對,看看樂隊背後,是不是已經有人在悄悄收拾行李了。 結論先上: 美股這波漲勢從「科技巨頭獨秀」轉向「多點開花」,表面上是市場健康的訊號,但實質上更可能是「高估值恐懼症」與「錯失恐懼症(FOMO)」共同催生的資金外溢效應。 這場狂歡並非沒有死角,投資人現在更該保持警醒,而非盲目追高。 美股漲勢擴散?拆解數據背後的真相 很多人會說:「你看,不只科技股在漲,金融、工業、公用事業都跟上了,這代表市場很健康啊!」 沒錯,數據是這麼說的: 技術面轉強: 標普500指數中,收盤價高於50日均線的股票數量,回到了去年秋季川普勝選行情時的水準。 廣度指標創新高: 衡量上漲股票家數與下跌家數比率的指標,在上週五創下新高。 看起來就像一場完美的風暴,對吧? 但股市基友要請你深入思考,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就像一間餐廳突然高朋滿座,你需要了解的是,大家是因為菜真的好吃,還是因為隔壁的米其林餐廳客滿了,才退而求其次? 股市基友認為,這波「多點開花」的行情,更像是後者。 FOMO情緒推波助瀾,你的投資理財是貪婪還是恐懼? 為什麼資金會從科技股流向其他板塊?答案很簡單,但也最致命。 因為,太貴了。 上週,部分大型科技股的預期本益比(P/E Ratio)已經飆破 30倍。 這是什麼概念?整個標普500指數的平均本益比,也才 22倍 左右。 這就像台北市蛋黃區的房子,一坪喊到300萬,再有錢的投資客也會開始猶豫,轉而看看周邊蛋白區、蛋殼區有沒有被低估的物件。 這就催生了市場上最強大的情緒之一:FOMO(Fear Of Missing Out),也就是「錯失恐懼症」。 故事時間: 想像一下,一場盛大的流水席,最前面幾桌由科技巨頭們包辦,上的都是龍蝦、鮑魚。你晚到了,看著他們吃得滿嘴流油,心裡發慌,深怕自己一口都吃不到。這時候,你看到後面幾桌雖然上的只是白斬雞和炒米粉,但至少還有得吃!於是你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衝過去佔個位子再說。 這就是現在許多資金的心態。他們不是因為真心看好金融、工業股的未來前景,而是害怕錯過這整波牛市行情。這種由焦慮驅動的買盤,是推升非科技板塊的關鍵動力,也是我們在做 投資理財 時必須警惕的訊號。 股市基友的觀點是:當市場的驅動力從「價值發現」轉變為「害怕錯過」,風險就已經在悄悄累積。 為何這場派對,不是人人都受到邀請? 如果這真是一場全面牛市,那最能代表一國經濟內需活力的「小盤股」,應該也要跟著雞犬升天,對吧? 但事實是,它們沒有。 數據不會騙人: 儘管主板塊指數屢創新高,代表中小型企業的羅素2000指數(Russell 2000)表現依然遠遠落後。 這就像一場豪門盛宴,主桌的賓客們酒酣耳熱、大聲喧嘩,但旁邊給孩子們坐的「兒童桌」,卻遲遲沒有上菜。這不奇怪嗎? Bespoke投資集團的策略師George Pearkes分析,要讓小盤股也跟上漲勢,需要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出現明顯轉變。白話文就是:市場上的大錢,還不敢真正把賭注押在經濟的根本活力上。 雖然科梅里卡財富管理的Eric Teal正在加碼中小型銀行股,認為聯準會降息有利於這些公司。但這更像是一位專業投資者的逆勢佈局,而非市場共識。 股市基友認為,小股票的落後,是這場狂歡行情中最大、也最不該被忽視的警訊。 它告訴我們,市場的信心基礎並不穩固,這波漲勢的「廣度」,可能只是虛有其表。 總結:派對還在繼續,但你該找出口了 讓我們回到一開始的結論,並再次強調。 結論: 股市基友認為,現在不是你該閉著眼睛衝進場的時候。 因為: 表面上「多點開花」的健康輪動,其深層動能,更多是來自科技股高不可攀的估值,以及投資人害怕錯過行情的FOMO情緒。真正反映經濟底氣的小股票,卻在這場派對中被冷落了。 所以: 作為一個聰明的投資人,你該做的不是跟著大家一起喊「衝啊」,而是冷靜地審視你的 投資理財 組合,並開始思考風險管理。 別忘了,中東地緣衝突、聯準會的利率路徑、美國的關稅政策,這些不確定性都還是潛伏在水面下的鱷魚。 最後,股市基友想問你一個問題: 在這場盛大的派對中,你是一位胸有成竹、早就入座的核心賓客,還是一位剛被熱鬧氣氛吸引過來,站在門口張望的晚到者? 你的答案,將決定你接下來的投資策略。 我是股市基友,專門說些市場不愛聽的實話。我們下次見。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股市基友同學會
23會員
237內容數
熱愛研究產業基本面,熱於分享有前景的好公司,「遛狗理論」,股價終究回歸基本面,不僅要培養擇股的實力,更要學習擇時的能力!
希望透過我的分析,能幫助您在投資路上走得更穩、更遠。讓我們一起努力,創造雙贏!
股市基友同學會的其他內容
2025/06/26
大家好,我是股市基友。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老掉牙卻又至關重要的話題:價值投資。
很多人一聽到「價值投資」,腦中浮現的就是班傑明·葛拉漢、巴菲特,然後就是買進股價淨值比(P/B Ratio)低的「便宜」股票。
如果你的認知還停在這裡,那恕我直言,你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市場裡,跟撿破爛沒什麼兩樣。
今
2025/06/26
大家好,我是股市基友。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老掉牙卻又至關重要的話題:價值投資。
很多人一聽到「價值投資」,腦中浮現的就是班傑明·葛拉漢、巴菲特,然後就是買進股價淨值比(P/B Ratio)低的「便宜」股票。
如果你的認知還停在這裡,那恕我直言,你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市場裡,跟撿破爛沒什麼兩樣。
今
2025/06/25
大家好,我是股市基友。
2025上半年,美股市場就像一場盛大的魔術秀,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舞台中央那幾位熟悉的老面孔時,真正的驚喜卻在角落裡悄然上演。
結論先說在前頭:今年上半年的大贏家,不是那些你每天聽到的科技巨頭,而是那些被市場低估、在特定賽道上狂奔的黑馬。
這是一個關於「分歧」的時代,
2025/06/25
大家好,我是股市基友。
2025上半年,美股市場就像一場盛大的魔術秀,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舞台中央那幾位熟悉的老面孔時,真正的驚喜卻在角落裡悄然上演。
結論先說在前頭:今年上半年的大贏家,不是那些你每天聽到的科技巨頭,而是那些被市場低估、在特定賽道上狂奔的黑馬。
這是一個關於「分歧」的時代,
2025/06/24
這場聽證會,簡直就像一齣懸疑劇,鮑爾的每句話都充滿了「既是又不是」的哲學,讓市場霧裡看花。
股市基友要告訴你,這背後其實藏著聯準會最核心的「政策彈性」與「數據依賴」原則。
鮑爾的「多重宇宙」:降息與通膨的辯證關係
結論很明確: 鮑爾的談話看似矛盾,實則透露出聯準會高度的「政策彈性」與「數據依
2025/06/24
這場聽證會,簡直就像一齣懸疑劇,鮑爾的每句話都充滿了「既是又不是」的哲學,讓市場霧裡看花。
股市基友要告訴你,這背後其實藏著聯準會最核心的「政策彈性」與「數據依賴」原則。
鮑爾的「多重宇宙」:降息與通膨的辯證關係
結論很明確: 鮑爾的談話看似矛盾,實則透露出聯準會高度的「政策彈性」與「數據依
你可能也想看






相信最近的股市瘋狂上漲,讓許多散戶投資者既興奮又焦慮。當股票價格不斷攀升時,獲利的喜悅常常伴隨著一種深層的不安:害怕這些來之不易的獲利會隨時變成虧損。這種情緒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我自己也不例外,常常會被內心的心魔所困擾。那麼,該如何克服這樣的情境呢?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心路歷程,這不僅是對自己的反思,

相信最近的股市瘋狂上漲,讓許多散戶投資者既興奮又焦慮。當股票價格不斷攀升時,獲利的喜悅常常伴隨著一種深層的不安:害怕這些來之不易的獲利會隨時變成虧損。這種情緒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我自己也不例外,常常會被內心的心魔所困擾。那麼,該如何克服這樣的情境呢?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心路歷程,這不僅是對自己的反思,
加息還未開始,埃及鎊暴跌、黃金飆升,各國股市接連突破歷史高點,這背後的原因是真的牛市到來,還是另有玄機?
比爾蓋茲、傑夫貝索斯、馬克祖克伯、摩根大通執行長、巴菲特等大老開始增加手上的現金持有量,這中間有什麼原因?
加息還未開始,埃及鎊暴跌、黃金飆升,各國股市接連突破歷史高點,這背後的原因是真的牛市到來,還是另有玄機?
比爾蓋茲、傑夫貝索斯、馬克祖克伯、摩根大通執行長、巴菲特等大老開始增加手上的現金持有量,這中間有什麼原因?
人性情緒有感染力,把心理平靜的人放到氣氛高亢的環境裡(例如演唱會、運動比賽現場),情緒都會變得亢奮,於是當股市大漲,本來應該小心風險的投資人,卻會因為市場氣氛感染加上貪念而冒險。
人性情緒有感染力,把心理平靜的人放到氣氛高亢的環境裡(例如演唱會、運動比賽現場),情緒都會變得亢奮,於是當股市大漲,本來應該小心風險的投資人,卻會因為市場氣氛感染加上貪念而冒險。